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招 大人各有一套,該讓孩子聽誰的話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不同人的影響。每個人的教育理念都有不同之處,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有人主張嚴格,有人主張寬容;有人主張以學為主,有人主張以樂為主;有人主張加強約束,有人主張順從天性……當孩子接觸到不同的理念時,不利的一面是,會造成一定的心理衝突,不容易建立信任感;有利的一面是,孩子接觸到多元價值觀,視野更寬廣,思想更具融通性,有利於將來適應不同的環境。
那麼,怎樣有效地解決教子分歧呢?
父母的分歧,大節要一致,小節可融通
平平跟小朋友玩水,將衣服弄溼了。媽媽詢問時,平平怕挨批評,就說是喝水時不小心灑在身上的。媽媽不相信,再三盤問,平平只好承認是玩水弄溼的。媽媽大為惱火,訓斥道:“沒有三尺高,就學會了撒謊!給我站到牆角反省半小時,否則不準吃飯。”
平平站在牆角,又委屈又害怕,抽抽搭搭地哭著。
過了幾分鐘,爸爸從屋裡走出來,假裝剛發現平平受罰的樣子,笑問:“喲!被媽媽罰站了,幹了什麼壞事呢?”
平平說:“我弄溼衣服了。”
爸爸說:“弄溼衣服?媽媽不會生這麼大的氣吧,準是犯了別的錯吧?”
平平說:“我撒謊了!”
爸爸說:“撒謊可不好,比弄溼衣服嚴重多了,難怪媽媽這麼生氣呢!以後還撒謊不?”
平平羞愧地搖了搖了頭。
爸爸撫摸著平平的頭,跟媽媽商量:“平平知道錯了,以後不犯了,這次就原諒她吧?”
媽媽正在後悔,該先給平平換下溼衣服,以免著涼,聽爸爸一說,趁勢就坡下驢,警告了幾句,取消了懲罰,幫平平換上了乾衣服。
在原則性的問題上,父母的意見應該保持一致,不要發生爭議;在枝節問題上,可以商量著辦,最好做到寬嚴有度。古話說“嚴父慈母”,父親嚴格規範孩子的行為,母親給予適當的溫暖,以免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這是比較合理的教子模式。反過來也一樣,嚴母慈父,效果相當。父母都嚴,家庭就缺少溫暖;父母都寬,教子方式就趨向溺愛了!
跟學校的分歧,尋找平衡點
平平從幼兒園帶回一大堆作業,媽媽讓平平馬上開始寫作業,平平不幹,想去跟鄰居家的小朋友玩一會兒。正鬧得不可開交,爸爸插話說:“讓平平先去玩一會兒吧!”
平平一聽,掙開媽媽的手,跑出去了。
媽媽生氣地對爸爸說:“我快要說服她了,你多什麼嘴?”
爸爸說:“我看了教育局的通知,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還要求幼兒園‘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平平想玩一會兒,有什麼錯?”
媽媽說:“你站著說話不嫌腰疼,開家長會你為什麼不去?老師說平平的進度已經落後了,再不抓緊一點,就成‘差生’了!”
爸爸不做聲了。事實上他也弄不清這件事該怎麼辦才好。
家長和學校在教子理念上的分歧,已成為普遍現象。小孩子送進學校後,幾乎成了“學習機”,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童年和少年的時光因此變得乏味。這是一個國家教育部都感到頭疼的問題,家長很難獨立解決。但我們要知道,當我們將孩子送進“小學化”的幼兒園時,等於在用行動支援這種不科學的教育模式,怨不得別人,只好讓孩子受些委屈了!
一般來說,家長跟學校的分歧,應該尋找一個平衡點,儘量讓孩子多一些符合年齡的活動,又不至於讓孩子成為老師眼裡的“差生”。具體怎樣做,只能根據孩子和學校的情況,多花點心思,設計變通的模式。
跟親友的分歧,不要看得太嚴重
姑姑帶平平逛了一趟超市,買回一堆零食。媽媽看了心裡直哆嗦,因為其中有幾樣零食,被她定義為“垃圾食品”,怎能讓孩子吃呢?等姑姑走後,她馬上跟孩子商量,將“垃圾食品”扔掉。孩子不幹,嚷道:“這是姑姑給我的,你別管!”
媽媽久勸無效,有點來火了。爸爸過來打圓場:“姑姑給她買的,讓她吃吧!”
媽媽還是不同意,僵持了一陣,爸爸也來火了,說:“不過是一點零食,又不是老鼠藥,偶爾吃一點,有什麼關係?”
媽媽考慮到在孩子面前吵架不好,只好忍住氣,不管了。
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及各方親友,對孩子的要求跟父母的肯定有不一樣的地方,假設是長期相處,那就有必要進行溝通,以保持一致;假設只是偶爾相處,偶爾“放縱”一下孩子,問題不大,不足以改變孩子平日的習慣。反之,偶爾的“放縱”,還能在孩子的心裡產生美好的體驗,使孩子對親友的到來持歡迎態度,這對提高孩子的情商有好處。
跟社會與他人的分歧,注意疏導和隔離
平平每天乘校車去幼兒園,有一天,平平對媽媽說:“喬喬的爸爸開車送她上學,真好!”
