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期間,韓劇《魷魚遊戲》刷爆國內各大熱搜榜,成為網飛全球播放量最高的劇集。
近日,韓國電影再出爆款——《摩加迪沙》。
有多爆?
在韓上映期間登頂票房第一,累計觀影人次突破250萬。
同時,口碑爆棚,在釜山電影節狂攬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等6項大獎。豆瓣8.2。
更吸引毒藥君的,是它的製作班底,妥妥的韓國頂配,主創幾乎囊括了韓國頂級電影人。
導演柳昇完,之前自編自導《老手》《柏林》《軍艦島》等作品,都是韓國動作片的代表作。
男主金允石,青龍影帝,代表作《黃海》《追擊者》《南漢山城》。
男主趙寅成,演技與顏值並存。
劇情更是大膽,故事背景發生在索馬利亞的首都摩加迪沙,主角團是朝韓兩國大使,主線是兩位大使在索馬利亞內戰中攜手出逃。
索馬利亞內戰將會引發哪些連鎖反應?原本對立的兩國大使如何攜手合作?出逃路上會有怎樣驚心動魄的經歷?
毒藥君帶你一探究竟。
01 異域它國大打出手
1945年,朝鮮半島在美蘇的支援下分裂成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雙方均強調自己才是合法政府,一直未能加入聯合國。
1988年,韓國剛辦完漢城奧運會,國際知名度大大提升,想一鼓作氣加入聯合國。
非洲小國多,有大量聯合國投票權。韓國政府派外交官金大使(金允石飾),前往索馬利亞積極開展外交工作。
摩加迪沙是索馬利亞的首都,社會動盪,治安混亂。金大使努力三年,終於獲得了與總統面談的機會。
為此,金大使精心準備了厚禮,興致沖沖地上了路。誰知,他們半路被端著AK的蒙面人打劫。對方不搶錢不殺人,單單搶走了給總統的厚禮,打爆了輪胎,讓金大使一行無車可用。
當金大使氣喘吁吁地跑到總統府,卻被通知見面會已經取消。接替他的是朝鮮外交官——林大使,正滿面春風的去見總統。
金大使突然明白被打劫不是意外,而是朝鮮在故意攪局!
果然,鏡頭一轉,林大使正在房間裡端詳金大使的厚禮。
韓國不甘示弱,到處散佈朝鮮販賣武器給索馬利亞反叛軍的假訊息。
正當兩方打得如火如荼時,更大的危險來了——索馬利亞內戰爆發。
《摩加迪沙》將朝韓關係放在更大的國際事件中考驗,讓敵對的雙方在更大的戰火中審視自我。
02 局勢告急
街上槍聲四起,口號震天。
來自底層的反叛軍發白菜一樣將槍發給民眾。
軍人和反叛軍死命搏殺,屍體隨處可見,堪稱人間地獄。
面對戰爭,金大使播放“友好宣言”:我們從遙遠的韓國而來,為了和大家成為朋友,像家人一樣的朋友。
眼前卻是家人在傷害朋友,朋友在傷害家人。
別說和平了,生存都是問題。
交通、通訊、供水全面癱瘓,摩加迪沙已經失序,死亡隨處可見。在反叛軍眼裡,外國大使就是侵略者,和前政府交好就是敵人。
各國大使紛紛撤出索馬利亞,朝韓雙方只是因為撤退的慢了一些,不幸雙雙陷入了孤島境地。
韓國大使館用美金與索馬利亞軍方達成交易,後者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
但朝鮮大使館卻慘遭暴徒洗劫,徹底淪陷。
不得已,林大使想到韓國大使館求助。
同事參贊反對:求那些韓國的混蛋救我們,是想讓那些孩子們也變成反動分子嗎?
但生死麵前,林大使顧不了這麼多。他想著也可以“鳩佔鵲巢”,讓對方投誠朝鮮。
金大使也在糾結要不要開門。
不開,外面是同宗同族的鄉人,對方還有孩子;開,兩國向來勢不兩立水火不容,開門也是在引狼入室。
最終,金大使決定開門,他想他也能勸對方投誠。
兩方家屬的態度也代表了他們對彼此的巨大偏見。
韓方聽說“朝鮮的兒童都被訓練成殺人機器”。
朝方不敢讓孩子看漢城奧運會的吉祥物,怕“汙染了孩子的思想”。
直到,一頓飯,一切悄然改變。
韓方準備了豐盛的飯菜,但飢腸轆轆的朝方卻面露難色遲遲不敢動筷,怕有毒?不好意思?還是客氣退讓?
