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生了二胎,不惜重金請來月嫂幫忙照看。一天,姐姐見小寶貝睡醒哭了,就馬上將她抱起。不料,被月嫂糾錯:不能小孩一哭就抱,抱慣了,以後你很難帶她的。
姐姐詫異:小寶貝哭了還不讓抱嗎?孩子不乖就可以不理會嗎?
《從出生到獨立:寫給父母的養育心理學》一書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疑問。一線專家沈世琴指出:3個月內的孩子需要大人立即做出反應回應他們的需求。之後,隨著大腦的發肓,孩子們才漸漸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沈世琴教授師從國際嬰兒心理協會(WAIMH)主席Campbell Paul教授,學習嬰兒心理評估與干預,並從事家庭治療10餘年。她在瞭解和恰當回應孩子心理需求的章節中,對如何更好地帶大孩子作了具體介紹,從而幫助父母更好地面對孩子的“不是”。
接下來,我們就透過專家的認知,來補上科學帶娃這一課。
01讀懂孩子的“語言”
2個月大的小寶貝睡醒就哭。小姨趕緊將奶瓶放進寶寶嘴裡,可是被拒絕了。小姨又檢查尿片,是乾的。寶寶越哭越來勁,吵醒了補覺的媽媽。媽媽說,讓她哭會兒,哭累了就不哭了。於是,小姨抱起寶寶哄著。寶貝不哭了。
幾個月大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哭”就是孩子表達訴求的語言。這個孩子被小姨抱著哄就不哭了,說明孩子的哭聲翻譯過來正是“求抱抱”。
對於2歲多會說話的孩子,他們的語言也不僅僅侷限於說出口的話。
妞妞和姥姥去公園玩,看到一處積水,小腳剛要踩上去,便被姥姥抱起。姥姥抱著妞妞直接越過積水,然後將她放下。妞妞一落地,又要返回積水處。姥姥便又將她抱起,走出很遠。她告訴妞妞,那水很髒,會髒了她的雙腳。
妞妞表現出對積水的興趣,想要上去踩一踩,實則是對身邊世界的探索。小豬佩奇和他的弟弟喬治就很喜歡踩水坑的遊戲。豬媽媽會讓他們知道,要玩踩水坑的遊戲,得先穿上雨靴才行。
3歲的圓圓總是說“我不去學校”,到學校時還掉眼淚。但她每次從學校回來都很開心。老師反映圓圓只是入園的那刻有些情緒,到教室便能很快融入氛圍,經常能看到她的笑臉。
這種“不去學校”訴求,是分離焦慮所致。準確地說,應是“我不想和媽媽分開”,並不是字面意思:不喜歡學校的學習生活。
大人說話會有“言外之意”,孩子在語言能力的發展期間,更需要大人的細心解讀。孩子的非言語表達裡,有他們真實的心理訴求。而大人的回應方式決定著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評價自己,決定著他們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02理解孩子的“不懂事”
為什麼所有的嬰兒在最初的時候都很愛哭?為什麼才2歲的孩子總是鬧情緒搞破壞?
黑格爾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剛出生的嬰兒在和照顧者的互動中建立調節情緒的神經迴路。
如果是文中開頭提到的月嫂式帶娃,那麼,孩子很可能在哭泣無效中習得安靜。表面上看,似乎能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大人也少了些麻煩。
但對孩子的發肓卻是很不利的。哭累了也沒人理,只能讓嬰兒的迷走神經調節功能弱化,以致吸吮、吞嚥、消化功能受影響,情緒表達、自我安撫、與他人互動能力發展受限,沒有安全感。
如果照顧者能及時回應,做出與嬰兒需求一致的舉動。那麼,孩子的神經迴路就能被照顧者說話的聲音和肢體動作啟用,從而心跳減緩、漸漸平靜。隨著良好互動的重複,小嬰兒便能學會預測,並調節自己的情緒。
一般來說,對3個月內的嬰兒要立即回應,隨著孩子大腦的逐漸發肓,他們能等待的時間也會延長。
孩子大了,也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鬧情緒。
2歲之前需要時常接種疫苗。鬧鬧每回都要大哭一場,注射前哭,注射後還哭。每回媽媽都對他說:不痛的,男子漢要勇敢,不能哭。
孩子都害怕打針,恐懼的情緒與生俱來。大人也會害怕打針,但沒有哭的。差別不僅在於大人能很好地控制情緒,還在於大人知道自己處於何種情緒中。
3歲之前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被什麼情緒困擾,鬧情緒是很正常的。他們的前額葉還不具備管理和調節情緒的能力。
當孩子處在不適的情緒當中,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不懂事”。其實,消極的情緒也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就像魚兒游泳、鳥兒飛翔一樣自然而然。
03提升父母的“勝任力”
假如做父母也需要考證,我們能合格嗎?怎樣的父母才算是合格的?看到孩子想去踩積水,是不是該阻止?孩子不想去學校,不想接種疫苗,是不是要鼓勵一番?
