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全文共1983字,閱讀時間約2.8分鐘
我看到一位媽媽分享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女兒在地鐵上看旁邊的照片,另一張是下地鐵後孩子昂首闊步向前走。看起來就是日常分享女兒的照片,但仔細看,發現大有文章。
女孩兒黑色的背心配黑色短褲,外搭一雙黑色鞋子,配上黑墨鏡,整天看起來簡單舒適又精緻。
可見媽媽對於打扮孩子方面是用了小心思的。現在越來越多被父母打扮的很漂亮、精緻的小朋友,不僅自己時尚,惹人喜愛,也能看出爸媽是穿搭的“潮人”。其實爸媽會打扮孩子,對娃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好處的事情。
經常打扮孩子提高審美能力
《提升自信心的10個技巧》一文中提出,多穿漂亮的衣服可以增強孩子自信。當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是閃耀的,會得到他人的誇獎,從而內心得到滿足、愉悅增強自信心。
有次給妹妹穿了一條漂亮的裙子去幼兒園,結果放學回家的路上,她不停地跟我說:“同學都誇獎我的裙子好漂亮,媽媽你以後能給我多買幾條這樣的裙子嗎?”
小貼士:從孩子喜悅的狀態中可以看出,她因為穿著漂亮受到他人的誇獎,而提升自信。這種方法可以經常使用,並且爸媽先給孩子誇獎,這是孩子出門前得到的第一份快樂。
寶寶在18~24 個月左右,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對審美的追求更加明顯和強烈,會喜歡鮮豔顏色的衣服,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畫片等等。這時候媽媽給孩子穿什麼樣的衣服,不僅提高他們的外在形象,同時也在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戚薇的女兒Lucky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才3歲,但一出場大家就被這個打扮洋氣十足的小女孩圈粉。雖然年齡小,但是鏡頭感十足,並且酷愛口紅。
就連她的理想都是長大以後要做化妝品,媽媽職業的原因,會特別注重自己以及孩子的外表,在打扮自己與孩子的過程就是不斷在提升孩子審美能力的過程。
情商專家也強調:“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我國第一個世界小姐冠軍張梓琳,不僅身高外貌出眾,穿著搭配方面的審美能力也很高,而這項能力來自媽媽。張梓琳的媽媽是一位軍人,平日裡穿著樸素,但保持整潔。
雖然女兒是體育生,不需要刻意打扮,但媽媽對女兒的外表保持嚴格要求。比如要出門逛街,沒來得及打扮,媽媽一定會告訴她:“你今天不是那麼好看,化個妝吧!”
在媽媽的影響之下,張梓琳總是保持優雅的儀態。今年春晚,懷孕的張梓琳穿一襲白裙登臺,被網友贊:“氣質如女王”,可見其儀態端莊大方。
上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在媽媽的打扮下,渾身散發出一種自信,雖然小小年紀,但已有一種不符合年齡的“大佬”氣場,未來這份自信可以助她在很多方面獲得成功。既然打扮孩子如此重要,家長應該怎麼做更利於孩子成長。
捕捉審美敏感期
一個人的儀態有多重要?古人說:儀表、儀態代表一個人的修養與文明程度。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於進德修業。作為父母經常打扮孩子,事實上就已經把“注重儀態”這個重要的環節印在孩子潛意識當中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個6歲小女孩分別穿著漂亮與邋遢的衣服站在街頭,結果發現,女孩穿著漂亮時,會有很多人對她微笑,並且關切的對她進行詢問,整個世界都懷著善意。
而當女孩換了一身邋遢衣服時,沒人對她微笑,甚至嫌棄捱打,整個世界都是冷漠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給孩子穿什麼樣的衣服,對孩子的影響太大,所以別因隨意穿著讓孩子丟了體面,感受世界惡意。
父母對孩子的打扮可以提升孩子氣質,也可以培養出他們極高的審美能力。
我的一位朋友,從小被媽媽打扮的非常漂亮,而她小時候也表現出超高的服裝搭配能力,初中的時候開始自己裁剪衣服,縫製,如今已經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對於設計服裝的熱愛,在她很小的時候已經萌芽。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說:實際上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從2.5歲可以持續到5歲,這個階段是他們自我意識萌芽的時刻,有屬於自己的審美能力,父母抓住這個敏感期,可以培養孩子出色的穿著、搭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自我意識萌芽後,再幫他們挑選衣服時,父母儘量詢問孩子的意見。比如一件紅色的裙子與白色的裙子放在孩子面前,問他們:“今天穿哪一件”?把主動權交給孩子,一方面是尊重孩子,另一方面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意識。
等3歲左右,有一段時間孩子會表現得特別固執,晚上準備好的衣服,到了第二天就會變卦,又要重新選擇。爸媽要耐心陪他選擇,給出自己的建議,並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哪怕最後穿一條冬天的褲子,也尊重他的選擇,不用因為他們冬夏搭配就生氣,相信我有過這一次夏穿冬衣的經歷,他們之後選擇就會慎重。
凌晨媽媽來叨叨:
有一段時間妹妹喜歡自己搭配衣服,可以說各種大膽的色彩、配飾、衣服她都搭了個遍,每次穿出去鄰居都會讓我給孩子好好穿一下。雖然頂著巨大的壓力,但女兒在學校的服裝展上取得好成績,代表我當初的堅持是正確的。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連結一:三年級的“坑”,一年級早已挖好!寫給家長的一份路線圖
相關連結二:“學霸”和“學渣”的區別:家長兩方面抓,從小學就開始了
相關連結三:從不在班級裡說話的,多半是這4種學生,說中了你可別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