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我也想打球!
《網球王子》又出新劇場版了。
這部《龍馬!The Prince of Tennis 新生劇場版網球王子》成績並不突出,上映2周才拿下1.23億日元票房。劇場版採用了與動畫版完全不同的3D畫面,但從建模到劇情表現都引發觀眾吐槽連連。電影上映後,一位國內觀眾對於電影劇情的評價,在微博收穫了近萬轉發。
《網球王子》是1999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國內觀眾熟知的178集動畫版,也早在2005年就已經完結。後續劇場版系列雖然有“炒冷飯”之嫌,但能持續推出至今並在網際網路引起輿論熱度,也從側面證明了整個IP的生命力。
日本動漫市場不缺少影響力深遠的體育IP,從《灌籃高手》《棒球英豪》的時代開始,體育就是日本動漫重要的題材之一。
毒眸注意到,相較之下,國內有影響力的體育題材動畫顯得過於稀缺。
東京奧運會期間,微博、豆瓣、知乎等網路社群關於比賽專案討論不休,摘牌的運動員們成為新一代體育明星,所受的關注甚至延續到近期剛結束的全運會,由此可見,中國市場並不缺乏對於體育題材的興趣。
那麼,中國的體育動畫,為什麼至今“缺一口氣”?
體育動畫,不好做
國內的動畫市場,不是沒有體育題材的作品。
比較近期的例子,有2017年播出的《紳士擊擊劍》《足球江湖》和2018年的《足球王者》。只是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上一部能掀起集體記憶的國產體育動畫還是2005年在央視一套動畫城欄目播出的《圍棋少年》,這部90後觀眾心中的童年回憶豆瓣評分也高達9.1分,有近3萬人參與了評價。
《圍棋少年》
為什麼國產體育動畫難以推廣?首先在製作的源頭上,體育動畫顯得缺少“價效比”。
無論是籃球還是乒乓球,節奏緊張激烈的體育運動如果用動畫形式呈現,需要更流暢的動作畫面和更有張力的鏡頭設計,普通動畫中的動作戲份可以只作為高光出現,而體育動畫中則需要大量的比賽場景。
這就意味著,體育動畫更加考驗製作團隊的技術功力。單從動畫幀數方面考慮,成本都要高於一般動畫。
在作畫和編劇兩方面,國產動畫行業的發展都還不夠成熟,2019年播出的《籃球旋風》,在上線時就被不少網友認為分鏡抄襲《黑子的籃球》,從而引發了爭議。
同時,體育題材本身雖然充滿競技魅力,但也缺少了驚心動魄的生死爭鬥。高分作品《圍棋少年》故事背景本身就發生在古代,其中加入了武俠、抗倭等多種元素,才讓戲劇衝突得以豐富。
不少日本體育動畫,也走上了“超能力體育”的道路。在“殺人網球”“魔幻籃球”的襯托下,像《排球少年》《強風吹拂》這樣“科學”的體育動畫得到好評,豆瓣均在9分以上,但如何從平凡人的生活裡提煉出吸引觀眾的體育劇本,似乎更為考驗製作方的編劇能力。
《排球少年》
而體育競技題材本身,也需要創作團隊對相關領域有足夠的瞭解,如果動畫中出現了諸如握拍方式、競技理念等與現實不符的細節,觀眾難免會感到劇情失真,缺乏說服力。
以往的國產體育動畫,製作目的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商品衍生動畫推出,更方便售賣相關玩具,比如動畫版《火力少年王》;另一類的主要作用是進行體育知識科普,《藍貓淘氣三千問》就專門做過一個體育的單元,2008年也推出過《福娃奧運漫遊記》的動畫,主要面向兒童,受眾面比較狹窄。
久而久之,觀眾對於國產體育動畫的印象,就變成了低齡且質量不高的動畫,不會主動觀看。
動畫帶動體育熱
日本體育動畫的常見套路是,初高中的主角團,加入了校內的體育社團,然後和整個社團一起努力訓練,從中收穫友情和個人的成長。
但是,這種劇情套路成立的基礎,是現實中日本有組織課後學生社團,學生的體育聯賽也確實存在,甚至部分專案的學生聯賽還有較高的國民度。
