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原創,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經典!《帛書老子校注》《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恆無名,樸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於江海也。
【註釋】
“樸”:真之未散也。
“始制有名”:樸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諸器成,聖人因之而立名分職,以定尊卑。
“知止所以不殆”:樸散真離,因器立名,錐針之利必爭,則徇名忘樸,逐末喪本,聖人亟應知止而勿進,行無為之治,復無名之樸,知止度限所以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於江海也。”:言道澤被於萬物,則萬物莫不德化;如同江海善下川穀,則川穀無不歸宗也。
【見解】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談到韓信之死時說,韓信不知止,最終遭殃,如果他能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就會和張良一樣,安享晚年。我們在評價一些歷史人物悲劇的時候,會不由自主感嘆其不知止;何謂知止?《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定,定而後有靜。”《朱熹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者,則志有定向。”隋文忠子《止學》:“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綜合上面的觀點:知止是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也就是懂得適可而止,知足。
我相信這些答案都不是大家想看到的,我們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應該“止”,什麼情況是“至善”的狀態?千百年來每一個正常人都在冥思苦想,困擾著幾乎所有人,但始終沒有一個合適的答案;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例子,從後世分析說韓信因為不知止而遭殃,但誰能說清楚他該止於何時呢?胯下之辱時就“止”?還是如同有人說的:封侯了就當如烏龜一樣,老老實實呆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我相信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答案,更別說當局者迷了。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太多次事後後悔不已,因為不知止,雖未如韓信有生命之虞,但也頗多遺憾,直到看到老子這一章,有所領悟。我們要解決問題首先就要找問題的根源,“知止”的根在哪裡?“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從有名開始,這不就是其根了?說人話就是:從人類聚居,人類開始有意識的分辨萬事萬物,有行業的分工,學會做一些生產、生活工具,有物品交換,因此而出現利益的爭奪,家族式的管理已不再適應,國家的雛形初備,開始需要管理者,管理者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立名分職,建章立制,以使尊卑有序;不越尊卑、不違章制是為“知止”,懂得“知止”則“不殆”。
因整體內容太多,把餘下部分在下一篇我將就我能收集的整理的至善之“止”分以下幾個方面逐一闡述:
工作單位(勸諫領導、陪伴領導、同事相處)
家庭(父母、夫妻)
朋友
知止的基本素養
(歡迎發表你的觀點,如果贊同我的說法,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