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4日訊(記者 羅珊珊 韋幸文 實習生 曾梓浩)閒暇之時如何打發時間?除了逛街、聚餐、逛景點、看電影、看話劇、聽演唱會之外,如今,看展也成為年輕人喜愛的休閒方式。近日,#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愛逛展#衝上微博熱議話題的前列,對於年輕人為何越來越熱衷於逛展?評論區的留言也是眾說紛紜:拍照打卡、增添樂趣、緩解孤獨、陶冶情操、有效社交等等。資料顯示,2020年8月-2021年8月,全國共有展覽專案2.9萬個,不少年輕人每月看展1-2次。那麼,為什麼逛展越來越火了?
圖為一名遊客在畢加索真跡版畫巡迴展現場欣賞畢加索畫作。廣西新聞網記者 韋幸文 攝(資料圖)
現象:逛展成人們潮流生活方式
美術展、攝影展、動漫展、文物展……近年來,各類內容多元、形式豐富的展覽層出不窮,從名家真跡、館藏珍品、老物件展到新人新作,種類豐富的展覽為城市風景注入藝術“靈魂”。看展逐漸成為人們線下文娛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閒暇之餘走進展館,感受藝術帶給自己內心的自由與豐盈。
“我們在南寧辦過失戀博物館和畢加索真跡版畫巡迴展,都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畢加索真跡版畫巡迴展讓觀眾不用走出國門,就能近距離欣賞大師的畫作,而失戀博物館則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情感溝通和釋放的平臺,所以來逛展的年輕人絡繹不絕。”策展人劉玲敏說,隨著人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對於藝術的渴望和追求也越來越強烈。除了年輕人,也時常看到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來逛展,說明父母很注重藝術對於孩子人格養成的潤物無聲的薰陶。所以在策展時,劉女士會優先考慮IP這一因素,在引進內容的同時也會注重場景佈置,讓觀眾在“沉浸式”逛展的時候,不僅能接受藝術的薰陶,還能滿足打卡網紅點這一需求。“展覽開展前期和展出時,我們都會透過社交平臺進行宣傳,也會邀請一些網紅博主前來打卡,許多年輕人都追逐潮流,在獵奇的心理驅動下就會前來逛展。”劉女士說道。
熱衷於逛展的市民向先生目前是一名藝術相關專業的在讀大學生,“因為專業的原因我經常去看各種型別的展覽,一年會逛展15次以上,每次逛展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學習的過程。”向先生說,這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逛展不僅能探索更豐富的美學觀念來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和專業能力,還能拓展社交新空間,與朋友的聚會不必再拘泥於吃喝玩樂。
南寧各個展覽開展之前,網紅博主黃女士總會透過策展方的邀請,“搶”在第一批觀眾之前率先打卡,如今,她已經是南寧各大展覽上的“常客”。“作為博主,我逛展的初衷肯定是吸睛,希望釋出一些新奇好看的展覽為自己帶來流量,所以我更喜歡去‘出片率’高的展覽現場拍照上傳到社交平臺。”在黃女士看來,藝術需要被大眾欣賞和了解,但是很多人去逛展一開始可能看不懂,透過現場交流,就能逐步產生對這個藝術家或者作品的認識,“所以我看展之後會將展覽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理念、創作心境等等一起釋出到網上,幫助大家更好地去了解,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博主的職責所在。”黃女士說道。
圖為市民在“城市記憶之邕州情懷”展現場拍照打卡。廣西新聞網記者 羅珊珊 攝(資料圖)
探因:看展覽為何成為假期標配
隨著文化娛樂形式日益多樣化,展覽也經歷由小眾到主流的轉變,看展成了國民新時尚。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正在成為許多人閒暇之餘活動的“標配”。看展排隊變成一種“常態”,某個展覽排長隊的“火爆”場面屢見媒體報道。在記者採訪中,多位受訪者表示,平均每個季度都會去逛展一到兩次,更有甚者表示平均每個月都會逛一兩次。逛展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但他們喜歡逛展的理由卻各有不同。
部分受訪者認為,看展之所以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離不開“拍照、發朋友圈、曬社交平臺”這年輕人聚會三部曲的推動。市民梁女士表示,很多有創意的設計都在以展覽的形式呈現,逛展前她會做好攻略,判斷哪個展品比較好出片,能為自己的朋友圈帶來更多的點贊。
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展覽更像是一座無窮無盡可以隨時隨地呼叫的靈感寶庫,從事影視編導工作的市民鍾先生,透過看展來獲取藝術創作的靈感,“我會隨時拿著本子進行記錄,學習別人設展的方式、技巧和一些新穎的創意點。”鍾先生說。而市民陳先生則說,自己喜歡逛展是為了增強自身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及鑑賞藝術能力,也為了給乏味的生活新增“新”動力。
為什麼逛展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在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林曉義看來,現在的年輕人面臨著日漸沉重的升學、考研、求職等壓力,看展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釋放內在焦慮的方式,他們更習慣於遨遊在自己的世界中,尋找志趣相投的年輕人,渴望得到同齡人的理解和傾聽。此外,這些年輕人有著強烈的表達欲和分享欲,渴望被認同、被欣賞,需要個性化的社交平臺去展現自我,他們分享一些觀展的照片其實就是把內在的自我透過外在展示,分享和發現與自己相似的人,尋求共鳴。“大家都看了同一個展,就有了共同話題,人與人之間就建立了聯絡,這些都會給人帶來心理滿足感。”
圖為兩名遊客在《遺忘的星辰》沉浸式光影藝術展上觀展。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李婷 攝(資料圖)
期望:讓更多藝術展覽走進大眾
毫無疑問,人們熱衷看展是個好現象。它反映了國人文化生活的豐富和審美訴求的提升,表明走出了物質匱乏時代的中國社會,正在湧現一股改變精神文化匱乏的動力,這恰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但在策展人劉玲敏看來,目前廣西的展覽市場呈現出“疲軟”的狀態,與其他發達城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我認為目前廣西還沒有形成觀展的文化,多數市民還沒有養成為藝術付費的觀念,這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現在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策展方會受到侷限,因為成本收不回來,大家又不能只靠情懷去做這件事情。”劉玲敏說道,現在南寧的很多展覽選擇依託在商業之上,跟樓盤、商場合作,“這樣有利也有弊,跟樓盤、商場合作並不能完全表達出策展人想要觀眾看到的內容,但這樣也可以透過舉辦免費或者低收費的展覽,讓大家逐步養成為藝術付費的觀念。”
採訪中,多位受訪者希望未來能在南寧看到更多創意性強、互動性強、且票價親民的展覽。對此,劉玲敏表示未來會努力提升策展理念和能力,改進展陳條件,在策展時更著重於內容,借鑑其他發達城市的新概念,讓更多的文化IP在南寧露面,讓藝術真正與南寧這座城市共生,“希望讓大家不必為了看展而去到外地,在家門口就能觀賞藝術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