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 ART ▼
走進駐留藝術家盧曉峰
駐留日記
“
海邊,下午4點,一座茅屋頂涼亭不算孤獨地立在一片寬闊空曠的沙灘上,緊挨著另一座,然後是又一座,排成一串長長佇列,由近推遠,由大到小,消失在遠點之上。一張黑色藤條編成的沙灘椅,一雙朝前伸出的巨大黑色皮鞋,指向幾十米外暗灰色的海面,是我的腳。有個人從雙腳之間的空隙中路過,鞋是大的,人是小的,就有了意思。又有一個人經過,動作變了,衣著變了,身形變了,樣子雖然來不及細看,好像也變了,於是思維變得活躍起來,有點兒興奮了。然後有第三個、四個、五個、六個的出現在雙腳之間十幾公分的空隙裡,就像一個螢幕,連續播放著行進的畫面,模糊成一團,混合了性別、年齡、步幅、動態,手都是插在口袋裡,頭略略向前蜷縮,背微微聳起,腿和腳因為行走而幻化成一串連續形。他們身後的海清晰地冷著,一層層浪翻卷而來,又無息而去,好像就有了一幅畫,不太清晰,但有了可能。
冷,被風裹挾而來,吹在身上,鑽進薄外套裡,帶有海的潮溼。速寫本上夾著的A4紙嘩嘩的凌亂成一層層浪花狀的卷紋形,小桌面上一瓶礦泉水胖胖的,透過朦朧的瓶身,沙灘在風裡愈加空曠,零星散落著一兩個身影。有隻狗歡快的奔跳在海面吹來的霧氣裡,幾隻海鷗挪動著它們細長精緻的紅色小腳,迅速而細碎。礦泉水瓶上的北北假日泛著清楚的暗綠光澤,低沉又醒目,海岸線帶一絲秋日的蕭涼,延伸向後。
棧橋邊有工人忙碌的在一個巨大架子上安裝射燈,明天晚上,這裡將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沙灘音樂節不會因為天氣的任何變化而減少哪怕丁點兒的熱情。棧橋上,木欄杆筆直向前,一直挺進到盡頭的亭子裡,數十支魚竿垂直在海里,這是常駐民的娛樂與生活。雨突然大滴地落了下來,攪亂了我想走過去拍一下他們的念頭。跑,所有人瞬間向各個方向四散而逃,雨下得急,腳步更急,一件白裙子翻飛在被雨打溼的柏油路上,亮得扎眼。我逃進了貓的天空之城裡,咖啡、書、音樂,立刻溫暖起來,坐在透明牆邊的高腳凳上,海面、路燈、柵欄、松樹、汽車、高塔,當然還有雨,與室內的書架、燈光混織在一起,除了桌面上手機響起的一聲資訊提示音,都陷入了幻境。在這裡要畫什麼,也莫名地清晰了起來。
盧曉峰
2021年9月30日晚於遠洋蔚藍海岸
”
以上是來自駐留藝術家盧曉峰的駐留日記,隨著創作環境的改變,藝術家的心境又會產生哪些變化?藝術家又帶著怎樣的故事來到蔚藍海岸?
本期我們邀請到藝術家盧曉峰,聊聊他與藝術的點滴。
Q&A
YY:遠洋新絲路
L:盧曉峰
多方學習
創作不息
YY:老師是如何走上藝術道路的?有哪些對自己影響較大的人或事?
