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崛起後,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歐亞大陸,無論是東歐的俄羅斯、匈牙利、波蘭,還是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波斯帝國,都無法抵擋蒙古大軍的兵鋒,這些國家在蒙古鐵蹄席捲之下,幾乎一觸即潰,很快就淪為一片廢墟。然而,在蒙古毀天滅地的狂飆之中,偏居一隅的南宋,卻硬抗了40多年,蒙古汗位繼承人闊出,乃至蒙古大汗蒙哥本人,先後死在攻宋前線,素來以弱聞名的南宋,為什麼會有如此驚人之舉呢?這歷來是一個人們感興趣的話題。要想找出原因,就要分析宋蒙雙方當時所面臨的形勢,以及各自擁有的實力。
宋朝在歷史上一直有弱宋之稱,宋朝建立後,在與遼、金等遊牧政權的戰爭中敗多勝少,始終處於下風,靠著歲幣、稱臣等屈辱行為勉強維持,但最終還是丟失了中原,退到南方的殘山剩水間苟延殘喘。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弱不禁風的小朝廷,卻在蒙古駿馬彎刀的攻擊下屹立了40多年,不禁讓人拍案稱奇。人們之所以會覺得驚奇,其實是不瞭解南宋真正的實力。
南宋雖然地域狹小,民風文弱,缺乏寬大的戰略縱深和兇悍的戰鬥精神,但是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和最先進的科技,還擁有近一億人口,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南宋的人口素質很高,除了有一大批掌握先進文化的知識精英外,還有數量龐大的熟練工匠,他們掌握著先進的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工匠。在先進造船技術的支援下,南宋水師也是當時世界上海軍的巔峰,以此為後盾,南宋海外貿易極其發達,為南宋朝廷帶來了滾滾財源。所以,南宋在“弱”字外表下,卻擁有巨大的戰爭潛力,這是蒙古已經征服過的那些國家無法比擬的。
北宋開國後,空有先進的軍事技術,軍隊戰績卻慘不忍睹,不僅打不過遼、金這樣的大國,就是西夏這樣的小國也經常把宋軍打得丟盔卸甲。但是南宋雖然疆域遠不如北宋,軍事上卻比北宋強,北宋極度鄙視武將,連狄青這樣的名將也飽受屈辱。南宋則不同,武將地位有所提高,軍隊也從北宋時的文人掛帥,宦官監軍,變成了武將領兵,四大軍鎮的武將擁有很大的自主權,所以南宋湧現出了一批驍勇善戰的猛將,如岳飛、孟珙、韓世忠、王堅、吳玠等人,他們都在戰場上重挫過金軍和蒙軍。有一句話叫做“北宋無將、南宋無相”,恰當地形容了兩宋軍事和政治態勢的不同。蒙古軍隊如果面對的是徽欽二帝時期的北宋軍隊,那就是一鼓而下的事,根本不可能打40多年之久。
南宋在地形上也比北宋有利,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北宋,根本無險可守,面對遼、金鐵騎束手無策,而南宋退保半壁,兩淮密如蛛網的河道湖泊和巴蜀飛鳥難越的崇山峻嶺,是水軍和山地步兵的理想戰場,卻是騎兵軍團的噩夢。蒙古人以往在東歐和西亞的作戰地域大多是草原和荒漠,適合騎兵行動,他們可以席捲萬里,氣勢如虎,可是在南宋境內,他們失去了這種自由,變得步履維艱。南宋的氣候也讓來自北方大漠的蒙古人很不適應,蒙哥和闊出的死,於此不無關係。
正是南宋所擁有的這些優勢,是他們可以和蒙古這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機器鏖戰40多年的資本和底氣所在。
從蒙古方面而言,他們無疑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可以說是攻無不克的,如果蒙古人用主力進攻任何一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就很難逃脫覆滅的命運。
1234年,蒙古滅了金,蒙古與南宋之間沒有了屏障,蒙古可以直接進攻南宋了,於是窩闊臺大汗以南宋背盟為藉口,派王子闊出和闊端,以及宗王口溫不花等人率軍以東西兩路大舉攻宋。
蒙古當時視野宏大,為了經略歐亞大陸,遂行全面出擊的戰略,四處攻伐,但其戰略重點在於西征,蒙古攻宋時,正值拔都、貴由、蒙哥率軍進行第二次西征,他們所率領的,是蒙古最精銳的主力部隊,主要由蒙古人組成,進攻南宋的是一支偏師,主要由北方漢人組成。西征的蒙古軍一路橫掃俄羅斯、匈牙利、波蘭,大敗神羅聯軍,兵鋒直抵維也納城下。
