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瀟
一.玉泉井
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寺南邊有一眼井,這就是譽享塞北的玉泉井。玉泉井雖不能和杭州的虎跑泉、濟南的趵突泉媲美,但在綏東綏西甚至在晉陝冀北部也是遐邇聞名,婦孺皆知的。
早年,大召寺山門上原來的匾額寫著“九邊第一泉”。這是旅蒙商號‘大盛魁’的帳房先生王用禎題的。據說當時的毛筆太小不趁手,是老先生用棉花團蘸墨汁寫的。饒是如此,字型也很健勁,猶如北風出塞般深邃高峻,別具一格。凡南來北往途經歸化城的文人、墨客、商賈、顯貴總要在牌匾下玩味一番後,才找個茶樓一品玉泉之清冽。
坊間曾相傳,玉泉井是大清康熙帝的馬蹄子刨出來的。話說1690年漠西噶爾丹部叛亂,康熙帝三次御駕親征,終至其兵敗自盡。康熙德勝班師回朝途經歸化城,正值盛夏酷暑時節,兵困馬乏,口渴難耐,但卻杯水難尋。就在焦躁之時,康熙坐騎前蹄刨地不止,只片刻功夫竟有一股泉水湧將上來。初時不甚豐沛,逐漸充盈起來,越湧越多綿延不絕。兵卒將帥一見大喜,次第掬水狂飲,入口清冽綿甜,彷彿瓊漿玉液一般… …
這個傳說像長了翅膀一樣,在整個塞北草原散播開來。不數年‘御馬刨泉’的故事盡人皆知。後來人們在泉水處用石條修築了井臺和兩個井筒,並上蓋上了石板,每個井筒上有四個井口,這就是御泉井,其後演變成玉泉井。因為有了康熙這個大ID的加持,大召寺和玉泉井周邊一帶人氣更加旺盛,慢慢建起了茶館、酒肆、飯莊、戲樓等,客人們絡繹不絕。
茶館、飯莊、酒肆,用玉泉井水沏茶招徠顧客自不必說。周邊百姓也紛紛在此井挑水,有錢的大戶則僱了專人在此取水。因此井臺邊上常常人滿為患,甚至半夜三更也有人挑水,以免去白日排隊之苦。這種“盛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玉泉井一帶的繁華可見一斑。
“御馬刨泉”雖是一個傳說,但也並未見得是空穴來風。歸化城地處陰山山脈南麓,屬於沖積型平原,積水量豐沛,地下水位高。許多地方打井幾尺深便有水湧出,誇張點說,手提水桶伸長胳膊就能提上水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呼和浩特舊城,小河、小溪、溼地、水灘到處可見,特別是能見到很多小泉眼兒,用手摳一摳,就有一小股泉水湧上來,泉水把周邊的細沙頂起來上下翻滾,又輕輕落下,不片刻功夫就形成一個小水坑,泉水清涼透明,掬一捧喝下。從舌尖甜涼到胃腸,令人神清氣爽。至於小溪溼地中,小魚、小蝦、泥鰍也很多。如此藏量豐沛的地下水,想必那御馬蹄子能拋將出來也是情理之中的嘍… …
當然,這是很久遠的事啦,現如今城市人口巨增,工業大發展,用水量也遠遠大於自然界的供給量。超量抽取造成地下水位急速下降,泉水、小溪、溼地逐漸消失。玉泉井終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逐漸乾涸,但御馬刨泉的故事卻仍在民間流傳。就連舊城區的名稱也是用玉泉了二字,用一眼井命名一個城區是不多見的,起碼在內蒙古自治區內是絕無僅有的。
二.海窟井
當然歸化城的井,並非只有玉泉一處。距玉泉偏東南幾百米處有一水井名叫‘海窟’,其水質完全可與玉泉井媲美。從小召前街一直南行頂到頭,在東、西五十家街交接處,有條叫龍王廟巷的小衚衕,從這裡南行約百十米處就是海窟井。老人們常說海窟和玉泉處在同一水線上,水質相當,可稱為姊妹井。
