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姓圖騰】
自古有傳,梁氏是以大樹為姓氏植物圖騰。看“梁”的結構,形似一棵參天大樹,支撐著萬古江河,瓊樓玉宇,山水良田,林茂糧豐,養育一方,可以詮釋“梁”的古意。也寓意梁氏子孫,不論是身居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天涯海角,都領悟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
《說文》:“梁,水橋也。從木、水,刃聲。”徐鍇《系傳》“(古人梁),從兩木,一,梁之中橫象,從水,指事。”段玉載注:“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梁之本義即橋,如橋樑、津樑。《詩.大雅.大明》:“造舟為梁,不顯基光。”孔穎達疏:“造其舟以為橋樑。”梁姓——梁音通良求精良,奮發圖強作棟樑。
【梁姓始祖】
梁康伯為梁姓開山鼻祖。梁姓開基前,是黃帝后裔,出自贏姓。黃帝第八世後裔的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賜贏姓,傳至二十八世為姬。姬姓是黃帝嫡系傳人,是贏姓伯益之後。姬十六世孫非子,是黃帝第四十四世孫,在周孝王時被封地在秦谷,改為秦姓,非子曾孫秦仲是黃帝第四十八世孫,秦仲為西周周宣王大夫鎮守邊關。周宣王時戎不斷侵犯,邊疆失守,周宣王令秦仲征討西戎,未捷先亡。秦仲之五子,為國雪恥,為父報仇,請戰西戎,得周宣王同意。秦仲五子率兵七千,同仇敵愾,打敗西戎,收復疆土。周宣王大喜,封秦仲五子為侯,並封秦慶為康伯,封地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建立梁國。傳三世到公元前641年,秦穆公並梁,梁國子民到晉國,他們為懷念故土,思念先祖康伯故改姓,以國號為姓叫“梁”,視康伯為鼻祖,梁康伯為黃帝第四十九世孫,是梁姓開山鼻祖。
德能養人善為本 百善孝字最為尊
梁氏是個古老的中國姓氏。追溯梁姓開基前,按血級關係追溯理順,梁姓是:黃帝——伯益——姬——非子——秦仲——康伯,一脈相承。據《史記》載,梁氏遠祖為公元前21世紀居住在山東泰山一帶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輔佐舜帝發展畜牧業和幫助大禹治理黃河,功績卓著,被舜帝賜姓嬴氏。後因子孫首領飛廉仕於商,周滅商後被舉族遷徙至西北天水一帶。
飛廉七世孫非子承繼家傳技藝,在汧渭流域為周朝馴養畜馬,立下大功。周孝王將邊陲秦地賞賜給非子,建立秦國,號稱秦嬴。公元前822年,非子的曾孫秦仲,奉周宣王之命征討西戎,兵敗殉國。秦仲五子勠力同心、為父報仇,率精兵七千,繼續攻打西戎,終獲全勝。秦仲少子康因戰功顯赫,被封於少梁,建立梁國,梁氏開始成為中華姓氏大家庭一員。前771年,周平王遷都雒邑,康公率兵護駕再立新功,受封伯爵,躋身諸侯,始稱梁伯。秦滅梁後,梁氏子孫奔晉,又繼遷齊魯,至九世祖叔魚公,師從孔子,位列“七十二賢”,定忠孝遺訓為梁氏永久家訓,開創梁氏譜牒研究之先河。梁氏自康伯創立梁國,迄今已2800餘年。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先後又有姬唐封地南梁與魏惠成王遷都大梁,而稱梁姓,以及多個少數民族部分族人因帝王賜姓、尊崇漢習、內遷定居等故改為梁姓,自願加入梁氏大家族,康伯公亦成為中華梁氏共同的人文始祖。
【語言習俗】
玉林梁姓語言:一是桂東南粵語方言二是客家話,三是地佬話。
【梁姓人口】
根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截至2020年底,梁姓在玉林轄區內戶籍人口為489709人。
【在玉主要宗支分佈及遷徙路線】
