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習武術喜愛鑽研,將太極拳作為最主要的武術愛好後更是希望徹底弄清楚太極拳的箇中三昧以便能夠真正地學練太極拳,於是十分注意蒐集研讀有關太極拳的書籍。
然而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中國近代著名的、60年代出版的、80年代初開始創刊的前十年左右的全國所有武術雜誌、氣功雜誌與80、90年代出版的太極拳書籍中,我沒有看到有“命門後突”的提法。
我的印象,中國近代著名的太極拳著作中有很多寶貝,60、80年代的太極拳著作不保守、大多沒有賣弄玄虛的,水準也較高,但明顯有所拘束,儘管後來看起來有價值的不多,但比較實事求是。
如果當時有“命門後突”流傳,在太極拳著作與武術雜誌上沒有出現那應該是不可能的。所以,“命門後突”或“鼓命門”之說可能最早出現於90年代。
我大約是在90年代末才知道有“命門後突”的說法。對這種說法我既感到有點迷惑,又感到有點神秘。
我受家庭影響,中醫也是我的長期業餘愛好之一,我對“命門”還是基本瞭解的。我知道中醫的“命門”是多概念的,其中有指髒象的,也有指穴位的。
指髒象的主要有四種不同的學說,那就是“右腎為命門說”、“兩腎皆命門說”、“腎間為命門說”、“命門為功能說”等。其中“腎間為命門說”以明代虞摶的《醫學正傳》為代表。
對於這些中醫各家學說的“命門”說,現代中醫學的觀點是沒有哪家對哪家錯,都是中醫臨床辯證論治的參考與依據理論。有人說中醫發展到了明代,“命門”被確定為在兩腎之間了,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而針灸穴位的“命門”是指第二、三腰椎脊柱之後再脊髓硬膜之後的棘突之間的一個點,屬督脈。
那麼,我想“命門後突”的“命門”當然不可能是指“腎間為命門說”的髒象之“命門”。因為這一“命門”的位置在左右兩腎中間包括了脊柱之前的腹內部位,在現代解剖學中是沒有器官實體的。由於脊柱不可能幾節彎曲後突,所以這髒象“命門”即使是實體器官也是不可能後突的。
而針灸穴位的“命門”與脊柱沒有牽帶,算有粗牙籤這樣個範圍,如果後突,豈不是像腰背插牙籤了嗎?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我想這“命門後突”應該是說以“命門”穴這個部位為中心的脊柱向後突。如果真是這樣,又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命門”穴之上隔了一個棘突又是一個督脈穴位,之下隔了兩個棘突也是一個督脈穴位,而督脈兩邊旁開三寸內各有兩排膀胱經穴位,連督脈共有5排經穴,那麼,以“命門”穴為中心的後突牽帶著後突幅度幾乎一樣的穴位就有十多個,怎麼可以單稱“命門後突”呢?
更難理解的是胸腰椎最前曲的不是“命門”穴處,而是第一腰椎處,就是說,腰椎後突是不可能以“命門”穴為中心頂點的。看來,這“命門後突”應該是九十年代對於針灸穴位一知半解、朦朧瞭解的人一種標新立異、模糊大致的說法。
因為大量競相將經絡穴位牽強附會搬到氣功理論中去的現象是出現於80年代,繼而,太極拳理論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也幾乎都是不懂裝懂故意將理論畫蛇添足複雜化者的所為。其中尤其滑稽的是有人出版了一本《循經二十四式太極拳》,將中醫的“子午流注”也搬到了太極拳中去了,說自己怎麼研究“子午流注”,看了書才知道原來此人對“字午流注”一竅不通,純屬一派胡言。
我覺得所謂的“命門後突”有一點這樣的味道,這“命門後突”應該是籠統地指“脊柱後突”,準確的說,應該是指胸腰椎交界處的“脊柱後突”。說“命門後突”無非是為了使得稱謂有點神秘與高雅的氣息而已。
那麼,這樣的“脊柱後突”到什麼程度呢?是略向後鼓一下,腰椎仍然呈現前曲?還是大幅度的“後突”到腰椎變直?還是“後突”到呈現腰椎反弓?這“後突”對於太極拳究竟有什麼作用呢?這些都不得而知。
終於,新世紀初,有位老師向我傳授、介紹了“命門後突”的具體狀態,與約去年《太極秘境》中一太極拳名家向邱慧芳女士所表演的“命門後突”是一樣的。這種“後突”其實外形上也是看得出的,是動態的整條脊柱的後撐,“後突”也沒有形成脊背反弓。而我摸著他的後背,果然正如我預先揣測的,最“後突”處是在胸腰椎的交界處,並不是在“命門”穴處,這樣的“命門後突”其實應該稱為“脊柱後撐”,不應該稱為“後突”。
