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荊洪
1965年5月,偉大詩人毛澤東巡視祖國大江南北後,重上井岡山,往事如煙,關注世界風雲變幻的詩人,觀看井岡山風貌,回憶當年,展望未來,豪情萬丈,詩興大發,寫下此詩詞。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上片敘事寫景。在詩人眼裡,昨天的革命搖籃井岡山,今天變得更加美麗,到處生機勃勃,令人感覺面目一新。下片抒情言志。展現人民領袖博大胸懷,展示無產階級革命家雄心壯志。
詩詞首句:“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虛實結合,娓娓道來,卻如春雷激盪。如王國維《人間詩話》所言:“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井岡山是實景,“凌雲志”借井岡山之雄偉,襯托詩人境界之高遠。“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詩人感嘆,不遠千里來尋遊當年革命根據地井岡山,井岡山面貌一新,不似當年,勝似當年。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詩詞讓我們猶如看到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讓我們猶如聽到一曲動人的音樂迴響在耳邊。詩詞猶如一組感人的鏡頭閃現在眼前。“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詞句如劉熙載《藝概》所言:“其妙在筆未到而氣已吞。”詩人豪氣干雲,氣吞山河,氣壯山河,讓我們展開聯想,彷彿回到了井岡山炮聲隆隆的昨天。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一氣呵成,一鼓作氣。風雷動,那是“風展紅旗如畫”;旌旗奮,那是“風捲紅旗過大關”。“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暗示革命勝利了,但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今日的路途遙遠,任重道遠。
詩人用富有哲理的詩句告誡我們的同時,又用革命浪漫主義的詩句展現意象:“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借九天之高,借五洋之深,抒發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鼓勵我們要有“凌雲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則與“凌雲志”呼應。本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擁有“凌雲志”,才有登攀高山險峰的勇氣。廣大人民大眾為新中國建設勇於登攀,世界上再無阻擋新中國發展奮進的艱難險阻。
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