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世界是虛妄的,知常容覺得世界是真實的,但很多人看到的卻是虛妄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你想看到的世界,而不是整個世界的全部。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比較抽象難懂,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
我在前天16:44發了一則微頭條,主要講述的是我今年完成股票的收益目標20%,今年就不再玩了,事實上這只是引子。我真正要表述的內容卻在下面。
- 我對行情的判斷的問題。
- 我在講《道德經》知止可以不殆,物壯及老的道理
- 文章最後特意加了一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看過纏中說禪的人都知道,這是纏論中的一個核心觀點:只玩自己能玩的,只玩自己能看得懂的。
沒有想到這麼一條普通的微頭髮居然有5萬閱讀量。底下的留言主要是什麼呢?
一是認為我是高手,問我怎麼玩,也有說向我學習知止,也有問是什麼票。
二是認為我水平不高,貼出比我更高的收益率。
三是有人舉報說我這條訊息有誘導成份在被禁止推薦,不過後來解禁了。
四是有人對我的收益不解,說明達到20%,為什麼還在玩。有人質疑我會忍不住等等。
那有多少人看到我真正想表達的呢?
不是沒有,是很少。
為什麼會這樣?有人說是我寫作水平太爛了,讓別人看不明白,在這種快消費時代寫的這麼隱晦誰會花時間去看,去思考。正如大家會從推薦中看內容,而不是點這個作者的主頁去瀏覽一樣。
這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因為獲得最吸引人,怎麼賺錢最吸引人,至於賺錢的技術和能力修養這些反而變得不重要。他們更關心你買什麼,他們跟著買,或者說將你的過程複製一下就可以獲得收益。
我在置頂明確說了,我是一個普及傳統文化的作者,我寫的內容肯定不會是財經類作者寫的內容,但實際上沒有用,大家依舊只盯著收益率。
有一個成語叫買櫝還珠,這個典故出自韓非子之手。這個故事講述一個楚國商人為了賣掉珠寶將裝珠寶的木盒子做得十分漂亮。他到鄭國做生意,結果鄭國人被他的木盒子吸引,買了木盒子,卻將珠寶還給楚國商人。
我們會笑話這個鄭國人不識貨,在這個笑話的背後是有一個知識支撐:珠寶比木盒貴。
假如我們生活在一個珠寶如沙子的世界,而木材特別稀少時,你覺得買櫝還珠還是一個笑話嗎?
古代太平盛世時,人們對粟谷沒有任何感覺,覺得不值錢,黃金才值錢,到了亂世之時,很多人拿著積攢的黃金珠寶去買粟谷,結果只能買少量。米貴還是黃金貴是一個命題嗎?
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買櫝還珠呢?還是一個笑話嗎?
糧食緊缺之時 ,平原的父母喜歡將孩子嫁往山村,因為山村有地,有番薯等,不容易餓。當經濟發達時,山村又不如平原,因為交通不便。
為什麼很多人只能看到收益率,卻不能看到其他我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並非他們資質的問題,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的慾念掩蓋他們看清這篇文章真正要表達的內容。
我們在看世界時看到的世界的一切都是圍繞“有用”展開的。所謂的“有用”說透了就是利己。
得到“有用”,心情會很好,覺得這個世界一片光明,相反覺得“有害”則會害怕,畏懼和憎恨等負面情緒。對“無用”則不會去關注。
比如我們每一天坐車去上班,你會留意每天車子開過那排樹中的某棵樹嗎?除非是那樹引起了你的注意,否則是不會注意的。
這樣就很好地解釋為什麼人們會關注到收益率的問題,那是人們最關心的。
當同樣是“有用”的東西擺在那裡,優先看到的是對自己最“有用”的。同樣“有害”的東西,優先感受到的是危害最大的。
當一切都建立在“有用”之上,那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嗎?
充其量是你自己打造的一個利己的世界,這就是一個虛幻的世界。
當你哪一天從自己打造的“有用”的世界中走出來時,你自然就會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而且真實而不虛的。
莊子說井魚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並非嘲諷井魚和夏蟲,而是我們的生活環境限制我們的認知,如果我們認為已經掌握和認清世界,那一定是沒有掌握和認清世界的,因為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不管是孔子還是老子都對德很重視,為什麼呢?
我們來看一下老子對玄德的定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我們看到養豬場的豬生病了,心裡很著急,著急到飯都吃不下,四處找獸醫給豬治病,像照顧病人一樣照顧豬。請問這是玄德嗎?
不是,因為我們照顧豬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將豬殺了賣錢,我們心痛豬是因為豬死了,我們的經濟損失很慘重,我們吃不下飯也是擔心自己的經濟損失造成的。
所以“玄德”與“有用”是沒有關係的。
當你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有用”,一定不是玄德。正如有些父母說我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還有些父母說我家的孩子到了關鍵時刻就沒有用。諸如此類等等都與玄德無關與“有用”有關。
很多人會不太明白為什麼儒家這麼拉抬“孝慈”,將“孝慈”當作一個最核心的價值觀來處理,實際上儒家希望透過社會中最親密,利益最為一致的關係中,讓你體會到一種與“有用”不一樣的關係,讓你能跳出“有用”這個束縛,看清真正的世界。
不過可惜後來有些人將“孝慈”也“有用”化了,反成了條條綱綱,顯然與初衷相沖突了。
王陽明為什麼說儒、道、佛三家最終是一樣的,因為這三家最終都是讓你跳出“有用”的世界看世界,看到一個真實不虛的世界。
當你看到一個真實不虛的世界,你做出的任何決策,任何言語都最合乎天命,合乎道,也合乎佛教之說。
在你沒有跳出“有用”的世界時你看到的依舊是一個虛幻的世界,有苦有樂,有得有失等等,看似真實實際就是佛教中所說:苦海。
苦海不苦而是妄。以妄心為真心自然就是苦了,正如你在一個迷宮中怎麼也走不出來自然是苦了,但你在迷宮中樂此不彼,以為迷宮就是真的,那依舊是苦的,只是你還沒有感覺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