當代有個概念叫“精神內耗”,通俗來講就是內心戲太多,現實問題還沒有怎樣,自己的內心就先把自己幹掉了。
比如有人曾總結過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
- 總覺得凡事都會往壞的方向發展。
- 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總是自我懷疑。
- 對於過去自己的過失無法釋懷。
- 拖延症,計劃列了一大堆,就是執行不了。
針對這些“精神內耗”的問題,西方人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比如自我暗示,把內心中的“我能行嗎?”改成“我該怎麼去做?”;
再如用記錄成功的方式增強自信,比如將自己每一次成功,受到的誇讚和榮譽記錄在本上;
還有針對性化解焦慮的方式,要找到使自己焦慮的領域,然後積極去拓展。
比如我害怕演講,那麼我就針對性去練習,多在公開場合講話。
人的害怕往往源於不熟悉,當我們對某個領域徹底熟悉之後自然也就不再害怕了。
這些都是西方人根據心理研究提出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雖然不乏有一些效果,但卻比較片面,屬於“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的祖先早有過論述,只是我們沒有留意,更沒有深刻去領會。
比如孔子說過: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也就是說君子無論什麼時候,內心都是坦坦蕩蕩的,心胸開闊,氣定神閒。
而小人則不同,內心負擔很重,心思雜念太多,內心中總是充滿著算計、憂愁,患得患失。
其實仔細想來所謂“精神內耗”不正是“小人長慼慼”的表現嗎?
所以,怎麼去避免精神內耗,老祖宗早就給出了答案,做個君子就好了。
老祖宗的智慧就是這麼簡單、樸實,但卻極其通透,遠比西方那些說法有價值得多。
那麼怎麼才能當君子呢?
其實整本《論語》都是在論述君子之道,我們隨便節選兩句出來,好好研讀明白,便足以應對我們日常的精神內耗了。
就比如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三句話耳熟能詳,可絕大多數人都是草草看一眼白話文翻譯便跳過去了,根本沒有好好去參悟。
要知道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了四十六歲,孔子評價他“曾也魯”,也就是說他資質魯鈍。
但孔門七十二賢人,孔子最終卻唯獨將“一以貫之”的道統傳給了他,而且作為儒家“四書”之首的《大學》也是他編著的,足見他學問修養之高。
他修身的方法非常簡單,就如他所說就是每天用三件事來考察自己。
第一件“為人謀而不忠乎”,“忠”者“中心”也,心時刻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就是“忠”。
也就是要反思自己答應為別人做事情,能否做到絕對的盡心盡力,不去計較得失。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朋友交往是否能夠做到言而有信?
“傳不習乎”,學到的道理,有沒有切實去做到。
這三件事,看起來似乎很平常,但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自己能做到嗎?
我們平日裡工作,或是幫朋友、家人辦事,會絕對盡心盡力嗎?
恐怕未必,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涉及自己利益還好,但凡需要自己有所付出內心必定要開始算計,這就叫“不忠”。
答應朋友的事情我們是否都能兌現?是否有過承諾忘記或是沒辦成,還要找些藉口來自我開脫的經歷?
這就叫“不信”。
我們每個人內心明明知道做人不應當“不忠”、“不信”,可事到關頭還經常做不到。
這就叫“傳不習”。
所以,若真用曾子這三件事來考察人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合格。
我們沒有達到君子的標準,內心沒有做到絕對坦蕩,自然“長慼慼”,內心充滿小心思、愧疚、焦慮,這就是“精神內耗”的根源。
誠然我們也可以選擇西方人那種自我暗示或是記錄成功的方式轉移注意力來鬆解內心,但這些方式在老祖宗看來就是自欺欺人,甚至頗似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精神”。
這些方法本身就不是坦蕩豁達的思路,它們雖然能夠暫時緩解我們內心的情緒,但同時亦會滋生其他形式的精神問題。
所以,想要真正解決精神問題,就要在精神層面歸本溯源,切實去踐行老祖宗的君子之道。
正如俗語所講“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認真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處向自我的內心下功夫,多一些真誠,少一些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