攻宋的蒙軍與南宋守軍斷斷續續打了七年,期間攻破過襄陽、成都等戰略要地,也遭到孟珙、杜杲等將領的抵抗和打擊,東路軍統帥闊出也病死在軍中,他是窩闊臺最喜歡的王子,本來要將汗為位傳給他,闊出的死也為日後蒙古分裂埋下了種子。期間,闊端還於1239年分兵進攻吐蕃,到1247年將吐蕃納入蒙古帝國版圖。
1241年底,大汗窩闊臺駕崩,攻宋的蒙軍北歸,結束了這次戰爭。
由於蒙古人戰線過長,兵力不足,所以這次攻宋以剽掠財物人口為主,並未致力於佔領城池,蒙軍回撤後,南宋收復了全部失地。
窩闊臺死後,因闊出已死在前線,本應以闊出的兒子失烈門繼承汗位,而諸王中實力最強的拔都也覬覦汗位,但是皇妃馬乃真卻藉口失烈門年幼,趁機臨朝稱制,又拉攏一批王公大臣,把她的兒子貴由推上大位。拔都對此非常不滿,連推舉貴由的忽裡臺大會也沒參加,從此呆在他建立的欽察汗國,不再聽從蒙古帝國的號令,貴由不滿拔都的桀驁,率軍對他征伐,卻死在途中,也有說是被拔都刺殺的。蒙古的分裂由此開始,拔都的精兵猛將,也就不會參加對南宋的征伐了。
貴由死後,蒙哥繼位,繼續對外征戰,1253年,他派旭烈兀進行了第三次西征,征服西亞各國,此前,他於1252年派忽必烈進攻大理國,並於1254年滅了大理國,實現了對南宋的戰略合圍。在這個基礎上,蒙哥於1258年率三路大軍攻宋。這次,蒙古大軍進展順利,但蒙哥親率的一路卻遇上了難啃的骨頭,受阻於釣魚城下,最後連他本人也在此遭遇傷病,以至喪命。
這次攻宋,蒙哥親征,看似動用了主力,但這時蒙古內部裂痕已經很深,蒙哥名義上是蒙古共主,事實上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並不真正聽命於他,欽察汗國就根本不受節制了,他能動用的也只有拖雷系人馬,攻宋的同時又要西征,所以並不能集中蒙古的主要力量來對付南宋。
蒙哥駕崩,使蒙古帝國汗位懸空,黃金家族內部各派系矛盾加劇,1260年6月,在哈剌和林的忽裡臺會議上,忽必烈的幼弟阿里不哥被與會的各系代表推舉為大汗。
當時,忽必烈正率軍進攻鄂州,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陷入了繼續攻宋還是回師爭奪汗位的兩難之中。這時,深得忽必烈信任的漢人謀士郝經說了一席話,使他理清了思路,做出了與南宋停戰,回兵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決定。
郝經是這樣說的:“國家自平金以來,惟務進取,不遵養時晦,老師費財,卒無成功,三十年矣。蒙哥汗立,政當安靜以圖寧謐,忽無故大舉,進而不退,畀王東師,則不當亦進也而遽進。以為有命,不敢自逸,至於汝南,既聞兇訃,即當遣使,遍告諸帥,各以次退,修好於宋,歸定大事,不當復進也而遽進。以有師期,會於江濱,遣使喻宋,息兵安民,振旅而歸,不當復進也而又進。既不宜渡淮,又豈宜渡江?既不宜妄進,又豈宜攻城?若以機不可失,敵不可縱,亦既渡江,不能中止,便當乘虛取鄂,分兵四出,直造臨安,疾雷不及掩耳,則宋亦可圖。如其不可,知難而退,不失為金兀朮也。師不當進而進,江不當渡而渡,城不當攻而攻,當速退而不退,當速進而不進,役成遷延,盤桓江渚,情見勢屈,舉天下兵力不能取一城,則我竭彼盈,又何俟乎?且諸軍疾疫已十四五,又延引月日,冬春之交,疫必大作,恐欲還不能。”
這段話的大意是:蒙古滅金後,本應休養生息,卻一直進攻南宋,勞師糜餉,結果三十年未能成功。如今蒙哥汗駕崩的噩耗傳來,應該當機立斷,迅速決定到底是繼續進攻還是退兵。現在軍中疫情傳播,如果再拖到冬春之交,疫病必然大爆發,到那時,只怕想退兵都來不及了。
針對當時宋蒙雙方的軍事態勢,郝經說:“彼既上流無虞,呂文德已並兵拒守,知我國疵(指蒙哥汗暴崩之事),鬥氣自倍。兩淮之兵盡集白鷺,江西之兵盡集隆興,嶺廣之兵盡集長沙,閩、越沿海巨舶大艦以次而至,伺隙而進。如遏截於江、黃津渡,邀遮於大城關口,塞漢東之石門,限郢、復之湖濼,則我將安歸?無已則突入江、浙,搗其心腹。聞臨安、海門已具龍舟,則已徒往;還抵金山,並命求出,豈無韓世忠之儔?且鄂與漢陽分據大別,中挾巨浸,號為活城,肉薄骨並而拔之,則彼委破壁孤城而去,溯流而上,則入洞庭,保荊、襄,順流而下,則精兵健櫓突過滸、黃,未易遏也,則亦徒費人命,我安所得哉!區區一城,勝之不武,不勝則大損威望,復何俟乎!