然而,在練拳時我仔細反覆觀察,沒有發覺他有這樣明顯動態“命門後突”的出現。而之前我在許多讀物中沙裡淘金,已經獲得了太極拳的許多動作手與身軀的運動趨向應該是相反的這樣一個資訊,這應該是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有前即有後”的反映。
因此,我想由腰開始的“脊柱後撐”是對的。
比如在前按時,如果這樣的主動“脊柱後撐”可以感到前按的勁力更穩實,而且能夠引起身體重心的後移,有利於“支撐八面”站立沉穩等等。遺憾的是直到現在,許多人包括某些名家練太極拳都是手往前身軀也主動前俯,這顯然是錯誤的。
於是,我受此啟發,之後在練拳中,每一個拳式都有意地尤其主動大幅度地“脊柱後撐”,感到胸肋關節都發生了活動,甚至到了練拳後背脊與胸肋之關節都隱隱作痛,然而我樂此不疲,因為我感到這樣練拳尤其沉著穩固有味,應該作為一種過渡的基本功,而這樣練引起的隱痛大約有半年左右時間才漸漸適應而消失,而且感到動態幅度不需要這麼大就有原來的效果了,動態幅度也就漸漸小了。
不過,經過這些年來的體悟,在我確認了太極拳包括“勁”的“氣”就是人體的“動量傳遞”後,漸漸我認識到這樣的練拳法脊柱中上段的主動後撐是錯誤的,是違反“如練一氣”的,對於太極拳武術效果也是有一定弊病的,因而後來就不再這樣練拳了。
我現在認為“脊柱後撐”應該是由下而上波浪形動態的,身軀支配全身運動的力量應該是由腰骶部位發出的,最先的“後撐”應該還要儘量再低到腰5骶1的這個腰骶部位。
我現在感覺這樣鍛鍊各方面的效果尤其的好。而腰5骶1的這個腰骶部位離“命門”穴有脊柱中3個最大的腰椎,如果用穴位來表示,應該稱“陽關後撐”更準確些,因為腰陽關穴在第4與5腰椎棘突之間。而這腰骶部位“後撐”的力量是由沉坐由腳傳遞上來的,因而腰骶部位“後撐”也是有被動的。腰骶部位“後撐”後這“後撐”就再向上傳遞,引起整條脊柱波浪形被動後撐,所謂的“拔背”其實就是整條脊柱被動後撐的一部分。
脊柱被動波浪形並且是無意識的、不假思索的後撐對於太極拳十分重要,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不用力又能夠有力與發出強大的內勁、之所以能夠“空肩”而令人“終不得力”、之所以能夠“支撐八面”、之所以能夠沉著與輕靈等等,這種脊柱由下而上波浪形的被動後撐是關鍵的因素。
而且,這種脊柱的被動後撐是越練動態幅度越小、上下波動的時間差越小、外形上是可以達到幾乎沒有變化而別人不能由觀察瞭解的。就是說,這種“脊柱後撐”時脊柱的生理曲度幾乎是沒有變化的。因此,這種脊柱由下而上波浪形的後撐主要是自我感覺上的,感覺上也只有在發勁的瞬間才會較強烈。
我七、八十年代認識了杭州洪雪珍老師後,之後凡有機會去杭州必要到洪老師那裡去,洪老師是牛春明先生的再傳弟子,又廋又小,身高可能不足1米5,然而推手五大三粗的人怎麼也推她不倒,反倒被她推來推去,全國許多地方的太極拳愛好者幾乎將杭州湖濱六公園與她的推手功夫聯絡在一起了。
洪老師打拳似乎很難看,然而令我倍感興趣,尤其令我矚目的是她的拳架有一種難以名狀的似乎不可阻擋的氣勢與沉穩,我一直琢磨不出是什麼道理。而當我在練拳時每一個拳式中有了脊柱由下而上被動後撐反應的體會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洪老師的每一個拳式都有“外不見形”的脊柱由下而上的後撐。
如上所述,太極拳“脊柱後撐”力度最大的就是腰骶部。那麼,既然如此,就“後撐”最先、力度最大的部位而言,所謂的“命門後突”就更是名不副實了。不僅如此,“命門後突”的稱謂容易被人理解為是以“命門”為中心的主動後突,甚至理解為是“反弓後鼓”。
而如果這樣做,不僅是錯誤的鍛鍊,而且是根本沒有什麼武術作用的;如果有人說這樣的“命門後突”有什麼武術作用,那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也是不能用任何學科的理論解釋與證明的。而且,有動態幅度的“命門後突”是必需要有一定速度時間的,不可能是電光一閃那樣快的,在實戰中也這樣“命門後突”,難道不是找捱打嗎?
現在確有不少人以為“命門後突”就是“後腰部微微向後鼓”,也有人以為是“後腰部向後反弓鼓出去”。可見“命門後突”之說既不準確,又很容易使人造成誤解,這樣的詞語是應該摒棄的,而沒有收到普遍注意的由下而上的“脊柱後撐”是應該在太極拳學練中強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