經常被提及的“甲子園”,就是指代每年春夏兩季舉辦的全國高中棒球聯賽,每年有上千所學校參與選拔,舉辦地阪神甲子園球場與東京的明治神宮野球場甚至並稱為“日本野球聖地”。
而在國內學生的記憶中,學生時代的體育課被佔,晚自習下課時間都在晚上9點以後。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體育生,花費大量精力開展體育活動的情節並不現實,很難引起大多數觀眾共情。
學生體育活動讓體育動畫有了土壤,體育動畫的走紅,反過來也有益於體育產業的發展。
體育題材的動漫作品,能夠作為青少年群體接觸相關運動的一個契機,吸引不少潛在的受眾甚至運動員。由於體育題材的競技屬性較強,風格往往偏向熱血,還有很多對於珍貴友情的刻畫,青少年觀眾很容易從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從而在心中種下對體育熱愛的種子。
日本足球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從1981年《足球小將》開始連載以來,註冊的小學生足球人口為11萬左右,等到1988年《足球小將》結束連載,這個數字增長到了24萬人,增長率高達118.9%。甚至在2020年韓日世界盃前的採訪中,23名日本足球運動員中就有16人表示,接觸和喜歡上足球的契機,就是看了《足球小將》。
《足球小將》
在2003年的臺灣,學習圍棋的青少年人口急速增加,也有日本圍棋漫畫《棋魂》大熱的因素。時任中國臺灣圍棋協會秘書長的秦世敏,在報道中分析學棋兒童人數可觀的原因時,也肯定了《棋魂》人氣帶來的影響。
同時,大熱的體育動畫能夠在商業化領域和相關體育產業進行聯動。
《灌籃高手》漫畫發行總量突破一億冊時,原作者井上雄彥就用版稅成立了專項獎學金,支援熱愛籃球的少年追夢。《排球少年》大火之後,其中角色也成為了日本排球錦標賽的海報“看板”,決賽現場還有合作的衍生周邊售賣,對原有體育賽事的商業化模式進行了新一步拓寬——這對於商業化一直飽受詬病的部分國內體育賽事來說,可以說是一條新路。
近年國內的體育動漫作品中,電競賽道算是一枝獨秀。電競專案風靡年輕受眾群體,相關網文、動漫產品也因此借勢。根據智研諮詢釋出的《2021-2027年中國電競遊戲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國內的電競產業在2018年迎來了爆發期,電競使用者的年齡集中在19-22歲,佔比達到39.7%。
網文《全職高手》改編動畫是當下市場上比較成功的先例。動畫第一季上線時就擠爆了B站的伺服器,首日全網總播放量就突破了1億,幾乎等同於不少熱播劇集的體量,迄今為止B站有4萬人為這部動畫打分。《全職高手》原作小說在2014年就已經完結,而相關題材的同人創作數量至今位列國產同人圈的頭部水平,根據公開資料,今年國內最大的同人展會COMICUP 28上,《全職高手》的同人本數位列全場第六,並且與上一名只有3本的差距。
《全職高手》第一季
國產動畫行業,也並未放棄體育這一大眾化題材。今年暑期,《白色閃電》和《左手上籃》紛紛上線PV,前者是女高中生打乒乓球的故事,後者是比較常見的籃球題材,根據官方釋出的訊息,中國籃球協會會作為戰略顧問單位為動畫背書,專業性也能夠得到保證。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年-2025年)》的通知。相關政策對於體育行業推進的重視顯而易見,文化領域的動漫產業,能夠創造出符合時代特色、也能夠讓更多觀眾愛上體育的年輕化內容。
中國青少年需要自己的體育動畫,國產體育動畫帶來的熱血,或許也不遠了。
文 | 龍承菲
編輯 | 趙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