L:在藝術道路上,可能最早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因為從小兩個哥哥喜歡畫畫,周圍的鄰居小朋友們也都喜歡畫畫,所以就慢慢不自覺地跟著畫了。那時候都是些畫些小人兒書,像岳飛、岳雲,舉著大錘騎馬那種,一直斷斷續續地畫些東西。後來臨摹過韓美林的猴、狗等,也臨過齊白石的。
到了初中之後,有一位美術老師教了我一些關於素描的知識,開始正式學畫素描幾何體,不久那位老師調走了,從那之後就沒再正兒八經地學,但一直在不停地畫。當時我父親給我買了一本《芥子園畫譜》,當時也畫了好多,後來真正開始學藝術是上了高中之後。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學校裡出黑板報和其他一些和畫畫有關係的事,老師都是找我去做。之後我有一位同學去考了淄博師範的美術生,當時突然覺得,我也應該考美術,而且是好像在心裡感覺應該考,後來有個電線杆上的那個小廣告,有一個私立藝術學校招生,順利考入,一直到現在博士畢業,我覺得中間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人,是幾個主要的老師吧,初中的,高中的,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再有更多的是一些大師,中西的不同創作領域的藝術家——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更多東西,大師們是學習的營養來源。
《你的故事》盧曉峰
216 × 184 cm
2017
YY:看到您曾到山西、西藏進行考察,可否和我們談談您的見聞和思考?
L:去山西是學校國畫系的一個集體活動,相當於一次下鄉文化考察。山西被稱為“地上博物館”,泥塑與壁畫在全國是最有代表性的。
之前去過歐洲,例如盧浮宮等一些歐洲的主要的博物館。看過那邊的雕塑、油畫,包括古典藝術、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之後去過美國,在那邊看到很多歐洲的各個時期的藝術,包括美國本土的藝術。隨後到埃及看了古埃及時期的雕刻、壁畫,西方的古典藝術對我形成的衝擊非常大,可能因為年輕的時候會比較喜歡這種現代一些的東西。
去山西的時候,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雙林寺的泥塑,特別是有一尊千手觀音,看後感到非常震撼,側殿裡邊一面十幾米高的牆上有好多層小的木雕。有佛像,還有菩薩,金剛等,全都是傾斜往下的,那種氣勢可以說是排山倒海,在西方的藝術裡是沒有的出現過的,這個可以說代表了中國此類雕刻的一個巔峰。
去了山西之後我自己又去了西藏。之前對於西藏的印象是非常神秘的,因為有好多畫家也畫過西藏,我對西藏也非常向往。西藏對我的印象是就是和大家平常聽到的一樣,那裡是人類的一方淨土,一個洗滌精神的家園。
關於西藏的山,去西藏之前從來沒有真切地體會過。我們從文字、電影裡經常會了解到西藏人對山的崇拜,之前一直覺得很難理解,但到了西藏之後會發現確實如此。因為西藏的山體量巨大,非常壯觀,巍峨的山頂上,突然又出來直插雲端且看不到頂的一個山。那種心理震撼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除了山之外,在西藏幾乎每個人都是佛教徒,關於宗教信仰體現在各個地方。任何地方見到的一個普通藏民,可能都會拿著佛珠,虔誠地去做一些事情。
《西藏》區域性 盧曉峰
700 × 200 cm
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一個寺廟裡見到一個年輕女孩,在給酥油燈添酥油。因為我當時在看她,她就往我這邊看了一眼,那雙眼睛非常大,眼白特別亮,從來沒見過那麼純潔的眼睛。這個是對我震撼特別大的,所以回來我後來畫了一張西藏的畫,畫中畫了很多眼睛,當然和看到的那個不太一樣,都是受到了那雙眼睛的啟發。
對於西藏好像沒有辦法描述太多,整個旅行像一種精神的昇華與靈魂的洗滌,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去一趟西藏,在自然如此壯大,人類如此渺小的一個環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心靈體會。
創作的啟發點
生活的“休止符”
YY:您在分享時說到了蔚藍海岸的表演等給您一些靈感,您來到這裡心境最大的轉變是什麼?
