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真實
你好啊,我是胖大海。
9月份關於寫點什麼,就做了一件事——發了一篇文。
開心的是,雖然評論很少,但當敲出去的文字,能讓別人告訴我:“嘿!你寫的,對我有點用” 時,這感覺,簡直太幸福了!就像雨後彩虹——難得一見,卻讓人熱淚盈眶。
這篇文章,寫的是「父母易怒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當時覺得,自己對娃,有些易怒,所以選了這個選題。
好在吼娃的次數愈來愈少,可昨天晚上,我又如被封千年的魔獅,終於衝破封印一般,把家裡那位小可愛,又狂吼了一番。
原因還是那麼雞毛,甚至連一根毛都不如:晚上我眯了一個多小時,醒來,她還瞪著眼睛,那時已11點多。
蒼天啊,”明天七點就要起來“,”天冷了,肯定起不來“,”會不會遲到被老師點名“,”明天我還要早起,還要做早飯“ ......
一股腦的想法,統統穿進血液,腎上腺激素飆升,接著便是,噼裡啪啦的怒吼。
是的,正如讀者的反饋——「道理都懂,可很難控制」。
這聲”哎“,也太過真實。
我終究沒逃過「易怒」二字。
前一秒還在笑嘻嘻,後一秒,就能失控暴走,突然的沒有任何前奏。
就如瞬間嘶吼的瘋子。
「02」回憶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維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反省過很多次後,雖然我不願,但我承認,和老爸脫不了干係。
記憶中的老爸,算是幽默,他開心的時候,世界美好地冒出泡。可打罵也是常態,對我們姐妹倆,一言不合便發火,並且揍起來。
下班後,他會衝門外大吼一聲,我們心頭一驚,撒腿跑回,然後便被”踢著屁股“進門。
連隔壁的李阿姨,都會用”老虎要回來了“來形容我爸,且”恐嚇“我。
有一次,因為跑出去玩,極度恐慌。回家後,我拉著老妹,就撲通跪地。還教妹妹,雙手合十,磕頭跪拜了好幾個玉皇大帝,嘴裡唸叨著:希望爸爸回家後不要發現......。
還寫了一封道歉信。
後來,老爸老媽下班回家,詫異不已,那表情,就像噎了一口饅頭。老爸看了看那封信,什麼都沒說,只給我留了背影。
也許,是覺得我們長大了?
也許,是意識到了給我們的傷害?
反正,從那以後,老爸再也沒有揍過我們。
正如教育大師陶行知所說:
“相對於成年的父母,孩子們更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父母只考慮他們的存在,他們卻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
那時的我,真是單純至極,卻又敏感卑微。
「03」歸因
慶幸的是,我有一個情緒非常平和的媽媽,印象裡,她只發過一次脾氣,最後氣急了,也只是踩了踩塑膠盆。
我女兒也很慶幸,她的爸爸,也就是我的戰友,對她也是異常平和,雖然這位爸爸不懂一點兒育兒經。
但當面對這哇哇撒潑的孩子時,我氣的牙癢崩潰,可他卻能依舊淡定的哄逗著。
就這一點,我服!
我老公的爸媽,從未打罵過他和他姐。
這不還是應了那句:原生家庭,一生宿命!
所以,我曾和很多人一樣,把情緒失控,大多歸因在了「原生家庭」——這個近幾年超火的詞上。
這一年,孩子大了、也上幼兒園了,我發火次數也開始驟減。
這還得感謝《被討厭的勇氣》中的一故事:
有一天母親和女兒在大聲爭吵。
正在這時候,電話鈴響了起來。“喂喂?”慌忙拿起話筒的母親的聲音中依然帶有一絲怒氣。
但是,打電話的人是女兒學校的班主任。意識到這一點後,母親的語氣馬上變得彬彬有禮了。
就這樣,母親用客客氣氣的語氣交談了大約5分鐘之後掛了電話,接著又勃然變色,開始訓斥女兒。
一直以來,我覺得,是啊,”火“,蹭得上來,我不是神,怎能控制?
然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卻道明瞭:
”憤怒,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已。
它既可以在接電話的瞬間巧妙收起,也可以在結束通話電話之後再次釋放。
這位母親是為了高聲震懾住女兒,使其聽自己話,採用了憤怒感情。”
很有道理啊!
比如有人說,一個人總會有兩副面孔:在家輕易發火,在外平和禮貌。
這是不是恰恰證明了,這個人,不是不能控制好脾氣,而只是在家裡,他選擇了發脾氣,選擇了把壞脾氣、壞情緒給了某個人。
你品,你細品。
「04」遷怒
那,這「某個人」究竟是誰?
一個爸爸,在公司因工作,被老闆狂批一頓;回家看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便臭罵了孩子;孩子生氣,便踹了腳邊的貓。
一個人的情緒,因發洩而傳遞,這種遷怒,就是“踢貓效應”。
所以,在你們家,誰是那隻最底層“貓?
我們:
明明因老公忘記生日而生氣;
明明因與同事攀比敗陣而氣惱;
明明因老闆叫臨時加班而厭煩;
明明因面子被打而惱羞成怒
......
最後,我們把氣都撒在了,孩子身上。
魯迅在曾在《雜感》中寫道:”強者發怒,拔刀向更強者,弱者發怒,拔刀向更弱者”。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有意見不敢去提,有分歧不敢協商,有憤怒不敢對峙。卻總能拔刀,向著自己親身骨肉,那個弱小卻心裡全是你的人。
原來,我才是弱者。
「05」改變
認知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習得性無助」。
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不斷被打擊,屢次失敗後,Ta認為這事,就只能這樣,沒有任何辦法了。
我也曾這樣想的:受我爸影響,我很難改。
其實,並不是真的沒有辦法,只是我們不知道,也不願意再去想、再去試。
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就有一個難以想象的原生家庭:
“ 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
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
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
17歲前的塔拉,從未踏入過教室,她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不敢發聲“,原生家庭在她身上的烙印實在太深了。
可她最終,卻改變了人生與心靈軌跡。
她成為了劍橋大學交換生,哈佛大學訪學者、哲學碩士,歷史博士……並在內心,完成了與家庭與自己的和解。
她說:”是教育給了我新世界,打開了生命的無限可能。”
她曾花費很多時間去讀書上,閱讀心理學、哲學、社會人類學等各種書籍,去尋找“內心”及“家”的困惑。
塔拉說透過教育,改變了自己,在我看來,更願意說,改變自己的,原來只有自己。
堅毅的塔拉沒有放棄,沒有陷入習得性無助的陷阱,她在不斷尋找辦法。
心理學學者唐映紅認為:
“原生家庭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進入成年期,個體面臨著自己選擇自身成長人生歷程的情形,此後的人生軌跡和狀態就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父母。”
是的,就因「選擇」一詞,有人淪為了囚徒,有人卻活成了戰士。
話說回來,我們這一代人,誰還沒有點原生家庭的“影子”。過去的年代,終歸有著時代的侷限性。父母們為溫飽疲於奔命,又哪懂噓寒問暖,打罵成了最便捷的”生活幫手“。
所以,總結以下四句話,與大家共勉:
1、發怒是一種自己選擇的方式;
2、別成為弱者,只敢遷怒孩子;
3、別放棄去尋找解決辦法;
4、書,你讀的還不夠多。
最後分享一段書評:
“每個人最初的世界都是一座山,那座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
當我們不斷探索,也許會發現,原來這世上其實有更多的山,而其中會有一座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如果沒有,就去建造一個。”
願你我重塑自我,飛往屬於自己的山林。
也希望此文給你振翅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