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明]洪應明
《菜根譚》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思想精華的彙集。匯人生感悟之精粹,聚生活智慧之精妙,可謂處世立世之寶鑑,修身養心之真經。
網上,對《菜根譚》雖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但大都過分拘泥於字面的解釋,而不能站在中華文化基因和思想融貫體系的座標上,作以追根溯源上的詮釋和理解。這樣的解說,往往難以把握其中的思想真諦和精神實質,有時不免出現與本意相背的誤解。我的詮釋理解,僅限於學術上的探討和心得上的交流。
圍繞《菜根譚》“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的論說,來談一談人生名節或行名上的人生修養問題。
完名美節或美名完節,雖為人們的喜好追求,但也不宜獨任於身,而當與人分享,方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或汙行辱名,固為人們厭惡嫌棄,然也不宜全推於人,而當引些歸己,方可以韜光養德。
為什麼說美名完節不宜獨任而當分些與人?何以說能夠遠害全身?為什麼說汙行辱名不宜全推而當引些歸己?何以說能夠韜光養德?這些,就是人生名節或行名學問的關鍵所在。
美名完節,不宜獨任於身,而當分些與人。
“完名美節”或美名完節,為人們所孜孜以求者,是人生尊崇、高貴的表徵。“完名”者,是完美的名聲、名譽和聲譽、聲名;“美節”,是美好的節操或高尚的操守。人一旦擁有了“完名美節”或美名完節,就會著名、出名和耀眼,成為閃耀的明星,出眾的人物。
人人皆知“完名美節”之好處、利益,而往往忘記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忽視了利或為害、榮或為辱的可能性。物之屬性,或是“益之而損”(《老子》)。執著眼前的“完名美節”,痴迷其中,沉溺而不知反思、反省,必然以“獨任”為喜好,難以與人分享。
對“完名美節”的獨得、獨佔和獨享,是世俗人情的一種不良趣向,也是習俗追名逐利的不良風氣。有的人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瀕臨禍患而不能察覺,以至於為“完名美節”所害,成為了做人上行名的失敗者、可悲者。
痴迷於“完名美節”的獨得、獨佔和獨享,而不能“分些與人”,不願與人分享,既是私心作怪的產物,又是缺乏理性認知的結果。在《老子》中,就提出了“名與身孰親”的靈魂反問,希冀人們懂得“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的道理,戒慎於“甚愛必大費”的教訓,做到趨利避害,防微杜漸。
人世間的事情,大都是“或益之而損”(《文子·符言》)。掌握損益相互轉化的道理,就能對“完名美節”的據有、獨享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眾人與聖賢的區別,就在於:“眾人皆知利利,而不知病病;唯聖人知病之為利,利之為病。”執著於利,而不知利或可為病,必然在追名逐利中導致殉名殉利;知“利之為病”,則見利思義;知“病之為利”,則避害趨利。
在人生“完名美節”的居有上,當要明曉“事或欲利之,適足以害之”(《文子·微明》)的人生哲理,堅持不獨得、獨佔和獨享“完名美節”,不爭名奪利,而懂得“分些與人”,做到樂於與人分享。
“完名美節”或美名完節的“分些與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分出的比例,而在修養有樂於分與的心性和品質。懂得分享,既是客觀事理的實然,“完名美節”非靠一人所能獨成;又是道德修養的結果,在互惠互利的分享中體驗快樂。
“完名美節”或美名完節的分享、分與,彰顯了仁義之道的價值。懂得給予人,與人為善,是仁愛的體現;懂得名節相互分享,共得共享,是見利思義的人格操守。反之,獨佔者必無德,沒有修養。
汙行辱名,不宜全推於人,而當引些歸己。
“辱行汙名”或汙行辱名,為人們厭惡嫌棄者,是人格卑劣、低下的表徵。“辱行”,是恥辱、可恥的言行;“汙名”,是骯髒、低劣的名聲。人一經有了“辱行汙名”,就會遭人厭惡,為人們所憎恨和唾棄。
人人皆知“辱行汙名”之害處、不利,而往往忘記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忽視了害或為利的可能性。“物或損之而益”(《老子》)。嫌棄當下的“辱行汙名”,一味地推卸責任而不知反省、自查,必然以“全推”的推諉於人為目的,難以反躬自責。