郝經的意思是:蒙哥駕崩後,宋朝長江上游防線的危機已經解除,宋朝統帥呂文德得以把兵力集中到了忽必烈軍的當面,宋朝的優勢水師也進入長江,截斷蒙軍退路。如果蒙軍不顧一切,繼續進攻,直取臨安,那麼宋朝皇帝可以從水路撤退,而且宋朝還有當年韓世忠那樣忠勇的將領,必然會拼命救駕。蒙軍攻下臨安一座空城,又有什麼意義?
他接著分析天下形勢:“宋人方懼大敵,自救之師雖則畢集,未暇謀我。第吾國內空虛,塔察國王與李行省肱髀相依,在於背脅;西域諸胡窺覘關隴,隔絕旭烈大王;病民諸奸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一有狡焉,或啟戎心,先人舉事,腹背受敵,大事去矣。且阿里不哥已行赦令,令脫裡赤為斷事官、行尚書省,據燕都,按圖籍,號令諸道,行皇帝事矣。雖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獨不見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決,稱受遺詔,便正位號,下詔中原,行赦江上,欲歸得乎?”
郝經認為:宋朝是懼怕蒙古的,自救都來不及,不會來主動進攻,但是蒙古國內空虛,塔察兒國王和山東的世侯李璮佔據東北部,對後背產生威脅,旭烈兀被西域各部牽制,暫時難以東歸,其他勢力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間觀望,都在覬覦汗位。如果他們搶先發難,忽必烈將腹背受敵,那就大勢已去了。而且阿里不哥已經佔據燕都,在發號施令了,忽必烈雖然手握重兵,但阿里不哥如果聲稱得到了蒙哥的遺詔,名正言順地登上汗位,並昭告天下,那麼忽必烈就像當年金國的海陵王完顏亮一樣,回都回不去了。
最後,郝經建議:“先命勁兵把截江面,與宋議和,許割淮南、漢上、梓夔兩路,定疆界歲幣。置輜重,以輕騎歸,渡淮乘驛,直造燕都,則從天而下,彼之奸謀僭志,冰釋瓦解。遣一軍逆蒙哥汗靈輿,收皇帝璽。遣使召旭烈、阿里不哥、摩哥及諸王駙馬,會喪和林。差官於汴京、京兆、成都、西涼、東平、西京、北京,撫慰安輯,召真金太子鎮燕都,示以形勢。則大寶有歸,而社稷安矣。”
他主張先控制江面,以每年進貢歲幣為條件,與宋朝議和,劃定邊界。然後放棄輜重,率輕騎直取燕都,那些企圖謀取汗位的宗室們,野心就瓦解了。同時再派一支人馬,護送蒙哥的靈柩,收了皇帝璽,詔諭旭烈兀、阿里不哥等諸王,到和林參加喪禮。再派真金太子鎮守燕京,這樣一來,天下就定了。
此時,恰好宋朝宰相賈似道派使者前來求和,表示願意稱臣納幣。於是忽必烈便順勢而為,依郝經之計策,與宋言和,班師北上,爭奪汗位。郝經的這一計策,使蒙古對南宋的征伐暫停了八年,給南宋帶來了難得的喘息之機,得以調整部署加強防禦,這也是宋蒙之戰遷延40多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直到1264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爭鬥才分出勝負,阿里不哥兵敗,忽必烈遷都北京,與漢族士大夫階層結盟,正式入主中原,1271年,忽必烈在漢人的建議下,定國號為“大元”
在權力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忽必烈於1268年再次發兵進攻南宋,但此時,蒙古帝國已經完全分裂,忽必烈能動用的只是元朝的人馬,其他汗國並沒有派兵助攻。然而就在這一年,蒙古諸藩因為不滿忽必烈的漢化政策,爆發了“海都之亂”,忽必烈派主力前去鎮壓,這場戰爭打了30多年,直到南宋滅亡後22年才結束,1289年,忽必烈還以74歲高齡親征,1301年海都兵敗身死,這場叛亂才告平定。
忽必烈在攻南宋和平海都的同時,還在1274年發動“文永之役”,派3萬人馬,900多艘戰船進攻日本。
由於各處分兵,元朝無法全力對付南宋,所以直到1276年才攻破南宋都城臨安,1279年,才在崖山之役中徹底滅亡了南宋。
從元朝滅南宋的過程來看,無論是蒙古帝國還是元朝,因其全面出擊戰略和內部矛盾,始終未能以最主要的力量投入滅宋戰爭,而本就退守一隅的南宋已經無路可退,只能以舉國之力與蒙古人死磕。在那個地理大發現以前的年代,蒙古幾乎已經征服了世界,蒙古人在理論上是以全天下的資源和力量壓向南宋,而南宋以一隅獨抗全天下40多年,也著實堪稱奇蹟。
來源:歷史人物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