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同於小學,經常請假是不是沒關係?”
“作為家長,要怎麼和老師保持順暢的溝通?”
“要上幼兒園啦!”開學季將至,一批“萌萌噠”寶貝即將進入幼兒園,第一次離開家人,離開身邊所熟悉的一切,獨自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啟全新的集體生活。“入園焦慮”不僅僅會出現在孩子身上,家長在心理上也會產生各種不捨和憂慮,黃浦區蓬萊路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錢紅在此給出專業建議,更好地幫助廣大寶爸寶媽們調整心態,讓寶貝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正確理解並看待孩子的哭鬧行為。錢紅指出,陌生的環境會令孩子產生恐懼、焦慮心理,會產生不安全感,表現為哭泣、撒嬌、害羞、脾氣暴躁等行為,嚴重的還會排斥吃飯、睡覺,會做惡夢、說夢話、夜驚、心思重等,這些都是內在情緒反應所表現出的行為。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分離焦慮表現得更為明顯,往往會用哭鬧來表達他的不願意、不接受。
“從哇哇大哭到活潑好動,這是一個心理和生理適應的過程。家長應當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過多擔憂和不捨的情緒,一旦孩子知道你捨不得他,反而會哭得更加厲害。”錢紅建議早晨入園時,家長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後,要愉快地和孩子道別,然後儘快離開,“面對孩子的哭泣,老師會先用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安撫孩子的情緒,很快孩子就會被幼兒園裡豐富的玩具和有趣的活動所吸引,情緒會逐漸穩定。”
多與老師聯絡和溝通,避免誤解。許多幼兒園新生家長擔心不知怎樣和老師做好溝通,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對此,錢紅表示,當老師和家長聯絡的時候,家長可以將孩子在家的表現告知老師,多和老師互動。家長也可以主動和老師聯絡,如果對老師的某些做法不滿意,要第一時間與老師溝通。“如果是從孩子口中聽到令你不滿的資訊,也應向老師提出,不必要的誤會會讓家長焦慮,從而產生更多的不信任感,既不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有家長存在這樣的疑慮:“一個班級這麼多孩子,老師照顧得過來嗎?會不會忽略了我家寶寶?”錢紅表示,“我們的老師都是專業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熟悉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瞭解幼兒的行為表現,能夠既全面又個性地照顧好每一位小朋友,請家長不要擔憂。”
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期望值要合理。錢紅建議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不把特點當缺點,有助於家長對孩子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比如:小年齡的孩子要多鼓勵、多表揚,但表揚一定要具體化,不能簡單的評價“很好”“真棒”,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好在哪裡。同時,她建議家長不宜太情緒化,不盲目攀比,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變化和進步。
營造愉悅的家庭氛圍,調動孩子積極的情感體驗。錢紅認為,愉悅的家庭氛圍、和諧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情緒愉快。“當孩子來到了一個陌生的集體生活環境中,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愛護無可厚非,但是不要把早上送孩子入園搞得太隆重,不用全家陪同來園。”回家後可以和孩子多說說話,聊天的話題和方式很重要,不建議問“老師罵過你嗎?”“中午吃飽了嗎?”“幼兒園好不好?”等問題,取而代之的應談談幼兒園開心的事情、請寶貝介紹幼兒園好吃的午餐、說說自己新認識的老師和朋友等,始終讓孩子接收到更多和幼兒園相關的積極資訊。
幫助建立有規律的作息,做到家園一致。錢紅建議新生家長要了解孩子所在幼兒園的作息,在家也儘量按時午餐、午睡,適當地開始培養一些自我服務能力,如:自己吃飯、會表達上廁所的意願、願意喝白開水、習慣用水杯喝水等。
有家長覺得,幼兒園畢竟不同於小學,隨意請假應該不要緊。錢紅表示,幼兒園也有課程體系,會設定適宜的環境和過渡環節來讓孩子感受幼兒園的舒適和溫暖,另外會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運動、遊戲和學習計劃。“在幼兒時期,家長應更加註重孩子行為習慣和學習品質的培養,這些都是終生受益的‘法寶’。所以,除非生病,堅持來園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記者 / 王菁
編輯 / 黃騫文
圖片 / 蔡維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