所謂海窟者,通大海之窟窿也。這讓人聯想到北京北新橋的鎖龍井,都是海的窟窿或海的眼睛,不同之處是鎖龍井中有鎖龍鐵鏈,而海窟井旁則建有龍王廟一座。據說廟中所供奉的龍王是女身造像,應該叫龍王奶奶。不知道別處有沒有這種做法,反正在歸化城是僅此一家。海窟還有一個名字叫清泉,所在街道也以此命名曰清泉街。所憾者,海窟井在玉泉井榦涸不久便塌陷了,當時還陷進去幾間民房。她和玉泉雖是‘姊妹’卻不及玉泉那般幸運,連遺蹟也不曾留存… …
三.四眼井
歸化城的井口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個泉眼兒叫四眼井,她形成的年頭最早。阿拉坦汗修築歸化城時便已經存在,那時候城池的規模很小,此井當年就在城中心位置,即今恆昌店小學南邊。因有四個石頭井口而得名,水質也非常好。所在的小巷也取名叫四眼井巷,現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變化,此井也消失了,僅在原址處刻石立碑,標眀此處是四眼井的遺址。近年因拓寬道路,石碑也被拆除的不知所蹤… …
四.龍泉
臥龍崗公園(如今的青城公園)內,北面有個叫臥龍崗的土山,山腳正南有一山洞,洞內曾長年有一股泉水流出。傳說乃是臥龍吐虎的風水之地,山下的湖水便是由此積聚而成。土山往南不遠處有一水潭被稱為龍泉,周邊用石頭砌成低矮的圍堤,泉眼處水較深,呈碧玉般的深綠色,數九嚴寒也不結冰。可惜此兩處泉水也於八十年代後期依次乾枯了。
五.公主府自流井
歸化城北四、五里有一處府第,即赫赫有名的公主府。清王朝執政時為了鞏固皇權統治和疆域的統一,對北方蒙古人實行兩手政策:一方面對叛亂分裂的實行討伐,如康熙西征噶爾丹,或使其臣服歸順,或剿滅之;另一方面實行懷柔安撫政策,滿蒙聯姻就是一種方法。康熙平定噶爾丹後,就把自己的六女兒恪靖公主,下嫁給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首領的孫子敦多布多爾濟。
恪靖公主離京後先在清水河縣居住了幾年,後遷至歸化城扎達海河西岸一處府第住了一段時期。最終選擇了大青山南簏坡地的南端建造了公主府。這裡地勢平坦,東西各有一條河流,即扎達海河和艾不海河,兩河流淌而過,視野開闊景色宜人風水極佳。
公主府氣勢宏偉,南部是公主日常生活的區域,今公主府博物館大體上保留了原來主要建築物。北部是後花園,有花草樹木和白塔,今已成為呼市職業學院。這裡要說的是公主府前院有一眼自流井,碗口粗的泉水日夜不息地湧出,供人們生活使用及澆灌後花園裡邊的花草、樹木、瓜果、蔬菜,當然這指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前的事,今此自流井也不存在了。
後記:
在歸化城內及周邊,有水泉村、水磨村、水渠巷、水車巷等村落和街道,都與泉水有關。城西是西河即扎達海河,常年流淌河水潺潺。出城南行四、五里即今錫林公園附近,原來是一個苗圃,內中有一眼自流井,水很旺,澆灌著附近的樹苗和菜園。再往南就是小黑河、大黑河和八拜湖… …
歸化城東五里就是綏遠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城區內有兩眼老井,一眼在原內蒙報社內,另一眼就是水源街的自流井啦,那時周邊的居民均在此取水。遙想180年前,那個名叫‘杏兒姑’的滿族小女孩,就住在附近,她在這眼井水的滋潤下長成婷婷玉立的漂亮姑娘,被選入清宮成為妃子,後來成為清末權傾朝野的老佛爺… …
呼和浩特雖不是泉城,但在塞北高原上能有如此多的泉水和井眼,足以說明這是一方風水寶地,不負“草原明珠”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