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續齊諧記》記錄了這樣一則神話:漢代的汝南人桓景拜道士費長房為師,長年遊學在外。有一次,費長房告訴桓景:九月初九,你家人將遭遇瘟疫,你趕緊回家,讓他們都製作紅色香囊,在裡面放入茱萸,綁在手臂上。全家人還要一起去登高,在山上飲菊花酒,才能躲過這次災禍。桓景按照費長房的吩咐,帶領全家一起登山,直到傍晚才返回,而家裡的雞狗牛羊都暴病而亡。
這則重陽節登高避疫的神話,傳承了主動隔離以躲避瘟疫的傳統經驗。
桓景登高避疫的神話有其誕生的客觀背景。東漢末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曾橫掃中原地區。這場瘟疫在當年被稱為“傷寒”,從文獻記錄來看,此次傷寒起病突然,牛羊馬等家畜是病毒的主要宿主,這大約就是桓景登高避疫神話中家禽家畜暴斃情節的由來。此疫傳染性極強,死亡率極高,名醫張仲景的家族都因此喪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更不用說普通民眾了。
曹操的《蒿里行》描述的正是傷寒肆虐、又遭逢戰亂後的情景:“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漢末的這場傷寒並不是偶發的,實際上傷寒正是一種秋季常見傳染病,中醫俗稱“秋瘟”。傷寒由傷寒桿菌引發,可以透過飲食、日常用具等物傳播。而農曆九月時逢秋收之季,民眾或歸倉,或釀酒,或祭祖,人與人之間有著頻繁的接觸,容易導致傷寒的大範圍流行。
如何控制秋瘟呢?顯然早期醫學並無有效對策,但古人在長期與秋瘟遭遇的過程中發現:主動遠離病毒宿主,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這種經驗後來就以登高避疫的神話與習俗傳承下來。東晉的《西京雜記》引漢代文獻說:“每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這裡將三月上巳的祓禊與九月重陽的登高相提並論,指出登高也有消除不祥之意。在古人樸素的辯證思想中,祛邪免禍就能轉危急為吉祥,因此九月初九後來就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日子,比如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就說:九是陽數,月與日都逢九的九月初九是個吉祥的日子,對健康有益,所以民眾在這一日登高飲酒。重陽登高作為一種全民習俗一直延續到清代,《燕京歲時記》載:清朝時,北京城的百姓特別重視九月初九,每逢此日,人人都帶著酒壺出城登高,從南邊的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到北邊的薊門煙樹、清淨化城,遠達西山八剎,到處都是登高飲酒的人。
中華防瘟避疫神話是古人傳統智慧在除瘟方面的集中展示。回顧上述神話,我們還發現古人的另一重精心安排:春節、端午節與重陽節分別在農曆的元月、五月與九月,將一年均分為三段。在每一段初始時,古人採用相應的方法——或飲藥預防,或殺滅病毒源頭,或登高躲避病毒宿主,阻止了瘟疫持續性、大範圍的傳播。這些充滿智慧的安排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都令人拍案叫絕。
相關圖書
作者:畢旭玲
繪圖:施曉頡
ISBN:978-7-313-20974-0
內容簡介:
在古人的想象裡:瘟疫是什麼?《除瘟記——中華瘟疫神話小講》勾勒了中華瘟疫神話在社會歷史程序中發展、演變的過程,講解了中華先民對瘟神疫鬼的想象與理解,描繪了古人與各類傳染病鬥爭的生動畫卷,有助於傳播防瘟治疫的傳統經驗與中華智慧。本書是學者畢旭玲和畫家施曉頡精心創作的社科普及讀物,包括十篇長文、十幅插畫以及二十六幅古圖,適合喜愛中華文化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畢旭玲,上海社科院文學所民俗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中華創世神話研究工程專家,主要研究神話傳說、民間信仰等領域。已出版《中華禹跡尋蹤》《中國20世紀前期傳說研究史》《古代上海:海洋文學與海洋社會》等。
繪者簡介:
施曉頡,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員,繪《辛亥百年祭》《伏羲創八卦》《繁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