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見有人發帖,說唐朝王勃所寫著名的《滕王閣序》中名句“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指名的高士徐孺子不是歷來文獻記載的豫章南昌人,而是豐城市白土鎮隱溪村人。由此想到一個相關問題,“徐孺子”這個姓——徐字的讀音在他故鄉的贛語中好像也是各不相同、存在分歧。
在南昌話中,“徐”姓的讀音歷來不是普通話那樣讀xu,而是讀“渠qu”音。比如南昌人通常認為徐孺子的出生地是南昌市青雲譜區的徐家坊,且有文獻也記載徐家坊這個地名是因東漢“南州高士”徐孺子故里而得名。但是對於徐家坊這個地名,大家用南昌話都是讀“渠qu家ga坊(芳)”,即“徐”讀“渠qu”。然而對於“徐”這個姓氏,贛方言還常見有讀qi音的。記得我在工廠當徒工時,我的師傅姓劉,是樟樹人,就是清江口音,而廠裡搞發電的徐師傅跟我們都是同屬機修車間,大家都用南昌話叫他“渠qu師傅”,唯獨帶我的劉師傅卻用清江口音叫他“齊qi師傅”。
不過這還不算多大分歧,尤其令人瞠目的是,我七十年代在江西廣昌下鄉勞動時接觸到的廣昌話,它對於“徐”姓的讀音就更加奇特了。下鄉時我所在的生產隊多數姓張,而離我們生產隊僅二三里遠的一個叫茶坪的鄰村則都是姓徐,然而對他們村徐姓的不同人大家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讀音,一種讀音是“徐”讀“隨sui”,另一種讀音是“徐”讀“忒tei”。
具體區分是,如果這位姓徐的人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大家就會稱他“徐sui某某”,而如果這位姓徐的是一般人則大家都是叫他“徐tei某某”。比如當時我們的大隊書記就是出自茶坪村的,他姓徐,名盛發,後來他還調到公社當了公社幹部,大家都很尊敬他,於是都一致稱呼他“徐sui書記”。而同時茶坪村還有一位篾匠,叫徐火佬,他的竹編手藝真好,於是各村都經常有人請他給編個竹簟、籮筐、畚箕什麼的,由此徐火佬也是全大隊都熟悉的人,但是大家需要叫他姓名時卻都是叫他“徐tei火佬”,而絕沒有人跟叫“徐sui書記”“或者“徐sui盛發”一樣叫他“徐sui火佬。所以說,在廣昌話中徐姓的“sui”“tei”兩個讀音不僅奇特,而且還是見人打卦、各有滋味的。
由此可知,徐這個姓在贛語中的讀音是有“渠qu”“齊qi”“隨sui”“忒tei”等多種讀法,其中所知廣昌話的“sui”“tei”二音應該是“徐”字更古老的發音。漢語方言,讀音本異,但是僅在贛語內部對同一個徐字讀音就有多種差異,不得不令人對江西的奇特發出感嘆。星移斗轉,世事滄桑,古代高士徐孺子泉下有靈,如若得知時過數千年後,作為他故鄉的江西不但對他的出生故里分歧爭執,而且還要把他叫成“渠孺子”“齊孺子”“隨孺子”“忒tei孺子”等多種讀音,不知會作何錯愕感想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