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火車平安穿行在沙漠裡靠的什麼?薇婭講述治沙傳奇|紅色印記第86集

來源:央廣網

△電商主播薇婭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紅色故事、一個個繼往開來的歷史瞬間,是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最好的見證。

建黨百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推出《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之聲正式開播,同步在總檯央視新聞、央廣網、雲聽等新媒體平臺上線。100位講述人,用“最美聲音”燒錄百年記憶。

用聲音燒錄百年記憶,我是革命文物講述人、電商主播薇婭。我講述的文物是一本證書。鮮紅的證書封面上,印著燙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幾個大字。證書裡面獲獎專案一欄寫著:包蘭鐵路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的建立;獲獎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等。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包蘭線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的建立”獲獎證書

這本證書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檔案室裡,它的照片在寧夏中衛沙坡頭沙漠博物館展出。這本看似普通的證書,記錄著中國人頑強拼搏、科學治沙、與自然對話的歷史。

1958年8月1日,華北通往西北的主要鐵路幹線之一――包蘭鐵路全線通車。它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條穿越沙漠的鐵路,其中,16公里是在100多米厚的騰格裡沙漠流動沙丘區。核心位置就是現在的寧夏沙坡頭風景區一帶。



△包蘭鐵路線沙坡頭地段防護帶外的流動沙丘

在此之前,國際上還沒有在流動沙丘修築鐵路的先例。很多國外專家認為,即使鐵路修建完成,運營也會受到流動沙丘的侵擾,長期保持暢通安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為了挑戰不可能,人們開始不斷研究嘗試。剛開始,為了阻止沙漠流動,大家先將麥草平鋪到沙漠裡,再用沙子蓋在麥草上,試圖固定住沙漠。可西北的冬天,一場大風過後,乾燥的沙子早已從麥草的縫隙中漏了下去,麥草便常常被吹個精光。如何將麥草固定住呢?曾擔任鐵路中衛固沙林場場長的張克智說,林場職工一次無心之舉給了他們啟發。

張克智:技術師傅跟職工在現場拿著鐵鍬,現場大風吹的時候,看到麥草“嘩嘩”被風吹走了,有個職工拿著鐵鍬順手就把那個麥草擋了一下。擋了一下順手就扎到沙子裡面去了,只有很少一撮麥草。大風過去以後到現場考察,看到其他的全軍覆沒,麥草颳得一枝不剩,唯有扎到沙子裡面的這一鐵鍬麥草還是原封不動,這就受到了啟發。



△包蘭線鐵路兩旁的麥草方格

在科學家們帶領下,人們在無數次與大自然的對話中探索麥草方格的最優方案。比如麥草紮成什麼形狀?圓形還是方形?再比如麥草的間隔、大小又是如何?經過無數次試驗,最終研究出了享譽中外的1米乘1米麥草方格治沙技術。它就像一張大網,把流沙牢牢地固定在網格區域內。看似簡單的技術,在科研水平落後的情況下,科學家們透過近10年才反覆試驗論證出來。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副站長張志山說:“這個事確實不容易,僅僅麥草方格固沙原理,花了10年時間才解釋出來。那這些儀器的話,就是自己慢慢研製,當時研製這種計沙儀,還有包括後來我們風洞,風洞裡面怎麼吹啊什麼的。”

麥草方格技術操作起來並不難,就是用1公斤重的小麥秸稈在沙漠裡扎1米乘1米的草方格,扎入沙裡和露在外面的麥稈長度,都為15釐米左右,這些外露的麥草在沙地上形成一個1米乘1米的圍牆,固定住了沙漠的流動,對風形成一定的阻力。張志山說,這項技術“求真”的同時,還特別務實。

張志山:好用的技術就是簡單的技術,一個它作用1米乘1米的最好;第二個當時就是好算賬,第一個好算料賬,一個草方格就是1公斤麥草;還有就是好施工,當時鐵鍬鍬頭就是35(釐米),鍬把就是1米長。你這一個扎完,鐵鍬鍬把往前一立,一鍬把。為了扎草方格,原來鍬頭都是尖頭嘛,就改成平頭的,好踩。

紮好麥草方格只是固定流沙的第一步。此後,在麥草牆中撒下沙生植物的種子,隨著麥草腐爛,種子生長,地衣、蕨類、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長,三五年間可形成一個小生態系統,讓叛逆的沙子乖順起來。



△寧夏沙坡頭景區

著名科學家、我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他寫的《向沙漠進軍》一文中,對包蘭鐵路沙坡頭段治沙成果作了如下評價:“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保護了農田,開闢了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包蘭鐵路通車以來,火車在沙漠上行駛,從來沒有因為風沙的侵襲而發生事故。”

