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電商主播薇婭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紅色故事、一個個繼往開來的歷史瞬間,是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最好的見證。
建黨百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推出《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之聲正式開播,同步在總檯央視新聞、央廣網、雲聽等新媒體平臺上線。100位講述人,用“最美聲音”燒錄百年記憶。
用聲音燒錄百年記憶,我是革命文物講述人、電商主播薇婭。我講述的文物是一本證書。鮮紅的證書封面上,印著燙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幾個大字。證書裡面獲獎專案一欄寫著:包蘭鐵路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的建立;獲獎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等。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包蘭線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的建立”獲獎證書
這本證書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檔案室裡,它的照片在寧夏中衛沙坡頭沙漠博物館展出。這本看似普通的證書,記錄著中國人頑強拼搏、科學治沙、與自然對話的歷史。
1958年8月1日,華北通往西北的主要鐵路幹線之一――包蘭鐵路全線通車。它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條穿越沙漠的鐵路,其中,16公里是在100多米厚的騰格裡沙漠流動沙丘區。核心位置就是現在的寧夏沙坡頭風景區一帶。
△包蘭鐵路線沙坡頭地段防護帶外的流動沙丘
在此之前,國際上還沒有在流動沙丘修築鐵路的先例。很多國外專家認為,即使鐵路修建完成,運營也會受到流動沙丘的侵擾,長期保持暢通安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為了挑戰不可能,人們開始不斷研究嘗試。剛開始,為了阻止沙漠流動,大家先將麥草平鋪到沙漠裡,再用沙子蓋在麥草上,試圖固定住沙漠。可西北的冬天,一場大風過後,乾燥的沙子早已從麥草的縫隙中漏了下去,麥草便常常被吹個精光。如何將麥草固定住呢?曾擔任鐵路中衛固沙林場場長的張克智說,林場職工一次無心之舉給了他們啟發。
張克智:技術師傅跟職工在現場拿著鐵鍬,現場大風吹的時候,看到麥草“嘩嘩”被風吹走了,有個職工拿著鐵鍬順手就把那個麥草擋了一下。擋了一下順手就扎到沙子裡面去了,只有很少一撮麥草。大風過去以後到現場考察,看到其他的全軍覆沒,麥草颳得一枝不剩,唯有扎到沙子裡面的這一鐵鍬麥草還是原封不動,這就受到了啟發。
△包蘭線鐵路兩旁的麥草方格
在科學家們帶領下,人們在無數次與大自然的對話中探索麥草方格的最優方案。比如麥草紮成什麼形狀?圓形還是方形?再比如麥草的間隔、大小又是如何?經過無數次試驗,最終研究出了享譽中外的1米乘1米麥草方格治沙技術。它就像一張大網,把流沙牢牢地固定在網格區域內。看似簡單的技術,在科研水平落後的情況下,科學家們透過近10年才反覆試驗論證出來。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副站長張志山說:“這個事確實不容易,僅僅麥草方格固沙原理,花了10年時間才解釋出來。那這些儀器的話,就是自己慢慢研製,當時研製這種計沙儀,還有包括後來我們風洞,風洞裡面怎麼吹啊什麼的。”
麥草方格技術操作起來並不難,就是用1公斤重的小麥秸稈在沙漠裡扎1米乘1米的草方格,扎入沙裡和露在外面的麥稈長度,都為15釐米左右,這些外露的麥草在沙地上形成一個1米乘1米的圍牆,固定住了沙漠的流動,對風形成一定的阻力。張志山說,這項技術“求真”的同時,還特別務實。
張志山:好用的技術就是簡單的技術,一個它作用1米乘1米的最好;第二個當時就是好算賬,第一個好算料賬,一個草方格就是1公斤麥草;還有就是好施工,當時鐵鍬鍬頭就是35(釐米),鍬把就是1米長。你這一個扎完,鐵鍬鍬把往前一立,一鍬把。為了扎草方格,原來鍬頭都是尖頭嘛,就改成平頭的,好踩。
紮好麥草方格只是固定流沙的第一步。此後,在麥草牆中撒下沙生植物的種子,隨著麥草腐爛,種子生長,地衣、蕨類、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長,三五年間可形成一個小生態系統,讓叛逆的沙子乖順起來。
△寧夏沙坡頭景區
著名科學家、我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他寫的《向沙漠進軍》一文中,對包蘭鐵路沙坡頭段治沙成果作了如下評價:“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保護了農田,開闢了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包蘭鐵路通車以來,火車在沙漠上行駛,從來沒有因為風沙的侵襲而發生事故。”
隨後,科學家們和林場職工共同努力,創造性地建立起了“五帶一體”治沙防沙工程,就是以鐵路為軸線,在兩側分別建立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和封沙育草帶,確保了包蘭鐵路60多年的暢通無阻。1988年,“包蘭鐵路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的建立”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穿越騰格裡沙漠的包蘭鐵路
從高空俯瞰,呼嘯的列車宛如一條鋼鐵巨龍穿梭行進在沙海間。每到夏秋時節,包蘭鐵路沙坡頭段兩側,仍然可以看到工人、農民扎麥草方格的身影。張克智說:“現在每年就是修修補補,哪裡損壞了補上一點。因為沙漠是動態的,還需要人去維護它,還需要人去創新。這個技術也不能說是一勞永逸的。透過技術的進步,總還會創新一些技術出來,這都需要艱苦奮鬥跟奉獻精神。這個精神確實是需要傳承。”
王惠:我是寧夏中衛沙坡頭沙漠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每當講起治沙的歷史,眼前就呈現出一代代治沙人的艱辛歷程。大家所看到的沙坡頭鐵路治沙防護體系,保護了包蘭鐵路的暢通無阻,也為國內外治沙提供了中國智慧。如今這裡已經不再是魔鬼的城堡,而是具有無限生機的沙漠綠洲。讓我們保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
總監製|劉曉龍 顧玉才
監製|高巖
總策劃|崔欣 樊新徵
策劃|丁飛 孫魯晉
協調|楊波 馮爍 朱敏 李昊 劉夢雅 趙初楠 韓雪瑩
記者|許新霞
編輯|江曉晨
講述人|薇婭
新媒體|杜希萌 江曉晨 王遠
顧問|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徐鵬堂
鳴謝|寧夏中衛沙坡頭沙漠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