L:到蔚藍海岸之後,心境最大的轉變是,相當於在自己原來的生活節奏上突然插進了一個休止符。原來的生活緊張而忙碌地進行著,這樣的一個駐留計劃突然讓我把原來的一些東西暫時擱置,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看,面對一些新的人和事,還有新的場景等。我覺得這種感覺很奇妙,之前從來沒有過。之前如果是旅遊的話,也到過很多類似的地方,國內外的海岸、小山區等,但是那些都是在心理上有“備”而去的,純粹地進行觀光旅遊。但本次駐留,好像是處於二者中間的一種狀態,所以剛來的那兩天我有些茫然,也不知道畫什麼,做什麼,經常會發呆。隔了兩天之後,慢慢地覺得,不一定畫,有些事情可以去想一想或去做,包括去海邊勾畫速寫,在貓的天空之城咖啡館裡坐著,觀看外邊下雨的場景,雨中的人、街景,隨手勾畫,我覺得還是挺有價值的。因為那種狀態是一種完全放鬆,或者說和自己正常的藝術創作狀態是完全脫離的,在經意和不經意之間勾畫的作品,我覺得回頭看是非常生動的。
具體的心境轉變,我覺得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之上,適當做一些調整。無論是生活節奏,還是繪畫的思路、理念,在駐留期間的一些人或事,會帶給我一些新的啟發,會看到更多的另外一群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這些都是很珍貴的一些啟發點。
《希望》盧曉峰
102 × 215 cm
YY:看到老師有根據時政進行創作的作品,想知道老師在創作之餘會關注些什麼?
L:因為我的生活相對比較簡單,除了創作與教學,打球、看、看電影,其他的就是在畫畫過程中了,過程中會聽聽書,有時候聽各種音樂,像一些九十年代的老歌,自己青春期時期以及再大一些時候聽的一些歌曲,也會聽一些輕音樂、助眠的如雨聲等。聽書的話最近幾年聽歷史比較多,從春秋戰國一直聽到那個就清朝,包括民國的一些。我對於歷史很感興趣,瞭解越多歷史之後,會讓自己的腦子變得更加清晰,觀察人、事物、社會,會看得更透徹一些。因為最近去過西藏之後,還有去過山西,對於佛教的一些典故、教義比較感興趣,會聽一些藏傳佛教的相關故事。還有一些佛教史,我不是抱著一個信徒的思路去聽,而是抱著一種研究的態度去聽,站在一箇中立者、觀察者的角度來說,從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平時生活就是養花,養魚,種草,看石頭,喜歡收藏建盞,還會在畫畫的時候點上一支香。這些都是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特別鄙視的東西,但是好像很奇怪,就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喜歡這些東西。
《倫理學·儒教之樂》盧曉峰
258 × 285 cm
2018
“藝”路同行
亦師亦友
YY:您不僅是藝術家,也是在任教中,想聽聽您是如何平衡教學和創作的?以及您和學生的相處方式是什麼樣的?
L:教學和創作其實一點兒也不不矛盾,教學更多的是從技法上來說教一些基礎的東西,就我這個人物畫專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造型、筆墨、色彩、構圖等,更多的是談論這些。對於高年級的同學來說,可能會從創作理念、方法、題材等更深一層的東西去交流。個人創作的話也是沿著這個路子走,一方面在基本功上會一遍一遍地反覆研究,另一方面也會研究相關的一些相關學科。比方說要研究造型的話,就要研究解剖一些結構啊、素描、速寫等,要研究筆墨的話就會寫書法,欣賞書法、花鳥、山水等的作品,從中吸取營養。還會欣賞一些西方或者非洲、美洲等的優秀藝術作品。在創作上,在技巧上向傳統迴歸一些,特別是對於筆墨;在思路上,大踏步地往前走,關注自己生活裡隨時出現的一些能引起自己感悟的東西。
《科學》盧曉峰
紙本水墨 210 × 260cm
2018
教學和創作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幾乎沒有什麼障礙,只不過就是換了一個地方,從自己的工作室換到學校的教室,從自己一個人換到和一群學生一起創作,其實大家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並且做同樣的事情,我覺得這個是教學和創作的一種平衡狀態吧。
和學生相處相對來說比較輕鬆,我不太喜歡非常嚴肅地對待學生,經常和他們邊聊天邊創作。上課的時候我也會讓他們放自己手機裡的歌,每天換不同的同學放,每個人的歌曲都不一樣。從這方面也可以讓我自己去接受一些新鮮的東西。和學生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覺得我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尊重我。
《哲學》盧曉峰
241× 263 cm
2018
