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
“黨員的思想覺悟不會退休,黨的宗旨不能忘,我也教育子女要聽黨話,跟黨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
——楊和萬
“滴滴噠、滴滴噠”在躲避敵人炮轟的山洞,戴著浸滿汗漬的耳機,聽著神秘的電鍵聲,這是無線電報務員工作的日常,也是今年84歲退役老兵楊和萬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日子。
楊和萬,1937年出生於四川省蓬溪縣,1953年加入志願軍,同年參與抗美援朝戰爭,職務是無線電報務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復員轉業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工作。
刻骨銘心的崢嶸歲月
雨後的一個下午,記者來到花園路街道43號院社群,楊和萬的家中。雖然楊和萬今年已84歲,但耳力十分好,且交談順暢,一舉一動都透著軍人的氣質。作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楊和萬為記者講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下,為國為民衝鋒陷陣的熱血故事。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7歲,當時我只知道響應政府號召參軍,但卻不知道為什麼要當兵,為誰當兵。”楊和萬回憶道。
到部隊以後,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楊和萬知道當兵是為了國家不受帝國主義的侵略,人民當家做主。1956年,楊和萬在朝鮮戰場上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透過學習黨章,使自己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正確、偉大。
“因為見證過抗美援朝戰爭,所以我更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幹部,我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楊和萬說。
在抗美援朝作戰指揮中,無線電報作為重要的通訊方式被形象地比作“救火車”式通訊。當時,楊和萬在教導連無線電訓練中考取了技術等級,並留在無線電教導排當教員,培訓了三批無線電報務員。
楊和萬介紹,無線電報務員算是通訊兵當中最難掌握的專業,需要學習如何收、發電報,把對方發過來的摩斯電碼,還原為10個阿拉伯數字或26個英文字母。不僅要天天戴著耳機聽聲音,還要在最短時間內準確無誤地將其轉化為一連串的數字,這不僅考驗人的專注力更是一項“燒腦”的工作。
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1958年志願軍回國後,楊和萬轉業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之後參加了攻克64種稀有金屬大會戰,加班加點,吃住在實驗室,並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完成了高中學業。作為一名老黨員,楊和萬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任工會領導時,楊和萬大力宣傳勞模、先進職工,開展各種文體活動,關心困難職工、辦好職工福利,並建議院領導在五七幹校建養雞場,大力發展副業。為了改善冬季取暖,動員鍋爐房職工,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在年三十晚上,他與鍋爐房職工一起燒鍋爐,改善職工的取暖問題。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你關心群眾,群眾就相信你,就能帶領動員群眾,完成黨和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40年來,楊和萬先後獲得“五好職工”“先進工作者”“助人為樂標兵”“綠化先進”“優秀黨員”“優秀幹部”等榮譽,他把大半生都獻給了有色金屬工業。
如今,楊和萬雖然年事已高,退休了,但他堅定地說:“黨員的思想覺悟不會退休,黨的宗旨不能忘。我也教育子女要聽黨話,跟黨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