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文:楊永輝
122:周文化——周文化中的謙讓與舉賢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泰伯奔吳的典故。《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有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
第一讓:按當時部落社會慣例,王位應傳長子,泰伯本是當然繼位人。但他知道父親希望三弟季歷繼承事業再傳位於侄兒姬昌,於是顧全大局,斷然避讓,託詞採藥與仲雍奔西鎮吳山隱居。
第二讓:泰伯到達吳山不久,其父周太王去世。他與仲雍奔喪回到岐邑。季歷和眾臣求他接位,泰伯堅決不從,料理完喪事即遠奔江南吳地,王位由季歷繼承。
第三讓:季歷繼承王位後,整肅朝政,擴大領土,遭到商王嫉恨,被暗害致死。泰伯復返岐奔喪,群臣再次要他繼位,他依然不從,辦完喪事立馬返回。後來王位由侄子姬昌繼承。姬昌即周文王。
孔子曰:“泰伯可謂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即泰伯三讓天下達到最高道德境界,民眾不知如何稱頌才好。
後來,泰伯和仲雍從原居地率領部分周人向東南遷徒,來到遠荒之裔的東吳荊蠻地區,最後定居於無錫東南梅里(今無錫梅村)一帶。他們遵行當地落後民族的習慣,入鄉隨俗,斷髮文身。荊蠻人為他把家業傳給幼弟的義舉而感動,紛紛前來投靠、跟隨。歸附者有千餘家,奉立泰伯為當地的君主,稱吳泰伯,自號“勾吳”。
時值商代末年,王朝衰落,中原地區的侯王用兵頻繁。泰伯深恐兵禍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築城郭,“週三裡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名曰“故吳”。 泰伯定都梅里後,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曾“穿澮瀆以備旱澇”。相傳泰伯開鑿泰伯瀆,俗稱伯瀆港,人民世受其利。在他和仲雍的帶動下,勾吳國逐漸發展壯大,進而建立了吳國。
泰伯無子,卒後由其弟仲雍繼位。周滅商後,仲雍孫周章被周王朝封為吳國君(子爵),列為諸侯。 泰伯死後葬於梅里東之皇山(後名鴻山,今無錫鴻聲境內)南麓。東漢永興二年(154年)四月,桓帝命吳郡太守糜豹監修泰伯墓,並在泰伯故城中“即宅為祠”,建造泰伯廟,供人們祭祀瞻仰,後人尊奉泰伯為吳國及吳姓的始祖。
歷史為鑑,如果說“伯樂相馬”“舉賢”是世人稱之為大德,“讓賢”“讓天下”更是古往今來倍受讚頌之為至德。“天下”可讓,那世間大大小小的事事,勿可比之矣。謙讓、舉賢是中華之美德,是中華文明的最高尚的境界。
(免責宣告:圖片及部分資料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