從更遠的角度來說,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師生都是同行者,只不過老師可能早走了幾年,在路上提前走了一段距離,但是隻要大家都在走,就都是這條路上的夥伴,因為路上會不停地有人離開,可能就需要年輕的學生們不斷地踏上這條路,然後陪著自己一直往前走,如果沒有這些人的話,可能前邊離開的人越來越多,最後這條路上就沒有人了。
所以我更願把學生當做這樣的一種關係來看待——藝術道路上的同行者,互相陪伴可能走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我希望是能夠走一輩子。這樣的話,大家在藝術這條漫漫的孤寂的路上,才不會顯得孤獨。
關於藝術家
盧曉峰,1977年生於山東,1999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課程班,2006年獲山東藝術學院意筆人物畫教學研究碩士學位,2010年獲中國美術學院中國人物畫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博士學位。現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2006年 作品《都市月光》獲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最高獎)(中國美協)
2010年 作品《阿桑的詩意人生》全國中國畫展覽優秀獎(最高獎)(中國美協)
2012年 作品《進城》獲首屆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創作獎暨黃胄美術獎(中國美協)
2017年 作品《公僕》獲“第六屆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書畫攝影類一等獎(中共山東省委高校工委)
2017年 作品《閒來戲墨》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三等獎(中共山東省委)
2017年 作品《歌》入選“大美齊魯·山東青年美術作品晉京展”(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
出版專著《故宮畫譜——山書卷——雪景》、《5年——盧曉峰2012—2016》、《當代中國實力派叢書——盧曉峰》、《走進畫家——盧曉峰》、《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盧曉峰》 、《典雅·中國畫的傳承與超越·盧曉峰》 、《中國書畫技法——寫意人物寫生》、《中國書畫技法——古代寫意仕女的畫法》等。
論文發表於《學院美術》、《齊魯藝苑》、《藝術教育》等期刊。
作品發表於《美術》、《中國美術》、《藝術界》、《美術報》、《中國書畫報》、《東方美術》、《畫廊新視點》、《談畫》、《水墨研究》等刊物。
關於我們
遠洋蔚藍海岸
“SEATOPIA蔚藍海岸”由國內著名投融資集團(HK.03377)遠洋集團注資打造,專案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秦皇島,位於北戴河新區龍頭地脈、洋河入海口位置,擁有2.8公里迷人的海岸線,被密林,溼地,河流等自然資源簇擁,坐享中國北方最優質的沙灘海水浴場和世界罕見的海洋風光,是北戴河區體量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濱海度假天堂。在這裡,你可以享受靜謐海灘的愜意,也能與家人盡享海邊的奇趣時光!
遠洋集團·北北假日
北北假日是遠洋集團全新打造的高階全資源度假生活品牌,北北假日以稀缺美好海岸資源為依託,秉持著對自然環境友好的態度,開發出一系列高品質的度假配套服務專案,旗下擁有北北航海、北北咖啡、北北民宿、北北美食、北北酒店、北北潮玩、北北俱樂部七大度假服務體系,滿足全家人“沒負擔,有品質“的海濱度假需求,為更多的人創造美好的假日時光,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向海而居的美好生活。
新絲路天空之境美術館
遠洋新絲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遠洋新絲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作為遠洋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遠洋新絲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將繼承遠洋集團國際化傳統,立足中國現當代藝術,佈局全球現當代藝術市場,以藝術專業人才為抓手,整合資本、商業、藝術、設計、建築、媒體等多領域資源,根據市場對藝術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藝術解決方案,以資本力量推動藝術發展,打造高階的國際化當代藝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