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學藝術,就是我們常見的唱歌跳舞畫畫等。有人會想到高昂的費用,有人會想到學生成績不行就去學的小三門。還有人想得更遠一點,有一門藝術在身,以後在社交時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無論怎樣,有條件的家庭肯定會盡量培養孩子們的藝術修養。這樣做是值得提倡的。因為藝術的培養對於孩子的創造效能力提高有重要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富有創造性的一些名人。創立相對論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從小就喜愛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之後,他的水平達到了可以和其他專業人士合奏古典音樂作品。
達芬奇作品
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大家都知道他在繪畫和雕塑領域的成就。其實,他在物理、天文、地質、建築和生理多個科學領域也是頗有研究發現的。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等稱號的科學家錢學森,他從小也熱愛藝術,先後學習過吹小號,繪畫和攝影。這對他日後的科學研究是有幫助的。因此,他晚年在談及教育問題時說道:應該讓學科學的孩子學點藝術。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應該有藝術素養。
以上都是列舉了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來證明藝術修養的重要性。那麼藝術修養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首先,藝術活動過程,比如唱一首歌或者畫一幅畫,也是孩子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創造效能力得到了培養。這對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複雜問題也有促進作用。
其次,藝術活動可以使人放鬆身心,調節情緒。科學發現,當人處於放鬆和愉悅狀態的時候,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人窮盡一生的追求,不就是希望快樂幸福嗎?藝術活動可以成為通往幸福的捷徑。
最後,藝術活動和情感有關,而科學研究是與理智有關。看起來二者沒有關係,甚至有矛盾。有些所謂的“藝術家”,科學知識一竅不通。
這些都是人們的直觀錯覺。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和人類對於情感和理智的認識日益深化,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了二者的緊密聯絡。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美國華裔李政道先生本人對寫意國畫頗有研究,他曾經說到:科學和藝術是不可以分割的,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他們追求自己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由以上例子和觀點可以看出,藝術修養對於人發展的重要性。所以,有條件的應該多培養孩子的藝術能力,而不是天天補習學科知識。
培養藝術能力的過程也是發現興趣的過程。如果是形成了興趣,學習就是玩樂。這不僅讓孩子擁有了快樂的童年,也給了他們受益終身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