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祖共養子孫輩是當下社會普遍現象,系統記述孫輩成長全過程的著作並不多見。管懷倫教授用10年教育實踐,以生動文字、流暢文風、飽滿深情、深刻思考撰成《祖孫天倫》一書,聊補稀缺,天下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們不妨一讀。
本次為您推薦的圖書是管懷倫教授的著作《祖孫天倫》,由匯文書聯攜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
《祖孫天倫》主要講述了作者養育兩個幼孫的過程。父祖共養孫輩是普遍的社會現象。物質的養育重要,精神的養育更加重要。經驗證明,家庭教育是孩子的人生奠基工程。但家庭教育不是以望子成龍的心情揠苗助長,更不是一廂情願地強加於人,而是順其天性有所引領,順其自然適時提升,順理成章重視精神,順應天道更重德性。究竟怎麼更好地實踐人之初的養育,本書記錄的系列故事,或可為有心者提供一份參考。本書作者是一位學識豐富、涵養深厚、勤于思考、長於表達的知名學者,在養育兩個幼孫的過程中,真實記錄祖孫相處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把這些家家都會發生的生活瑣事、祖孫真情、教育理念熔於一爐,相互貫通,莊諧與共,既有可讀性,更有啟發性,相信讀者開卷有益。
作者管懷倫,1950年7月生於安徽省肥東縣,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安徽、北京、拉薩、南京等地,當過軍人、機關幹部、工人、學生(大學)、中學教師、國企幹部、黨校教員。現為中共南京市委黨校退休教授,江蘇省內外知名學者,曾被評為南京市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被CNKI概念知識元庫列為研究民主集中制相關問題的“主要學者”。迄今為止,從事黨建教學與研究長達38年,教學活動遍及全國各地,廣受好評。科研成果豐富而全面,先後獲得32個獎項,最高為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曾經長年在各類媒體頻發評論,被視為“在輿論上強有力的人”。重學尚文,修養全面,熱愛寫作,堅持以道行文,以文傳道,擅長以小見大,文風雅正活潑。201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筆下風流》一書,社會反映積極,被譽為“學者文人”“改變了黨校教授的形象”。
內容節選
錯誤總是在社會行為中犯下的。社會行為具有好與壞等不同性質,但是往往也有好心辦錯事甚至辦壞事的,這就是社會問題複雜性的一面。對一個三歲不到的小兒當然不可以論這樣的理,但是應該透過具體的事件進行初步的道理灌輸。
盟盟已經能做一些事情了,而且很願意做一些事情。剛才我正在準備文稿,他來書房要我喝水,這是對我的關懷——也是我教育的成果。我說謝謝盟盟,但是水涼了,爺爺不喝。他不勉強我,又去廚房倒了滿滿一杯。可能是想加點熱的,結果還是涼的。這當然不是他力所能及的,理解他需要“原心不原跡”。
為不挫傷他,我帶他一道去加熱水,他要自己動手,滿足他。水滿了,杯子卻從手上掉了下來,摔個粉碎。他有些不知所措,我安慰他:“乖乖,沒事的,因為你這是在做事的時候出現了失誤,屬於可原諒的錯誤。爺爺永遠不會批評因為做事而出現失誤的人。”
儘管他很釋然地走了,但是心理上的影響不會完全消失。都說孩子容易忘事,我看未必,一些“健忘”其實是在本能地轉移焦點。這不,他轉身非要我帶他去小區裡的兒童樂園,實際上他是在透過轉移焦點尋求一種調節的方式。我們一起去了,在那裡,他非常開心,看來真的放下了摔碎杯子的心理負擔。
我有事要回,才對他說,爺爺馬上要去開會,他還是捨不得回來。他喜歡我背,我就用“背”來引誘他。在我的背上,我們一邊搖晃著,一邊把《千字文》一連背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也就到家了。
《祖孫天倫》是管懷倫教授兩個幼孫的成長實錄,共有388篇。本作品以自然成長順序編輯,契合了兩個幼孫的成長軌跡,令讀者看到了他們有趣且精彩的成長過程。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要創新設立教育主題出版,讓教育出版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下社會對於教育發展愈發重視,除了社會與學校的教育以外,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
這部作品貼合教育部的指導性意見,其中有對日常故事的描述,也有對故事發生時的所思所做展開描寫。在這些故事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你我曾經的影子,給人以強烈的代入感,更產生“如果當時我這樣做了也許會更好”的感慨。作品裡蘊含著很多家庭教育的哲理,但無說教之感,給人以不小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