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認為健康的就是“乾淨”的,只要把髒東西清理掉,身體自然就會健康,因此就會存在“洗一洗更乾淨”的說法。
可是,洗手,洗臉,洗澡無可厚非,但是這4個部位一定要不要隨意清洗,對健康沒啥幫助。
1、腸道
無特殊情況下不要清洗腸道,尤其是一些“清洗腸道,養顏清宿便”的說法。
首先大便是一種正常生理代謝,本身就是一些廢物,也不用刻意去在意。
另外,在醫學上根本就沒有“宿便”這一種概念,灌腸的作用也就只是把沒來得及清理的糞便,提前從人體清理掉罷了。
並且,灌腸是需要嚴格遵循醫療手段,隨意地清洗腸道,危害非常大,比如:擾亂腸道菌群,影響消化吸收,免疫能力等等。
2、洗肺
洗肺的操作就是把一根特別細的管子,透過嘴巴或者是鼻孔,插入到支氣管,然後往裡面注入生理鹽水,並立刻進行回抽,主要是治療某些疾病。
因為PM2.5和煙霧進入到身體後,會對肺部造成損傷,可是,洗肺並不能夠清理煙霧或PM2.5對於身體的危害。
並且,洗肺是一種有創傷的治療方式,需要嚴格的使用規範,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隨便洗肺的。
洗肺對身體的危害巨大,想要保護肺的健康,不如出門的時候戴口罩,把抽了多年的老煙戒掉。
3、洗血管
首先需要各位知道血管內沒有“垃圾、毒素”等物質,真正毒素血管的東西是脂類斑塊兒。
很多人因為飲食,生活習慣不太好,導致血脂升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危害到身體的健康。
清洗血管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行為,因為血液被清理掉,人體直接進入癱瘓狀態,各個器官衰竭就會死亡。
而市面上常見的一些藥物,保健品等等,只能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
4、洗陰道
正常情況下,陰道內的分泌物是比較乾淨的,多為透明拉絲狀或者是糊狀,顏色多為乳白色,亞麻色甚至是輕微偏黃。
因為陰道本身就有比較強的“自淨能力”,如果隨意清洗陰道,反而會破壞掉陰道本身的平衡,增加炎症出現的風險。
如果想保持乾淨,可以用溼紙巾或者清水擦拭外陰部位,保持好私處清潔就可以了,不用過度清理。
總而言之,想要保持身體的乾淨整潔,就是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在不舒服的時候進行合理的治療,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