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抱怨哀嘆:為什麼我那麼愛讀書,愛學習,我的人生依然是處處挫敗,寸步難行,人際疏冷,一事無成呢?
網圖侵刪
不是說“世上唯有讀書好”嗎?
不是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嗎?
不是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嗎?
為什麼我一遇到事情還是手忙腳亂,心浮氣躁呢?
網圖侵刪
為什麼我還是笨口拙舌,表達不出來所看過的大智慧、大道理呢?
為什麼道理都明白,做起事來還是背道而馳、相去甚遠呢?
對此,小編也是深有同感啊!
今天,我讀到了周嶺老師的《認知驅動》一書,深感這本書簡直就是專門為我們這些人寫的一樣,一針見血指出了我們只讀不寫、不付諸實踐的“純學習”的弊端,猶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網圖侵刪
周嶺老師在本書中說道:“很多人即使常年讀書也未必活得如意,而很多不讀書的人卻能過得風生水起。”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之一:讀書並不等於學習
其實讀書這件事,被世人神話的太久太久,古人每次在讀書之前,都是先淨手焚香,沐浴更衣,甚至虔誠持齋,足以體現對文字的敬畏之心。
古人信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讀書,而沒有具體實踐的話,那也只能像趙括一樣紙上談兵,到真打起仗來,遇見真刀實槍以後,還是不堪一擊,以致全軍覆沒,誤國傷民。
網圖侵刪
你知道嗎?真正的學習是多維的,是需要同時調動多維度感官,讓你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都參與到實踐之中,才能把知識運用起來,把知識從腦子裡融進你的身體裡面,變成你的智慧,逐漸走向成功。
而單純的讀書只是調動了大腦思維這個單一的維度,當你讀完一本書以後,感覺收穫滿滿,自以為學到了很多知識,可是又懶得去實踐,那麼所謂的知識對你的行動和人生絲毫影響也沒有,這種無法運用的知識,學得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你的讀書只是消遣時光罷了!
原因之二:讀書並不是提升認知的唯一途徑
倪萍的姥姥大家都熟悉吧?她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村老太太,大字不識幾個,卻一輩子活的是通透睿智,明白事理,說出來的話是冷暖分明,擲地有聲。
網圖侵刪
她能在倪萍小時候犯錯時,用行動教育她“偷來的東西永遠不能吃”,也能在倪萍遭遇大困難時告訴她“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
夏天熱的時候,姥姥說:“出出汗好,人要是一點兒不往外漏,那怎麼再往裡進啊?”
冬天冷得縮手縮腳,姥姥卻說:“要是不冷,哪還知道上牙得碰下牙,左手得搓右手啊?”
倪萍問姥姥,這麼多孩子裡你最喜歡誰,姥姥說“誰缺喜歡就喜歡誰”。
網圖侵刪
為什麼從沒讀過書的農村老嫗卻能說出這麼富含哲理的話來呢?這讓所謂的“讀書人”情何以堪?
因為,生活歷練人啊!姥姥雖然不是透過讀書來進行思維活動,但是她耳聞目睹地經歷了很多事情,世事滄桑,人情冷暖,她所聽到的,感受到的,總結到的經驗就是她學到的知識,在做人處事上,她已經融會貫通地把它們變成了自己的智慧。
由此可見,知識和智慧並不是一回事兒,智慧也真的和學識無關!智慧需要去實踐!
寫在最後:
大詩人陸游也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既能熱愛讀書,又能運用自己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紮紮實實去實踐,那你早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開啟《認知驅動》,周嶺老師會教你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和技法,帶著你找到生命的價值,活著的意義,幫你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成就一個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