韓方猜到了原因,主動與對方交換米飯,吃了一口證明無毒後,朝方才敢吃飯。
也正是透過吃飯,他們才發現彼此如此相像。
韓國女人夾蘇子葉費勁,朝鮮女人主動伸筷幫她剝下。
一碗醃蘿蔔,一盤醃白菜,都是雙方最愛的下飯菜。
林大使礙於其他,忍著糖尿病的折磨不求助他人。但孩子心疼爺爺,他主動找韓國大人要糖,對方也貼心地送來了胰島素。
所有的陰謀都沒有發生,誤解消散,千年來共通的文化與血脈戰勝了一切。
03 個體的協力求生與時代的分道揚鑣
戰局不斷擴大,主力叛軍已經進入摩加迪沙。
為活命,朝韓雙方決定合作,分頭找建交的領事館求助。
義大利領事館同意幫韓國人撤離,但他們不會帶朝鮮人。金大使靈機一動,謊稱朝鮮人已經投誠,是韓國人。
就這樣,四輛車向義大利領事館出發。
朝韓雙方全員出動,將書、門板等各類材料裝在車上打造“防彈車”。
災難面前,文明已然坍塌,最大的作用便是遮蔽子彈。
路上,他們先遇政府軍再遇叛軍,槍戰車戰不停,歷程驚心動魄。
最後,朝韓雙方在機場各自迎來了本國的接機人員。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戰友,轉眼就是敵人。
告別只能在飛機上進行,下了飛機,他們不能互相表露出任何感情。哪怕是孩子忍不住要看一眼,也會被大人矇住雙眼。
最終,兩輛車向不同的地方駛離,他們最終還是各走各路。但索馬利亞內戰,不僅讓他們看到了如果兩國開戰要付出的慘痛代價,更讓他們看到了彼此之間共通的文化情感,本是同胞。
豆瓣簡介該片:影片基於“從未出現在韓國外交史上的”真實故事改編。
可見,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但這事並未被官方記錄。
魔幻又現實。
歷史上,金大使的原型是韓國前大使姜信盛。
1990年12月,叛軍進佔摩加迪沙,姜信盛與大使館人員試圖赴機場離開時,遇到了朝鮮大使金勇洙(音譯)以及13名職員和家屬。雙方都被困在了混亂的機場。當時朝鮮大使館已經遭襲,姜信盛提議一起去韓國大使館。
不同於電影中尷尬彆扭的場景,姜信盛說現實生活中:“感覺像是一家人。我們試圖克服我們的難處,像家庭般團結起來。那超越了意識形態、國家之分。”
生活中的結局與電影類似。
姜信盛回憶:“我說我們在肯亞有住處,問他們要不要一起去,但朝鮮使館的人拒絕了。那時候我才意識到,如果他們在離開索馬利亞之後還繼續欠韓方的人情,回去可能會受到嚴重處分,所以我也向他們道別了。”
雙方得救後,再沒見過面。
本是同根生的兩人,形同陌路。
“亂世裡共生死,文明裡被鉗制”。
影片讓主人公以旁觀者的姿態看待戰爭,同時他們也是本國戰爭的受害者。兩國人民的誤解與對立在生死麵前變得微不足道,情感的共通勝過一切。
電影是社會政治的綜合體現。2017年,文在寅上臺後積極推動朝韓關係放緩,當年韓國推出了正面宣傳朝韓關係的電影《鐵雨》《特工》。
今年,朝韓關係繼續明朗化,《摩加迪沙》打敗《茲山魚普》代表韓國衝擊奧斯卡,這也許是韓國釋放對朝積極訊號的方式之一。
半年後,韓國將再次進行總統大選,不同黨派的登臺也勢必會帶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對朝政策。朝韓雙方關係的走向究竟如何,還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
但《摩加迪沙》告訴了我們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意識形態因人產生,人心才是相處的關鍵,而朝鮮人和韓國人,都有一顆能夠理解對方的心。
文/聽林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順手點個在看和轉發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