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週刊》特約撰稿人 張昭軼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姚坤
“有人歡喜/有人跳舞/有人大聲哭泣/有不開心/有不甘心/不願默默離去”,用痛仰樂隊《不要停止我的音樂》開頭這幾句歌詞,描述線上音樂產業近年的發展,似乎不算離譜。
一些玩家的演奏並未吸引到足夠多的聽眾,來自資本市場的喝彩也並不熱烈。
今年2月,上線12年,在資深樂迷圈中口碑甚好的線上音樂平臺蝦米正式關停。8月,網易雲音樂在透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後,卻又暫緩IPO。
但也有新人瞄準機會,擺好了自己的曲譜。
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騰訊音樂放棄獨家音樂版權。8月,多家媒體報道稱,位元組跳動正開發一款獨立音樂播放器,或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國內推出。
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不願意“停止自己的音樂”,持續往線上音樂產業投入?線上音樂現在還是好生意嗎?
付費率近50%的Spotify都沒有盈利?
線上音樂的賺錢難題
如果單純看財務資料,線上音樂似乎很難算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先看國際上線上音樂的代表Spotify(SPOT.NYSE),目前獲取收入方式非常單純,靠付費訂閱和向免費使用者播放廣告。據其上市後公佈的2018、2019、2020年年報(2018年年報中還有從2014年到2017年的財務資料),從2014年到2020年,其歸母淨利潤均為負。從2018年到2020年,以歐元為單位,其歸母淨虧損/營收分別為0.78億/52.6億、1.86億/67.6億、5.81億/78.8億。
根據Spotify公佈的2021年二季報,其月活躍使用者(MAU)達到3.65億,而其中付費訂閱使用者(Premium Subscribers)為1.65億,佔比為45.2%。這個數字與大家腦海裡“歐美使用者付費意願相對較強”的傳統印象相符。
但即便如此高的付費使用者佔比,2021年上半年,Spotify的歸母淨利潤僅為0.03億歐元,對比44.78億的營收,應該只能算打平。
再看因設計、“調性”、評論區而為很多年輕人喜愛的網易雲音樂,據其招股書,從2018年到2020年,歸屬股東淨利潤均為負,以人民幣為單位,其歸屬股東淨虧損/營收分別為20.06億/11.48億、20.16億/23.18億、29.51億/48.96億。這似乎無法用“微虧”或“打平”來形容。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還披露,2020年其線上音樂服務月活躍使用者數達到1.81億,線上音樂服務月付費使用者數為1600萬人,付費使用者佔比為8.8%,不足一成。
接著看國內線上音樂最大玩家騰訊音樂(TME.NYSE),據其年報,從2018年到2020年均實現盈利,以人民幣為單位,其淨利潤(Profit for the year)/營收分別為18.3億/189.9億、39.8億/254.3億、41.8億/291.5億。
儘管騰訊音樂連續3年整體盈利,但其線上音樂服務(Online music services)收入,在這3年裡分別只佔總體收入的29.2%、28.1%、32.1%,即其獲取收入的大頭並不來自線上音樂服務。
騰訊音樂披露的2021年二季度運營資料顯示,其線上音樂移動月活躍使用者數(Mobile MAU)為6.23億,線上音樂付費使用者數為6620萬,線上音樂付費使用者佔比為10.6%,略高於一成。
按10月7日從網易雲音樂App查到的價格,其“黑膠VIP”一個月收費18元,而QQ音樂App中“綠鑽”一個月收費也是18元,幾乎只是一線城市一碗麵的價錢,新客或連續訂閱還能更便宜。對比Spotify近五成的付費使用者比例,國內線上音樂使用者的付費意願實在說不上高。
線上音樂本身賺錢不易,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和各路資本還在不停投入?
百度MP3搜尋的歷史作用
你可能經常聽到“流量入口”這個網際網路行業熱門詞彙。
對“音樂是流量入口”這一觀點,已經成為歷史的百度MP3搜尋可能是個好論據。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線的次年,即2002年,其MP3搜尋就已上線,是最早上線的功能之一,甚至比圖片和新聞搜尋、貼吧還要早一年。有分析認為,在百度發展早年,MP3搜尋為其吸引使用者、擴大市場份額貢獻不小。
百度官方公佈的“搜尋風雲榜”可以佐證中國網民對音樂的旺盛需求,在2005年到2007年的榜單上,“MP3”均排在十大熱門搜尋關鍵詞首位,在2008年的榜單上,“MP3”排在第二位,而第一位是“QQ”。
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在2008年7月釋出的第22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稱, 截至 2008 年 6 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 2.53 億,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在當時,網路音樂是中國網民的第一大網路應用,使用率達到 84.5%,高於網路新聞、即時通訊、網路影片,使用者量高達 2.14 億人。
該報告還稱:“網路音樂是中國網民的重要娛樂方式,也是促進新增網民上網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對中國網際網路的推廣功不可沒。尤其是學歷不高或年齡較大/較小的新增網民,更是如此。其他國家極少出現中國這樣高的網路音樂使用率。”(記者注:這裡的“網路音樂”不等於音樂搜尋,但也能看出當時中國網民對音樂的渴求。)
據新浪科技報道,2005年前後,MP3搜尋的流量一度被外界認為佔據百度整體流量的三分之一。
看到MP3搜尋流量入口作用的不只是百度,2008年8月5日,谷歌以 “正版免費”為亮點,與數字音樂發行商巨鯨音樂網合作,推出實驗版MP3搜尋。多家媒體報道稱,谷歌內部幾年前就意識到音樂搜尋的潛力,只是由於版權等因素限制,才遲遲未能動手。
但MP3搜尋的流量入口地位很快也迎來拐點,在2009年百度搜索風雲榜上,“MP3”首次從十大熱門搜尋關鍵詞裡消失,在2010年的榜單上也未見其蹤影。
在2012年9月,谷歌關閉了在中國的音樂搜尋服務;10月,MP3搜尋從百度首頁消失。
隨著網速變快、網路支付更便捷、網路音樂版權逐漸實現正版化,越來越多人不再下載MP3,轉向線上收聽音樂,這是很多人親身經歷的變化。
進入線上音樂時代之後,音樂的“流量入口”價值還成立嗎?
