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就向曾經在抗戰中表現優異的十位將領授予了元帥的軍銜,這是對這些老一輩戰士們最大的肯定和獎賞。
其中有四位還被毛主席稱為是五虎上將,他們分別是彭帥、劉帥、徐帥和林帥,另外一位粟裕也是被評為中國十大將軍之首,當然這五位老將軍也都是被大眾所認可的。
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他的心中也有五位優秀的軍事家,在1947年,他給中央發去了一封電報。
他提到我國優秀的軍事家並不多,他眼中有五位,分別是“彭”、“劉”、“林”、“陳”、“粟”,他們在軍事上都擁有非凡的造詣。
陳毅明確地表明瞭自己的觀點,可以說與大眾所認可的名單十分相似,但其中有一位老將軍並沒有上陳毅的榜,那便是徐向前將領。
或許有人覺得大家都是元帥之一,沒辦法給出真實公正的評判,但實際上陳毅威望基本緊臨毛主席和朱德。當年要評選元帥的時候,他們曾提出陳毅因為轉入行政工作了不應該授予軍銜,就像周恩來和鄧小平一樣。
最後還是周恩來力排眾議萬般堅持,才決定給陳毅破例,由此可見陳老的德高望重,所以他的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麼在陳老心中,徐向前還比不上他的部下陳賡?
陳賡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陳賡,陳賡雖然是徐向前的下屬,但是他的能力絕對不在徐帥之下。在解放戰爭剛剛開始的那段時間,陳賡帶兵一連獲得三場勝利。
其中臨浮一戰還被中央專門發了一篇勝利通報,不僅對戰士意義的作出了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陳賡領導有方的讚揚,中央還以陳賡作為正案例,向其他部隊積極宣傳他的帶兵方法。得到如此殊榮的還有一位將領便是粟裕,足以看出陳賡能力十分出色。
沒有選徐向前的原因
那麼對於同樣優秀的徐向前,陳毅沒有列舉出來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
在紅軍時期,徐向前作為紅四軍的主指揮官,他是靠紅四軍屢屢大捷,不斷累積,打出的威名,因是因為領導、指揮能力優秀,才能那麼快當上指揮官,可以紅軍時期說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他的大將基礎。
而陳毅則是在一方面軍工作,主要是在紅軍長征以後,在南方打游擊戰。
兩人的工作幾乎沒有產生交集的地方,別說紅四軍了,平時就連與紅軍的聯絡都很少,雙方原本也不太熟悉,陳毅不知道徐向前在紅軍的事蹟也能夠理解。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徐向前屬於北方的八路軍,當時徐向前和陳昌浩帶著西路軍回到延安,也短暫的當過129師的師長。
只是此前戰事不斷,身居一線的徐向前,身體產生了嚴重的損傷,因為身體狀態不濟很快又回到根據地延安養病去了。
而陳毅那時候又到了新四軍,身居南方,雙方依舊沒有任何交集。
另外,陳毅的這封電報是在1947年發的,大概就是解放戰爭中期的時候。
徐向前將軍休養了一段身體後,也曾在解放戰爭前夕主動向中央請命,派去前線作戰。
但是中央擔心徐向前的身體狀況,讓他把病養徹底了再來,所以徐向前是在解放戰爭進行到中期的時候才開始被派去前線,成為冀魯豫軍區副司令的。
也就是說,那時候徐向前雖然可能與陳毅開始有產生交集的可能了,但他才剛剛回歸到工作崗位上,剛剛開始發光發熱大展身手,陳毅就發了這封電報,那麼在陳毅的印象中,陳賡做出的貢獻自然是要比徐帥更多了。
不過徐向前不愧為一代將領,重歸沒多久,就在運城一戰中再創輝。在徐向前的指揮下,他更是以一個師的力量戰勝了數量遠超他的敵人,連續攻克的三座城市,為他的人生高光中,書寫下了一個新的篇章。
小結
陳毅發電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給將軍們劃分個三六九等,主要是為了鼓勵當時正處於低谷時期的粟裕,以及綻放光彩的陳賡。
陳毅希望他們能夠再接再厲,並且讓在其他地方發光發熱的將領們有榜樣可以追尋,以此刺激他們更加上進勇往直前。
另外,這個名單也僅僅只代表陳毅個人的觀點,所以除了將領自身優越的光輝戰績和優秀才華以外,也與陳毅自己的認知盲區有關。
對與徐向前來說,並不是他不夠好,而是他的才能恰好沒有被陳毅瞭解罷了。
當然對於他們這樣的開國大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也沒有絕對公正的排名,從某種意義來說,每一位大將都是無法用一兩個的指標可以簡單比較衡量出來的。
若是缺失了其中一位,中國的歷史可能都會被改寫,今天的生活也會大不相同,他們都是我國革命戰爭歷史上一顆顆璀璨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