媽媽聽了心裡一陣難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爸爸說:“咱們家雖然沒有車,但你有愛你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有一個聰明又懂事的女兒,也很富有哦!再說,你跟小朋友一起坐校車,有說有笑,多熱鬧!難道你喜歡一個人坐車嗎?”
平平說:“我才不要一個人坐車。”
孩子走出家門,必然接觸各類資訊,因而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對此父母應及時化解。但最好實事求是,不要講一些自欺欺人的話。對一些垃圾資訊,如媒體的負面新聞,價值觀混亂的影視劇或圖書,應該注意隔離,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接觸,以免汙染了孩子的心靈。
第二章完
第3章不寵不嬌,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幼兒剛開始建立大小、多少、好壞、美醜等各種概念,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有賴於父母的灌輸和引導,這是培養孩子情商的最佳和最重要的時期,千萬別錯過哦!
第22招 遊戲是孩子的工作,“不教”是父母的智慧
一位媽媽抱怨“屢教不改”的4歲的孩子:“我告訴你多少遍了,你怎麼記不住呢?你還要我教你多少遍?”
父母們往往錯誤地認為,告訴孩子一些規則,就等於教育了孩子,但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幼兒不適合規則學習。因為幼兒還沒有內化的思維,很難把外部規則內化為自己的需要。父母告訴孩子不要損壞東西,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不要跟小朋友打架,諸如此類,都沒有用;孩子聽了,連連點頭,但別指望他照此辦理。怎麼辦呢?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教育效果越大。”對幼兒來說,用“不教”的方式引導,不僅必要,而且必須。
以下幾種“不教”的方法,是父母們有必要掌握的:
現場指導法
媽媽帶孩子去公園玩,買了一支雪糕給孩子。孩子撕開包裝紙,隨手扔在地上。
媽媽說:“垃圾扔在地上,不衛生,不美觀。走,咱們扔到垃圾箱裡去。”媽媽撿起包裝紙,拉著孩子的手,找到了垃圾箱,將包裝紙扔進去;看見附近別人扔的垃圾,也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孩子覺得很有趣兒,竟然玩起了撿垃圾的遊戲,看見地上的垃圾,就撿起來,跑了老遠,扔進垃圾箱。媽媽誇獎了他:“好孩子!學會講文明瞭。”
孩子是主動的學習者,不是被動的學習者,不習慣讓大人強迫威脅。假設媽媽告訴孩子規則:垃圾要扔進垃圾箱,不能亂扔。孩子聽了,照扔不誤。告訴孩子要說“再見”、“謝謝”,儘管簡單,孩子也記不住。帶孩子做一遍,遠比說一百遍有效。
暗示法
媽媽去市場買菜,小胖哭著鬧著想跟去,怎麼勸都不聽,越勸反倒哭得越來勁。
爸爸叫了一聲:“小胖!”
小胖抬起頭來。爸爸衝小胖眨眨眼,用手指刮刮臉,羞了一個。小胖嘻嘻地笑起來,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爸爸揚揚手中的小皮球,意思是一起玩球,小胖便跟著爸爸走進內室,不吵了。
一般觀點認為,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才有逆反心理。其實不然,幼兒也有逆反心理,只是不那麼強烈。多數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大孩子,他們不願意接受大人們高高在上的管教方式。因此,透過暗示的方式讓孩子產生自覺性,效果會更好。例如,希望孩子停止某個行動時,噘噘嘴,擺擺手;提醒孩子注意時,敲敲桌子;諸如此類。為了讓孩子看懂,也可輔以簡單的語言。採用暗示法,可以讓孩子覺得是自己主動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淡化了管教的痕跡。
遊戲法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遊戲就是兒童的工作。”對幼兒來說,遊戲甚至是生活的全部,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洗澡、吃飯、睡覺、出行等都可以是一個有趣的遊戲。父母可以透過陪孩子一起做遊戲,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建立生活準則,形成道德規範。
為了達到教育效果,遊戲時不要傻玩,最好有一定目的性,讓孩子有所得。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3~6歲兒童的主要任務,不是學會認字、數數和背唐詩宋詞,而是透過遊戲活動,親身體驗他們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培養一種目標方向感和自主性、創造性。例如,玩了“警察抓小偷”的遊戲,有方向感的孩子會說:我將來要當警察,抓壞蛋。不過,這並不表明立定了志向,僅僅表示他萌生了成為好人的意願。
其次,遊戲內容要健康,有趣,有吸引力。假設是人物遊戲,一定要讓好人獲勝,壞蛋被抓,撒謊者受懲罰,諸如此類。
有必要提醒一下,在一些成人影視劇中,經常有壞蛋得意、好人遭殃的情節,不適合孩子觀看,孩子不需要過早接觸太複雜的世界。
故事法
幼兒一般都愛聽故事,如果有針對性地講一些故事,將你想教給孩子的理念融入進去,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對愛吃糖的孩子,講“沒有牙齒的老虎”,孩子吃糖的慾望就小多了。當孩子吃糖時,只要說:“哇!你想做沒有牙齒的老虎嗎?”孩子可能很快將糖放下。對不愛乾淨的孩子,講“小豬變乾淨了”,以後孩子可能更容易接受勤洗手、勤洗臉的勸說。
第二十一招二十二招完
關注我學習接下來的新招,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