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寧夏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教師高國慶及科研團隊正忙著對他們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進行野外除錯。經過兩年多的研發,今年初,這款柔性可變徑磁吸附麥輪式爬筒機器人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近年來,寧夏理工學院圍繞寧夏區域發展優勢產業,不斷加強科研建設與投入,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為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援。
“這個機器人可以穩定吸附於風電塔筒外壁面並能高效靈活地升降,實時採集塔筒表面影象並回傳給操控終端,可提前發現判定表面各類缺陷,幫助風電機組維護人員正確及時地進行風電塔筒維護檢修作業,降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高國慶說,本研究對現有爬壁機器人的驅動系統、吸附方式、主要功能進行了分析比較,提出了一種新型麥克納姆輪四輪驅動自動適應曲率變化的非接觸式永磁吸附爬壁機器人結構,開拓了我國風電行業應用塔筒爬壁實驗樣機的技術路線。
據瞭解,風力發電機塔筒是風電場每年必須進行的巡檢維護專案之一,寧夏地區的風電塔筒維護巡檢市場容量約為每年700萬元。“智慧塔筒維護巡檢實驗樣機的市場非常大,產業化前景十分廣闊。”高國慶說,未來本專案產品技術還可以應用在其他鋼製材料垂直壁面場景中,如各類大型儲罐的清洗維護、大型船體外立面的清洗維護、火電廠冷卻塔的清洗維護等。
寧夏理工學院重視科研建設,先後出臺了科研基金專案管理辦法、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等制度,構建了“專案申報、經費管理、團隊建設、成果獎勵”的科研管理體系。同時,圍繞區域優勢產業開展科學研究,該校與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駿馬等企業共建多個融研發、生產和實踐於一體的工程技術中心。在智慧製造、財務管理大資料、寧夏沿黃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電子科技扶貧助農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與實踐,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援。
據統計,近5年寧夏理工學院獲批國家、省部級科研專案271項,發表論文589篇,出版專著教材68部,獲授權專利56項,63項科研成果直接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寧夏日報記者 李志廷)
[ 責編:孫滿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