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知樹堂的第194篇文章,文章長度854字,需要閱讀時間1-2分鐘。
今天早上起床,叫我兒子刷牙,然後叫了他好幾遍,他都不應,後來他自己走到了刷牙地方,又在那邊玩燈,我語氣比較重的說:你怎麼還不刷牙?他態度比較凶地回應了我一句:我在開燈啊。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同時也是我們的精神導師。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我們唯一能夠為孩子所做的,就是活成最好的自己。
上班途中在聽華大基因CEO尹燁的家庭教育育兒觀,談論父母如何構建科學系統的父母觀,有幾點收穫:
第一,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量化指標之一:家庭藏書量。事業越成功,格局觀越大的家長,其實對家庭教育也越上心。尹燁一年讀書200多本,並且表示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量化指標之一:家庭藏書量(關於這個論據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也有提到過)。他們家走廊全部是設計成了可寫可畫的白板塗鴉板,當作多功能學習牆,可以用來做討論的黑板,也可以用來做畫布,還可以用來做練習書法的作品牆........
第二,冥想能夠改變人的基因。從生物學上,冥想對大腦確實有重塑的功能,冥想有助於大腦中灰質的增長。這個觀點已經有很多研究證實了,我昨天看到的《安靜改變世界》這本書其實也有提到。因此,這本書的作者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求孩子早上起來一起和他做冥想,之前有讀過《正念小孩,收穫平靜、專注與內在力量的50個正念練習》一書,裡面有提到很多適合兒童的正念練習,相當不錯,值得一讀。
第三,孩子多元化跨學科的學習是創新的土壤。人文歷史和自然科學其實背後的“術”都是相通的,其實背後都是哲學。父母格局的頂點其實就是孩子的起點,因此,父母需要不斷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擁有跨學科的多元化知識背景,才能更好的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以及鼓勵者。父母唯一能夠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活成最好的自己。孩子不需要超越父母,尹燁自己表示,他孩子在成就上很有可能超越不了他,但是也不必超越。孔子的兒子、王陽明的兒子,不也都是很平凡人生嘛,人生的意義何在,立德立言立功,其實,與其給孩子留下物質財富,不如給孩子留下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