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別在過道上跑來跑去的……
我買東西的時候,你扶著媽媽的推車……
你怎麼什麼都摸?我說過了,扶著推車!……
把香蕉放回去......我們不買那個,家裡有的是……
別壓那些西紅柿!
我現在警告你,如果還不扶著推車,你會有麻煩的……
你又跑,是不是想摔倒啊?
好,夠了!你知不知道,剛才差點撞倒那個老奶奶?今晚你就等著回家挨罰吧!”
IHUMAN MOM
各位爸爸媽媽們,這段對話熟悉嗎?
你是不是每天或者經常性地對孩子說這些話?
孩子的反應是怎樣呢?
我問家長,是否記得自己小時候做錯事情受罰時的感受:
“我經常恨我媽媽。我會認為'她真是一個潑婦’。之後,我又會有罪惡感。”
“我會覺得:爸爸是對的,我很糟糕,我理應受罰。”
“我現在還能想到當時被懲罰時的不快,但成為家長後,我現在也終於明白當時爸媽罰我的心理了。”
下面是一些家長的回答:
“如果不懲罰他們,他們就會逃避管教。”
“有時候,我很生氣,但沒有別的辦法。”
“如果不懲罰,孩子怎麼知道他做錯了,怎麼保證他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我懲罰兒子,是因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可以看出來,大多數家長都把懲罰當作是管教孩子的有效手段,如果不懲罰孩子,會擔心孩子以後還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根據美國知名育兒專家吉諾特博士的觀點:一個孩子應該經歷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而不是受罰。讓他感到,在一個相互關心的親子關係中,是沒有懲罰的。
若:“如果孩子繼續違抗你,這時候,可以懲罰嗎?”
吉諾特博士認為,問題在於,懲罰並不起作用。
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報復家長上面,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
換句話說,懲罰孩子,我們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層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代替懲罰的七個技巧
(家長們快來做好筆記)
️請孩子幫忙
️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表明你的期望
️提供選擇
️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採取行動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我們可以用一組情景漫畫了解一下怎麼運用這七個小技巧,看一看在孩子出現或可能出現問題時,怎樣和孩子溝通解決,是恰當的。
#1
請孩子幫忙
IHUMAN MOM
#2
明確表達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人格
IHUMAN MO
#3
表明你的期望
IHUMAN MOM
#4
提供選擇
IHUMAN MOM
#5
告訴孩子如何彌補失誤
IHUMAN MOM
#6
採取行動
IHUMAN MOM
#7
讓孩子體驗不當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
IHUMAN MOM
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學會了嗎?
現在,讓我們來做一道練習題試一試,看看自己掌握的怎麼樣~
情景
孩子每天出去玩時總是會帶著家裡的玩具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但每次回家時,總會搞丟那麼幾件玩具,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處理呢?
請各位家長將想法寫在留言區哦~
來源:《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