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TWS耳機可讓人使用舒適,輕如空氣般的佩戴感還是穩定耐聽的三頻輸出?用過再多TWS耳機產品的人,在不同階段也會對"舒適"這一詞有不一樣的理解和看法。
TWS耳機的發展速度驚人,形狀、腔體、佩戴方式,甚至到膠套都有我們難以想象到的變化。看似長相奇怪的AirPods Pro,在佩戴舒適度上(口碑)不及前者,而耳廓較大的我就非常接受這樣全新的佩戴體驗。
當然長期佩戴,AirPods Pro依舊會帶來腫脹感,而且主動降噪對於我這種有大半不在嘈雜環境下聽歌的人來說確實有點浪費了。或許我可以試著選個更兼顧長期舒適佩戴的TWS耳機作為補充,當然價格親民也是我考慮的一大重點。
萬魔在TWS耳機上發力很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目前舒適豆已更新到了第二代,看了下其各項都比較均衡,於是擇時拿下。今年已經上手了快半個月,特別給想入坑的朋友分享下使用感受。
包裝上沒什麼可看的,一貫萬魔的簡約風格。用過萬魔耳機的人都知道,拒絕花裡胡哨,良心堆配件上萬魔一貫的作風,這次的舒適豆2代也不例外。
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小"。我1代沒有用過,所以拿我爸在用的舒適豆老大哥降噪版做個簡單對比。很顯然舒適豆2代沒有"偷懶"沿用原模具,而是裡外重做(開合鉸鏈也是)。再則兩者的入耳膠套採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所以佩戴體驗也是截然不同。如果習慣於傳統膠套,可選降噪版;而舒適豆2代更偏向於"瘦身版"的AirPods Pro腔體結構,容易出現一定的佩戴選擇差異性。鑑於萬魔產品線上下店的出鏡率還是挺高的,所以有條件的朋友最好去實際店試戴一下。
萬物互聯時代,萬魔對於中低端耳機也一視同仁,功能全方面體驗依舊支援到位。當然主要是這次舒適豆2代支援上了遊戲模式以及12種定製音效,在原有硬體作為基礎,演算法還可以通過後續不斷小幅升級。
充電盒開口比起降噪版更加美觀流暢,日常盲操也變得更好用了。電量提示燈和耳機工作狀態提示燈均有做保留,特別是這個白色的燈位於低端,磨砂效果看起來很不錯。
前半部分都是設計上的變化,內部變化才是這次更新的重點。
首先發聲單元尺寸仍為13.4mm動圈單元,不過此次更新加強了低頻方面;
其次電池加入了快充功能,達到了充電15分鐘綜合使用3小時的快充水平。續航也到了提升,整機從18小時增至24小時(單次播放從4小時增至6小時);
其他方面,藍芽版本提升至5.2版本,通話降噪也提升了演算法。
綜合來看,舒適豆2代基本(除了anc)已經向自家旗艦配置看齊,再考慮到兩百多的售價,放在2021年一堆機型中也十分抗打。
舒適豆佩戴有點特別,萬魔命名為深半入耳式結構,這是一種介於入耳式(傳統膠套入耳)和半入耳式(類似EarPods)之間的設計。由於腔體本身偏大,可以帶來比傳統入耳式更好的耳廓支撐性;同時內部耳道有了小型膠套的加入,使得漏音劣勢大大降低,從而可以在不放大音量的同時帶來優秀的收音聽感。
在初代不可替換膠套的設計,這代也隨之改進(可更換膠套),可以說更加迎合耳道偏小的使用者。我長期使用入耳式耳機,所以可以接受更大的膠套。在換上合適的膠套後,隔音效果顯著提升,而且這種短小膠套對於耳道的壓力很小,加上單耳4.3克的重量,簡直輕如無物。或許"輕+小"的改變,才鑄就了舒適豆的由來,這也確實可以滿足不少需要長期還能無感佩戴的使用者。
其實從體積、材質、佩戴、續航這些方方面面來看,升級程度都不太像日常擠牙膏的科技產品。作為平價款TWS耳機,能做到這樣的升級已經誠意十足,軟體層面還有三大更新(開蓋彈窗、遊戲低延遲模式、均衡器升級)以為是將料加足了。
當然蘋果使用者主要可以享受到後兩項更新。首先遊戲模式迎合了目前主流電競TWS耳機的功能趨勢,我自己實測90ms不算是目前一線梯隊,但已在常規手遊中可以明顯感知到低延遲優勢(當然打機音遊還是支援遠不如有線耳機)。
均衡器預設大家應該司空見慣,不過低頻的高低差異選項確實可以被明顯感知,這也迎合了此次低頻的加強。也正是考慮到很可能成為從有線耳機(手機配塞)剛剛換到TWS耳機,使用者還是需要有很多不一樣的體驗。低頻增益顯然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老燒未必會喜歡舒適豆2代的低頻增強模式,不過我讓朋友試戴過,他們接受程度就要高許多。
總評一下,對比自己舒適豆2代以目前換代的思維,我覺得誠意已經到位,當然價格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對比競品,舒適豆2代依舊是萬魔那種“穩態”,做工、聽感總感覺哪哪都有了,但缺乏了一丟丟差異。客觀地說2代基於“輕便”理念進行的最佳化,又從軟體層面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算是對整個TWS耳機同質化的大背景下注入一股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