隨後,科學家們和林場職工共同努力,創造性地建立起了“五帶一體”治沙防沙工程,就是以鐵路為軸線,在兩側分別建立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和封沙育草帶,確保了包蘭鐵路60多年的暢通無阻。1988年,“包蘭鐵路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的建立”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穿越騰格裡沙漠的包蘭鐵路

從高空俯瞰,呼嘯的列車宛如一條鋼鐵巨龍穿梭行進在沙海間。每到夏秋時節,包蘭鐵路沙坡頭段兩側,仍然可以看到工人、農民扎麥草方格的身影。張克智說:“現在每年就是修修補補,哪裡損壞了補上一點。因為沙漠是動態的,還需要人去維護它,還需要人去創新。這個技術也不能說是一勞永逸的。透過技術的進步,總還會創新一些技術出來,這都需要艱苦奮鬥跟奉獻精神。這個精神確實是需要傳承。”

王惠:我是寧夏中衛沙坡頭沙漠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每當講起治沙的歷史,眼前就呈現出一代代治沙人的艱辛歷程。大家所看到的沙坡頭鐵路治沙防護體系,保護了包蘭鐵路的暢通無阻,也為國內外治沙提供了中國智慧。如今這裡已經不再是魔鬼的城堡,而是具有無限生機的沙漠綠洲。讓我們保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

總監製|劉曉龍 顧玉才

監製|高巖

總策劃|崔欣 樊新徵

策劃|丁飛 孫魯晉

協調|楊波 馮爍 朱敏 李昊 劉夢雅 趙初楠 韓雪瑩

記者|許新霞

編輯|江曉晨

講述人|薇婭

新媒體|杜希萌 江曉晨 王遠

顧問|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徐鵬堂

鳴謝|寧夏中衛沙坡頭沙漠博物館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16

相關文章

張新成講述:他用生命中最後37秒守護上百位戰友平安!|紅色印記第98集

張新成講述:他用生命中最後37秒守護上百位戰友平安!|紅色印記第98集
來源:央廣網 △演員張新成,代表作<你好,舊時光><以家人之名><百鍊成鋼>等影視劇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 ...

在沙漠裡再渴也別隨地採食“西瓜”,科學家:救命隨時會變喪命

在沙漠裡再渴也別隨地採食“西瓜”,科學家:救命隨時會變喪命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的顏色,是因為地表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海洋,我們生活的陸地被無盡的大洋所環繞著.毫無疑問,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水資源的星球. 但是相對來說,地球的水資源也是比較集 ...

小測試:在沙漠裡行走,你又累又渴,有五杯水你會選擇那一杯呢?

小測試:在沙漠裡行走,你又累又渴,有五杯水你會選擇那一杯呢?
假如你在沙漠裡行走了一天一夜,你又累又渴,面前有五杯水,你會選擇那一杯? A.牛奶 你就像是還沒有長大的小孩兒,從氣質裡就透露出一種稚嫩和單純.你情緒的波動比較大,高興的時候就像是個孩子,難過的時候也 ...

沙漠裡為什麼有兩棲動物?
沙漠裡為什麼有兩棲動物? 我們都知道,兩棲動物因為潮溼的面板和繁殖的需要,幾乎都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體的地方.有動物學家將兩棲動物的面板比作海綿:如果你將一塊溼海綿放在窗臺上,5小時後溼海綿肯定已經幹了 ...

騰格裡沙漠裡的天池——崗根淖爾

騰格裡沙漠裡的天池——崗根淖爾
說起"天池",在你的腦海中出現的也許是白雲繚繞.群峰環抱的長白山天池,也許是雪山輝映.堪稱仙境的天山天池.但你可曾想過,在蒼涼浩瀚的騰格里大漠之中,在連綿千里的沙丘之間,居然隱藏著 ...

絕了,沙漠裡的自助餐

絕了,沙漠裡的自助餐
寧夏中衛沙坡頭的一場音樂節裡的沙漠自助餐.

十萬個為什麼之沙漠裡的沙子是從哪裡來的?
茫茫的沙漠一望無際,沙漠佔據了地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這些沙子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沙漠一般在風很大.氣候乾旱.植被很少的地方形成的.大風把地面上的雨水吹走了,地下的岩石露出來了.白天,沙 漠地區的氣溫 ...

治沙傳奇!中國第一條穿越沙漠的奇蹟鐵路——包蘭鐵路
中國的鐵路能穿山能跨河,甚至能修在大海之上,那麼寸草不生.滴雨不降的沙漠能不能修起鐵路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但能,而且咱們穿越沙漠的鐵路早在建國初期就修建起來了!那不少朋友可能就好奇了,沙漠風沙大 ...

