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之梭按:‘叛逆’這個詞隱含著兩種黑暗力量。一種是不平等,另一種是對抗與暴力。
最近,我碰到了一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的父母,他們向我吐槽:“自從進入初中,我的小孩越來越叛逆了,有的時候竟然跟我們對著幹!”他們家的小孩我很熟悉,是個女孩子,教育基礎很好,乖巧伶俐,智商很高,與同輩的小夥伴相比,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和領導才能,再仔細詢問這個女孩子的具體情況以後,我基本可以判斷,問題出在父母身上——父母老想掌控自己的女兒。但我又想,知識分子的家庭對孩子的叛逆是這樣的理解,那其他的家庭可能更不樂觀,所以我寫下以下我的思考。
1、許多家庭錯誤解讀“叛逆”這個詞在心理學界的引申意義。
我一直很納悶,心理學家為什麼要用背離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很濃厚的'’叛逆'’二字,套在孩子們再正常不過的性格成長階段?改成“成長”、“變化”,或者“裂變”都好過“叛逆”。
中國漢語詞典上解釋:叛,背叛過去的立場和集團而投靠敵對的一方;逆,原意是迎著,面對面站著,引申義為違背。
大家看看,這裡的色彩是不是很濃烈?心理學界無意的間接引申,不知道有沒有對心理學界帶來困擾,給無數家庭帶來莫名的緊張和壓力倒是事實。
因為孩子“叛逆”,做父母的必須要打壓,必須要制服,不到“不叛逆”誓不罷休!於是不少家庭親人之間關係破裂,反目成仇,甚至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以愛之名,愛至成傷,究其原因,與叛逆這個不恰當的命名恐怕脫不了干係。
為了不影響我們在青春期教育過程當中的準確判斷,有必要對它進行理性分析,試圖發掘這個詞在心理學範疇變異後的出人意料的擴充套件含義。
“叛逆”這個詞隱含著兩種黑暗力量, 首先,它暗示著一種強烈的不平等關係,父母一般會堅持固有規則,孩子一般會重新建立新規則,新舊原則的對立,不平等關係也開始對峙。
青春期教育,正常的家庭關係應該是這樣建立的,孩童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嬰幼期因為需要父母的照顧,這種客觀的、先天的不平等,無可厚非。但孩童進入青春期,父母必須逐漸的退讓一些時間和空間,同時激發、促進孩童的獨立成長,以前的不平等關係逐漸弱化,在青春期的末期,在愛的基礎上,初步建立相互尊重、民主、自由、平等的家庭關係。
可是現實生活中相當多的父母似乎根本意識不到這種不平等,反而痴迷於這種不平等,表面上生怕孩子遇到挫折,生怕孩子遇到傷害,從而不願意真正放手,讓孩童長大,其實內心深處是害怕孩童長大,害怕失去對孩童的控制感和權力感。父母都很貪心,不僅要控制聽話的孩童,還要控制不聽話的孩童,前面的好辦,後面的就不好控制,所以要使用一個色彩很濃厚的詞語套在那些想“謀逆”、“不忠”、“不孝”的孩子頭上,讓其先在倫理道德上處於下風。
我甚至強烈的猜想,父母潛意識裡都明白孩子的叛逆其實不是孩童本身的錯誤,他們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想借用叛逆更好的來控制自己的孩童而已。
其次,叛逆,還隱藏著敵視、對抗和暴力。這種含義很容易被無可奈何的父母折射到家庭關係中。如果不平等繼續升級,特別是孩子這一邊的力量崛起,而父母一邊的力量又不肯示弱,雙方力量無法有效轉化,便會產生敵視、對抗,甚至暴力。這時的家庭已瀕臨崩潰。
對於家庭不平等關係,絕大多數的父母壓根沒有意識到;但對於敵視、對抗、暴力,大多數父母是清醒的,一般也謹慎採用,無論是冷暴力還是顯性暴力,畢竟對家庭造成的傷害太大。這是父母認為管教孩子最後的被迫選擇。據我觀察,對孩子施暴的父母,一是根本沒有覺醒,他們覺察不到自己的行為,只是任憑情緒擺佈。二是明知之而為之,這類父母多少都有扭曲的人格,其本質就是最大化的維護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
第一部分完,修改於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