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道德經的人生智慧》
老子為什麼那麼厲害,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經》讓後人有學不完的人生智慧?在古代科技很落後的條件下探究出如此深邃的“道”,兩千多年前對於有些事情得出的結論,時至今日都有些不可思議,簡直讓人感覺老子具有未卜先知的特異功能。老子在第21章給我們解開了謎底。他站在“道”的高度總結出了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即“道之為物”(21章,以下同),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循著“道”就可以在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抓住事物的本質,從而能夠認清事物的發展規律,預見事物的發展方向,自然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一步:洞察其“象”
“道之為物”的第一個特徵就是“象”,即表象。古人經常觀天象來推斷人間的事物,就是利用這個表象。人間萬物的表象非常豐富,比如水可以有冰霜、水、氣霧三種表象,春天細雨綿綿、夏天大雨傾盆、秋天大霧瀰漫、冬天白雪皚皚。植物四季的變化也是常見的表象,春天萬物破土發芽,夏天生長茂盛,秋天果實累累,冬天落葉歸根,覆命進入冬眠。古人認為:觀天象、觀人間永珍,就可以預見人類社會將要發生的變動,這就是古代人預測學的根據。所以古人發明了《易經》來研究人世變化的學問,使看手相、觀面相預測人的未來命運有了根據。可見,觀“象”可以說是人類認識自然和自己的基本手段之一。
第二步:感知其“物”
“道之為物”的第二個特徵是“物”。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因為有不計其數的實實在在的“物”。不同的物體是不同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因此萬物具有永珍,永珍反映萬物。我們身邊的物體,有的用手可以摸到、有的用眼可以看到,有的用耳可以聽到。這些“物”都是實在的存在。有些“物”雖然看不到,但能感覺到,比如空氣無色無味,我們看不到摸不著,但流動起來就會形成風,就能感覺到它的存在。還有些“物”以前看不到感覺不到,但現在用科學手段能夠證實。比如,目前對光子的認識,光子首先是“物”的一種形態,不能因為現代科技還無法觀測到,或者還不能夠測量其質量就否定光子是一種物質。所以,只要我們用心,就能從表象開始,進一步感知千差萬別的“物”。
第三步:探求其“精”
“道之為物”的第三個特徵是,“物”中含有“精”。這個絕妙的“精”字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它含有物質“精華”、“精髓”的意思,就是能反映這種“物”最本質、區別於其它“物”的最核心的東西。只有探求到了“物”中之精華、精髓,才能準確把握這種“物”的發展變化規律。二是它含有“精神”的意思。即,“道”形成的物本身就含有生命力,一棵樹給人茁壯的感覺,說明其生命之“精”非常充足。茁壯的內在含義就是物中有大量的能量存在,這種能量就是老子所說的生命之“精”。探究到物之“精”後,對萬事萬物的把握就從表象進入到了核心,從表面進入到了實質。
第四步:掌握其“信”
“道之為物”的第四個特徵就是“信”。這個“信”可以理解成“誠信”,也可以理解成“資訊”,合在一起就是說,任何物質都帶有自己“誠實的資訊”。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獨特的唯一的誠實資訊,沙漠有沙漠的資訊,水有水的資訊,魚有魚的資訊。有些事物本身,包含著非常明顯的生命製造的資訊,而且很容易被其他生命辨認出來是生命創造的,比如埃及的金字塔,現代人不知道是怎麼建造的,但是每個人都非常肯定它是地球生命建造的,就是這個道理。更深入地講,“道”一旦成為“物”,就是秩序的出現,也是有序的表現,這是“道”的根本特性。這樣我們就能從萬物所提供的,關於其自身獨特的有序的資訊中認識萬物。只有把“象”、“物”、“精”綜合形成的“信”,彙集到人的腦海中,人才能形成對各種事物發展變化規律(即“道”)的全面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程序可知,人們對於任何事物的認知,開始都是隱隱約約、恍恍惚惚的,但它確確實實地存在。由模糊到清晰,需要我們努力去尋找。例如,我們要到宇宙很遠很遠的地方去,現在恐怕還處於一個恍恍惚惚的階段。但老子告訴我們,不要害怕現在恍恍惚惚,那有很多東西在裡面,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發現,宇宙有很多規律我們沒有掌握,人類能實際抵達的探測距離剛剛到達火星,以後會走得更遠更深。老子所闡述的是多麼深刻而富有哲學性、科學性。
惚恍中成象,恍惚中成物,窈冥中成精,冥窈中有信。老子說:“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我是怎麼知道萬物的程序與變化的呢?就是從認識“道”的這四個特性開始的。任何物都帶有其本身真誠的資訊,就看我們能不能夠讀出來了。諸葛亮能夠借東風,是因為他掌握了天氣變化的規律,因而能夠準確預測天氣,瞭解了老子所說的“象”“物”“精”“信”以後就不足為奇了。隨著人類智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古代許多神奇的作為,現在來看都很平常了。諸葛亮的借東風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避免開幕式下雨相比,不知要遜色多少倍。現代科技正在研究人類DNA的遺傳資訊,將來用於醫學上,就可以預知一個人什麼時候得什麼病,還可以透過改變DNA的排序避免這個病發生。“道之為物”的四個特徵始終都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看我們的智慧能不能洞察其“象”、感知其“物”、探求其“精”、掌握其“信”。如果一個人能夠具備這種能力、達到這種境界,對有些事物就可以看到它的過去、掌握它的現在、預知它的未來。老子達到了這種境界,所以他是聖人,是先哲。
正所謂:
老聃料事以何神?
預見將來曉古今。
象物信精為法寶,
遵循大道探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