決戰千億賽道,它會是下一個“螺螄粉”嗎?

決戰千億賽道,它會是下一個“螺螄粉”嗎?
天下網商 管麗丹 有人無辣不歡,有人嗜甜如命,而在雲貴地區,"酸"這一味,是餐桌上絕對的主角. 在貴州,吃酸湯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有句俗語,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qu ...

“中國最溫情火車”,1塊錢票價:有人賣菜吆喝,有人畫畫讀書…

“中國最溫情火車”,1塊錢票價:有人賣菜吆喝,有人畫畫讀書…
秦巴山區,伴隨著長長的汽笛聲,一列火車緩緩駛過,劃破雲煙,鑽過隧道,如銀蛇般在山間穿梭. 車窗外,山巒.陡崖.峭壁.雲霧.山澗-罕見人跡,只有空中不時掠過幾只飛鳥. 如此景色,正彰顯了那句" ...

能吹一輩子的沙漠徒步路線!還能睡沙漠帳篷,看銀河星空

能吹一輩子的沙漠徒步路線!還能睡沙漠帳篷,看銀河星空
" 沙漠!沙漠!!" 如果你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 還沒有到過沙漠 請記得在文末點贊 因為我們將帶給大家一場極致"沙漠之旅" ▼ 在賀蘭山以西有一片沙漠 很多人都以 ...

士兵面孔丨跟隨武警戰士,走近這些特殊地域裡的執勤一線

士兵面孔丨跟隨武警戰士,走近這些特殊地域裡的執勤一線
來源:解放軍報 哨位就是戰場 東海小島.黃河峽谷.可可西里無人區.南堡鹽場--一茬茬武警官兵堅守在這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承受著難以言說的孤寂.寒來暑往,他們以苦為樂,用忠誠和意志作塗料,為軍旅生活染上動 ...

民豐到輪臺全程565.66公里,限速80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打卡嗎

民豐到輪臺全程565.66公里,限速80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打卡嗎
出和田一路300公里到民豐,只為一場沙漠公路, 在千百年來荒無人煙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裡,聰明的人們從輪臺到民豐修出了第一條沙漠公路,這條路通行於1995年,也就是現在的G216國道. 大漠之中,黃沙漫天 ...

在沙漠中遇到死去的駱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後果有多嚴重?

在沙漠中遇到死去的駱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後果有多嚴重?
駱駝,身材高大,頭小頸長,耐飢耐渴,最大的本領便是從不迷路,而且擅長在茫茫沙漠中"嗅"到幾公里外的水源. 千百年來,駱駝一直是人類運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動物,既能馱著貨物行走在荒無 ...

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
初見沙漠玫瑰,是二十多年前,在哈密南湖的一個奇石市場.我本意是去挑選風凌石的,可算是不期而遇. 我眼中的沙漠玫瑰,並非夾竹桃科的,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的多肉植物天寶花.而是由一朵朵石玫瑰組成的沙漠 ...

塔克拉瑪干沙漠,不只是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不只是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位於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是一個面積高達33萬平方公里的恐怖地帶. 關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形成,雖然業界 ...

海水稻有多神奇?袁隆平鹽鹼地種水稻,迪拜沙漠變良田

海水稻有多神奇?袁隆平鹽鹼地種水稻,迪拜沙漠變良田
說到水稻,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袁隆平院士研發的雜交水稻.不得不說,袁老的雜交水稻讓我國徹底擺脫了飢餓的困擾,也造福了全世界人民.其實,除了雜交水稻,我國還有一種水稻品種非常珍貴,它就是海水稻.在迪拜 ...

3種“沙漠”花,容易被澆死,多曬太陽少澆水!養在客廳超有範兒

3種“沙漠”花,容易被澆死,多曬太陽少澆水!養在客廳超有範兒
沙漠這種環境惡劣.人跡罕見的地方,一般很少有人涉及,人走在沙漠裡,有時候會不經意看到一些奇異的花朵,走近才發現,他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堅韌不拔.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生命!今天給大家介紹三種沙漠花.很容易澆死, ...

五問試新車 | 兩驅小型SUV能越野嗎?長安CS35 PLUS沙漠試駕體驗

五問試新車 | 兩驅小型SUV能越野嗎?長安CS35 PLUS沙漠試駕體驗
你一定很難想象,把一臺主打城市駕駛的兩驅小型SUV開進沙漠腹地是什麼感覺,因為幾乎不會有人這麼做.不過總有敢於挑戰的選手,比如長安CS35 PLUS近日就在敦煌舉辦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沙漠試駕體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