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老子的《道德經》,頗有些感觸。你說古人在那個時代,沒有科技也基本上沒有什麼文化傳承,為什麼他們會有那麼高的思想境界呢?對於我來說,並不一定要把裡面所有䀲澀難懂的文字搞明白,而是要找出一些符合自已氣質的字句來領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這是《道德經》裡第一章的一句話。這句話有很多種解釋,也有很多有名的學者做了專業的註釋。我們可以參考,也可以有自己的領悟。我覺得關鍵就是這個悟字,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文的文章裡面都是那麼精煉的話語。個人認為就是讓大家來領悟,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想法,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人的想法。同樣的對於古文的理解也是一樣,多看、多想,總能夠得到自已想要的,不要拘泥於學識與境界,而是要與自已的理性相契合。說了這麼多再回過頭來品一下這句話,老子在當時處於什麼樣的思想來寫的這句話我們姑且不論。單從我個人來說,天地之始範圍就比較廣了,往大一點來說宇宙從一個無限小的奇點創造出無窮大的宇宙,想想個人真是太渺小。往小一點來說,人出生之後,當你的意識開始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對於你來說才是天地之始。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是父母賜予的,但是我們的意識是自己創造的。然後由一點一滴的積累與學習來完善自己的人生,這時我們自己就是自己意識的天地之母,這裡的意識包含所有精神類的知識、自我認知、感情等。可以學、可以教,但是無法不學而取。當我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們的意識將消散在世界的虛無中。這個世界對於這個消散的意識來說,無即是有,有即是無!
當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發出自已的獨有思想之時,便是無中生有,雖然感覺這個詞有點貶義,但是理還是這麼個理。老子的思想傳承了幾千年,但從他離世的那一刻起,他所有的思想都只能保留在這個世界。所以這個世界的思想如此豐富,如果我們能留下那麼一點點思想在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中豈不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