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喝酒雖然不是什麼好習慣,但只要不影響別人倒也無妨。有些媒體抓著明星抽菸喝酒影響形象做文章卻也不能說他們吹毛求疵,誰叫明星畢竟是公眾人物呢,很多人會跟著學的,既然是公眾人物自然要有個向公眾負責的態度。跟媒體硬頂不但挽回不來,反而會再給媒體制造話題的口實,會讓自己掉得更深。
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於謙於老師,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上來就甩給你,搞什麼”人設“,我就是這麼個人。端著,舒服嗎,撐不住自己就捏了。
先把毛病展示出來,毛病作為缺點的突破口就堵上了,《道德經》第二十八章有云: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道理很好明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自己本來就行,卻要忍著裝不行,所以做就很難,然而到了“知其榮,守其辱”就從理轉向了情,這裡是真功夫,誰人不喜光鮮亮麗,卻要“復歸於樸”。
為什麼要這樣?“水天需”卦把這個因果完整的展示了一遍:
上六爻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九五爻辭:需於酒食,貞吉。
六四爻辭:需於血,出自穴。
九三爻辭:需於泥,致寇至。
九二爻辭: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初九爻辭: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初爻的“郊”只是一種概念,並不是任何的實物,而“沙”、“泥”、“血”都是實物,實物代表著慾望,所以,初九是“無咎”的,但從九二到六四麻煩越來越大。
“人設”就是這麼來的,虛弱的地方才會去掩飾,然後越陷越深,與此同時,人們會對這個掩飾表相的華麗程度期望值越來越大,公眾的這個慾望就等於是自己給養起來的;
到了九五爻是應對策略,“需於酒食”是“自損”,把自己的東西主動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但也僅僅是應對,已經不是上乘;
上乘是上六所謂“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三”代表著眾多,並不是特指三個,“不速之客”就是自己亂七八糟的念頭,包括打造人設這種展示內心虛弱的做法,其實念頭斷不掉(見前文《痴心生怨氣,怨氣生妄想,妄想生執念》),自己只需要“敬之”,也就是看著它來去自如即可,便是“終吉”,完全就是佛法中的“覺性”。
人總是為名聲所累,自我褒揚可謂大忌——張揚自己是電腦高手就都找自己修;張揚自己牌打的好,就得犧牲自己的時間陪人打牌;張揚自己酒量大,就都灌你。
有人看了錢鍾書的作品就想著跟他見面,錢鍾書說:“雞蛋好吃吃雞蛋就行了,想著見雞是幹嘛呢?”
而現在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掉進這裡,演員的戲好、歌好、舞好,好好享受只關注他的工作就是了,私生活關你什麼事?球星也是,場外的東西鋪天蓋地,早離開事情的本身十萬八千里了。
所謂“樸散則為器”,最質樸的才是最有用的,而且是放在哪裡都有用的。子曰:“君子不器。”一個人你看他什麼都不像,但做什麼像什麼。老子喜歡談水,水的自性就是無論遇到什麼阻礙都會順著障礙的樣子變化,越過去之後又回到原來的狀態,這就是“外圓內方”;
佛家同樣講“隨順”,《普賢行願品》所謂“恆順眾生”;
儒家《中庸》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還是這個意思,三家都是一樣的。
於是,“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能以此起用便可駕馭自如。
最後的結論“大制不割”——“割”就是分開看,真假、美醜、善惡、對錯,高低、上下等,只要心存一邊,另一邊就看不到了,又如何知白守黑、知雌守雄、知榮守辱呢?
再返回來看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善行無轍跡”便是不留痕跡,這兩天覆習《慶餘年》,追蹤高手王啟年追的就是車的“轍跡”,只要留下痕跡就一定會被按圖索驥;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但凡有鎖的門就一定能開啟的,所以連鎖都沒有,又怎麼開呢;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意思同樣是沒有打結的繩子也無從開解;
緊接著“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善人者”不好為人師,“不善人者”喜歡物質。
最後是本章的結論“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不好為人師,也不醉心於物質者,雖然在外人看起來是“大迷”,但裡子卻是真正的智慧。
這一章強調的就是“不露痕跡”,“深藏不露”還來不及,“人設”個什麼,豈不是主動把自己拿出來當靶子?最後在全經接近尾聲的第七十一章總結到: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接受不完美就是完美,於老師就是這麼做的,抽菸、喝酒、燙頭都是我的毛病,我承認我有這些毛病,這叫“真”。
所以道家的都叫“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