以音樂為中心的社交娛樂賺錢經?
線上音樂搭臺,直播和K歌唱戲
上文已經提到,騰訊音樂半數以上的收入並不來自其線上音樂服務。
在2020年年報中,騰訊音樂描繪了“音樂搭臺,直播和K歌唱戲”的社交娛樂體系:“使用者在我們的平臺上不僅僅是聽音樂,在聽完一首歌之後,他們可能被激發,自己唱一首,並分享給朋友,或者想聽一位受歡迎的主播唱同一首歌。”
目前在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App中都加入了觀看直播的入口,酷狗和酷我還發布了獨立的直播App;根據騰訊音樂2020年年報,以移動月活躍使用者數為標準,全民K歌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線上K歌社群,同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中有相應功能。
騰訊音樂在其財報中將收入分為“線上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Social entertainment servicess and others),後者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別實現收入134.5億、182.8億、198.0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比例分別為70.8%、71.9%、67.9%。
根據騰訊音樂2020年年報,“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直播和線上K歌中的虛擬禮物(virtual gift)銷售。使用者可以購買虛擬禮物送給主播或線上卡拉OK演唱者,表達支援和欣賞,即大家熟悉的“打賞”,還可以購買虛擬物品以顯示自己的身份或狀態,比如展示在個人頁面的徽章(badge)。
騰訊音樂披露的2021年二季度運營資料顯示,其社交娛樂移動月活躍使用者數為2.09億,約為線上音樂移動月活躍使用者數的1/3;社交娛樂付費使用者數為1100萬,付費使用者佔比為5.3%,約為線上音樂付費使用者比例的一半;至於單個付費使用者貢獻的月收入(Monthly ARPPU),線上音樂為9元人民幣,社交娛樂為153.3元,兩相比較,足見直播和K歌使用者付費能力之強。
網易雲音樂也想抓住直播和K歌的機會,在2018年推出直播業務,並上線“Look直播”獨立App,2020年又推出K歌App“音街”。目前網易雲音樂App已在醒目位置加入了直播和K歌入口。
據其招股書,網易雲音樂的“社交服務及其他”收入絕大部分來自直播,自2018年下半年推出直播業務後,“社交服務及其他”收入從2008年的1.2億提升到2020年的22.7億,佔總收入比例從10.6%提升到46.4%。
線上K歌也被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巨頭盯上,快手在今年3月上線K歌App“回森”,又在5月上線“小森唱”;抖音則在6月開始內測K歌功能。
但線上音樂App使用時長已在縮減?
QuestMobile在《2020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年度大報告》中稱,比較2020年12月和上一年同期資料,網路K歌活躍的使用者規模減少30.6%,月人均使用時長減少12.9%,被其他娛樂方式分流。而網路音訊的月人均使用時長則增加了23.3%。
有聲書、播客等網路音訊節目因為內容豐富、可以一心二用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碎片化時代網路使用者的歡迎。
線上音樂巨頭已經注意到這一趨勢,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App都在醒目位置添加了到播客、電臺的入口。
騰訊音樂在2020年12月開始與播客平臺小宇宙App合作,又在2021年1月收購了“懶人聽書”全部股權,4月又宣佈將旗下酷我暢聽與懶人聽書合併升級為“懶人暢聽”,這些舉動都旨在充實網路音訊內容。
目前看來,將音樂流量導向網路音訊的策略應該有效,騰訊音樂在披露2021年一季度運營資料時稱,在2020年底,其長音訊(long-form audio)移動月活躍使用者數已超過1億;在2021年一季度,其音樂移動月活躍使用者中已有20%收聽長音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App還在醒目位置添加了到影片的入口,但尚未披露這方面的運營資料。
音樂的流量入口作用仍在,但傳統線上音樂App正面對新的挑戰。根據QuestMobile在2021年7月釋出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1半年大報告》,比較2021年6月與2020年、2019年同期,線上音樂App行業月人均使用次數、月人均使用時長都在降低。該報告將之歸因為“短影片平臺‘內容+音樂’等新型形式對音樂賽道的不斷衝擊”。
現在獨家音樂版權壁壘已經消失,線上音樂行業波瀾再起,待手握抖音這一巨大流量平臺的位元組跳動參戰,或許又會把線上音樂玩出新花樣,音樂的流量入口功能又將再度進化。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週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