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0月18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結果對外公佈,青海民和喇家遺址榜上有名,躋身新石器時代33項考古發現之一。
據介紹,喇家遺址為新石器時代的大型聚落遺址,位於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喇家村,考古發現該聚落遺址毀於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至今仍有母親守護孩子、返身救助親人的遺骸遺存,因此被稱為“東方龐貝”。
1999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喇家遺址進行挖掘。曾出土我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大的石磐——黃河磐王,以及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麵條,同時還發現了大量陶、石、玉、骨等珍貴文物千餘件,特別是反映社會等級和禮儀制度的“黃河磬王”、玉璧、玉環、大玉刀、玉斧、玉錛等玉器,對研究齊家文化的文明程序和社會發展變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考古發現,喇家遺址還包含了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特徵,展現出多學科的研究價值。
2001年,喇家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4年,喇家遺址獲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專案,成為我省首個獲批立項的考古遺址公園。2015年,青海省人大常委會批准透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喇家遺址保護管理條例》,標誌著中國唯一的大型史前災難遺址獲得專門立法保護。
記者獲悉,喇家遺址國家考古公園規劃總投資5.33億元,截至去年已完成投資4.9億元,主要建設了遺址博物館,三號、四號保護展示棚、景區道路、呂家溝河道景觀治理等設施。截至目前,文物保護與展示工程方面,博物館建設及內部展陳工程專案及居民安置新村建設專案已全面完工。現已開放的有博物館、一號保護展示館、納頓傳習所及景觀遊園等區域。
據瞭解,從地域分佈來看,此次公佈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涵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從年代分佈來看,舊石器時代有5項入選,新石器時代有33項入選,夏商時期有10項入選,兩週時期有15項入選,秦漢時期有16項入選,三國至隋唐時期有9項入選,遼宋金元時期有9項入選,明清時期有3項入選。
我省另一考古發現都蘭熱水古墓群入選此次“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入選的時代為三國至隋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