父母會很欣喜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唱歌。其實,孩子對積水的興趣,也是學習動機的某種表現。
正確的做法是支援孩子去探索,也歡迎孩子滿足了好奇心後的迴歸。
在安全的情況下,儘量跟隨孩子的需求;在危險的情況下,適當掌控孩子的安全;和孩子有了不愉快,及時修復親子關係。
妞妞要去踩積水,就讓她去試下吧,只要她安全就好。她會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愛的,大人對自己的喜愛不是因為她保持了乾淨整潔,而是喜歡她這個人。這種認知能幫她建立深根蒂固的自我價值感,成長為陽光、自信的孩子。
妞妞姥姥的做法看似在護著孩子,其實孩子的探索欲總是無法被滿足,是會導致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力,以及抗壓、抗挫能力發展受阻的。
如果妞妞在玩水坑時,有個皮球朝她飛來,姥姥就可以及時地將她抱離水坑,避免危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樣,在妞妞看來,姥姥就像英雄一樣保護了自己。姥姥的權威和妞妞的安全感都得到加強。
鬧鬧在接種疫苗時,自己的哭泣不被媽媽理解,內心是痛苦的。他不懂:明明自己就是感受到了痛,為什麼媽媽要說不痛?媽媽不喜歡他哭的樣子,可他就是想哭,媽媽會不會不愛自己了?自己是不是不配做男孩?
媽媽的鼓勵本意是想讓孩子堅強、勇敢,不料卻給孩子傳遞了負面資訊,影響著親子關係。其實,在孩子鬧情緒時,說教基本無效。孩子是在他人的照顧下學會緩解和消除痛苦感受的。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能做的是幫助孩子識別情緒。可以溫和地說:打針讓寶貝恐懼了,因為打針會痛。但是,你放心,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的。這樣,鬧鬧能知道自己的心理感受叫“恐懼”,針扎的肢體感受叫“痛”,而且媽媽和先前一樣愛著自己。這些資訊能及時緩解鬧鬧的恐懼情緒。
父母說出孩子的感受一方面能夠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別人理解的。而這種被理解的感覺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
與鬧鬧媽媽相反,有的媽媽傳遞著無力、脆弱的資訊。她們看到小孩哭,會顯得憂心、手足無措,無形中加強了孩子的恐懼和痛感,變得更加焦慮,哭鬧得也更厲害。
做父母的,在孩子需要被支援、安撫時,表現得更有力量、更強大才是。
寫在最後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百善孝為先”。難道常舉“棍棒”就是父母該有的樣子?非也!
長期以剝奪性回應和冷漠回應處罰孩子,會讓孩子隱藏真實的自己,壓抑真實想法和負性情緒,表現得訓從、懂事,博得大人的肯定,保護好自己。甚至2、3歲就發展出虛假的正性情緒討好他人。比如,假笑。
愛孩子,又不想看到孩子“惱人”的一面,需要父母不斷地在操練中學習精進,只有和孩子共同成長,孩子們才有更多的養分長成參天大樹。因為,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看自己的一面鏡子。只有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依然能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以後才能有力量、有勇氣追逐夢想。
無條件的愛不是縱容犯錯,而是冷靜、理智地面對“不是”的孩子。幫他們分析當下的情緒,認知自己的內心,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將孩子的心理活動變成可以理解的語言,同時說明規則、邊界和必要的懲罰。不僅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也是父母樹立權威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