對“辱行汙名”或汙行辱名的厭惡、嫌棄和排斥,是人之常情;若是不能探究其所致的內因,一概地把責任推諉於人,就會沾沾自喜,而不能汲取教訓,以至於為“辱行汙名”的不能真改所害,成為了為人上的愚蠢者、昏聵者。
推卸責任,而不肯努力改變“辱行汙名”的形象和聲譽,同樣既是私心作怪的產物,又是缺乏辯證思維的結果。在《老子》中,就提出了“身與貨孰多”的靈魂反問,希冀人們懂得“禍兮福之所倚”的道理,做到轉害為利,反禍為福。
人世間的事情,或是“損之而益”(《文子·符言》)。掌握損益相互轉化的道理,就能對“辱行汙名”的存在有一個理性的認知。眾人與聖賢的區別,就在於眾人知利之為利而不知病之為利,唯聖人知病之為利。知曉損益轉化的道理,就能在現有“辱行汙名”中看到改變的可能。只要努力改變,就能化害為利,反患為福。
在追究造成“辱行汙名”的責任承擔上,應當曉明“或欲害之,乃足以利之”(《文子·微明》)的人生哲理,堅持攬責上不迴避,擔責上不推諉,改正上不懈怠,而懂得“引些歸己”,做到共同擔責。
“辱行汙名”或汙行辱名的“引些歸己”,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承擔的多少,而在於修養上有“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的責諸己之擔當,擁有“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尚書·湯誥》)的精神,肯於向內開刀,真正改變不良行名、形象。
“辱行汙名”或汙行辱名的自我罪責、歸罪於己,彰顯了仁義之道的價值擔當。懂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仁愛的體現;懂得責任共擔,共同改過,是堅守道義的人格操守。
分享者,可遠害全身;罪己者,可韜光養德。
“完名美節”的“分些與人”而“不宜獨任”,之所以可以達致“遠害全身”的人生目的,就在於獨得、獨佔和獨享“完名美節”,會損害他人的權益和利益,有損公平正義,必然遭人不滿和忌恨。
在“完名美節”上懂得分享,是能夠清醒看到名節成就上有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和支援。只有認識到自己功名、節操上的成就離不開他人的貢獻和功勞,方能真正正視自己,尊重客觀事實,秉持公正,而得到人們的擁護和讚賞。
人生“遠害全身”的最佳道術和路徑,莫過於使人不欲害己。此正如保身者與其使人勇刺不入、巧擊不中,不若使人勇不敢刺、巧不敢擊;與其使人不敢刺擊,不若“使人本無其意”(《文子·道德》)。懂得分享,使人敬愛於己,無意傷害自己,豈非是“遠害全身”的高妙之術?
“完名美節”的懂得分享,非只是為了不惹起他人的怨恨而招來弊患,而是藉由踐行仁義之道,在互惠互利中讓他人知道與己利益攸關,同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在命運與共中,相互保全而無傷害之意,就能遠離禍患,保全身家性命。此既是道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的思想意旨,又是儒家“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詩·大雅·烝民》)的價值理念所在。
“辱行汙名”的“引些歸己”而“不宜全推”,之所以可以達致“韜光養德”的人生目的,就能在共擔責任、分擔義務中尊重客觀事實,秉持公正無私,做到共同改過,而非一味地責怨於人。
在“辱行汙名”上懂得歸己自責,就是能夠看到和省察自身存在的問題,分析自我主觀上的原因,認真查詢問題和癥結,然後有針對性加以改正糾偏,重塑形象和聲名。
人生的“韜光養德”,作為一個重要修養工夫,便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的價值意蘊。懂得責任分擔,敢於擔責,敢於刀口向內,就會使人敬重於己,豈非是“韜光養德”的高明之道?
“韜光養德”的修養品德、陶冶情操,非是掩藏自己的智慧而不刻意張揚、炫耀,也非是掩蓋其不善而著其善的自欺欺人,而在誠意正心,改過不吝,於“辱行汙名”上自我糾正,自覺重塑自我。
對於每個人來說,“完名美節”上的“分些與人”而“不宜獨任”,既可以達致“遠害全身”的明哲保身,又可以藉由“韜光養德”而實現功成名遂,令人欽佩信服。
對於每個人來說,“辱行汙名”上的“引些歸己”而“不宜全推”,既可以藉由“韜光養德”而改過遷善,又可以薄責於人而遠怨,達致“遠害全身”的目的。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思·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思·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