玉州、福綿梁氏。梁姓進入玉林,可追溯至1280年。即是說,梁姓進入玉林已有741年的歷史。玉林梁氏始祖為對峰,出生於宋寶祐年(1253年),諱宗舉,字文學,祖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白沙裡瓦子街人氏。元朝歲貢生,1280年—1313年任鬱州教諭。秩滿因兵戈馬亂,土寇猖獗,不能返里,遂入籍居鬱林。後生四子:醇政、德政、仁政、偉政。梁醇政居大西街(即水浸社);梁德政先遷居高衝堡百牛坡,後遷至玉州區仁厚鎮荔枝村,歷傳數代,至今已有裔孫20萬多人,分居在玉林八個縣市區和貴港、桂平、平南、藤縣、蒙山、浦北、合浦和南寧等地;梁仁政居南流村,梁偉政居白沙裡。玉林城區東明玉川公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白沙裡瓦子街飄竹社人,明洪武初遊學到鬱林,其世系至今發枝散葉600多年,裔孫約2萬人。玉州名山覃坡道餉公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白沙裡瓦子街人氏,明洪武初遊學到鬱林,其世系繁衍至今600餘年,裔孫約1.5萬人。玉州、福綿梁氏歷730多年,傳三十多代,至今已有裔孫30萬人之多。
興業梁氏。興業梁姓有幾大支系:
1.達齋世系。達齋,原籍河南省開封府菖蒲縣,元朝到廣西任平樂府主簿司和鬱林州主簿司,後卜居興業石南環江坡頭村繁衍生息。幾百年來達齋系與對峰系分宗支居此,和睦相處。達齋世系現有人口約4000人。
2.萬十世系:萬十,元朝人,其後裔子孫在興業居住有兩個支系:彰素支系和彰彩支系。
3.梁恕世系:梁恕,諱恕號體仁,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廣東省順德縣瓦子村隨宦到玉林興業,先居黎地,後居譚良西村。600多年,歷世20餘代,現有人口8000多人。
4.丙戌世系:丙戌乃宋朝孟堅二十代裔孫。孟堅諱固號寧波,兵部侍郎。明朝遷興業南九里東塘村定居。發展至今裔孫二十一代,人口5000多人。標文為丙戌第十一代裔孫,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遷住石南龐村,歷230多年,又傳11代,有2500人。
5.梁儲世系:梁儲世系源於廣東南海石啃村。梁儲系明王室左柱國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武宗正德14年(1519年)明王室親寧王朱宸濠武昌謀反,梁儲奉旨南下征討。平亂後,又掃平桂林四大寇。後迴歸廣東定居。由曾孫梁盛富駐守桂林,後為桂林發族始祖。梁儲第七子公清之孫祖昌於明朝萬曆末誥授修州郎任廣東西寧縣(今廣東鬱南縣)儒學貢生介賓,其長子德榮隨父創業於西寧,子廣爵、廣超遷居兩廣,其中一支裔孫居住於興業山心蓬塘。
6.對峰世系:(同玉州、福綿龍神灣梁對峰公世系),現有人口約11萬人。
北流梁氏。北流梁氏始祖梁遺,字東平,原籍河南省汝州,南宋進士,官至朝廷正議大夫,廣西提刑按察使。南宋滅亡後,不甘仕元,隱居北流,寓居城東登龍橋下街,於鴨埌置田興業。妣方氏生三子,長子嘉興、次子嘉祐、三子嘉賜。長子嘉興承業北流。現已在北流傳36代,上譜人口達10多萬。是歷史上遷居北流最早、人口最多的名門望族。
博白梁氏。博白梁氏有三大支系:
1.梁錫世系:梁錫,字昭明,號鴻遠。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己酉科舉人。正統間,梁錫經廣西學政考核後舉薦到京城參加吏部的部考合格,被朝廷委派到廣東省文昌縣(現海南省文昌縣)任正堂教諭,致仕歸博。其後裔已傳至第28代,在博白縣內居住的裔孫約有11萬多人。
2.樑子亨世系:樑子亨為博白沙陂鎮八角田梁氏始祖,於明嘉靖年間自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攜子梁萬崗、嫡侄梁萬新前來博白沙陂八角田創業,至今480餘年,已有二十餘代,人口6000多人。
3.梁法璽世系:梁法璽三兄弟(梁法甫、梁法茂)從江右來博白松旺福山創業,後梁法甫、梁法茂於明朝遷居合浦公館圩與石子嶺。梁法璽後裔大部份留居松旺,另一部份遷居欽州黃屋、靈山一帶。
容縣梁氏。容縣梁氏有幾大支系:
1.梁崇高宗支世系:梁崇高,生於南宋,是梁康伯70世孫,其父梁如映,其叔如負、承恩,兄崇義,弟崇禮、崇信,原籍廣東南雄府珠璣巷。宋鹹淳年間因皇室胡妃出走,官兵南追,百姓遭殃,舉家逃難,兄弟數人逃離珠璣巷到羅定譚井定居,迄今歷七百餘年。其後裔部份遷居容縣立業開族。
2.梁東平宗支世系:梁東平,又名梁遺,原籍河南省汝州,是晚宋期間的進士,封正義大夫,官任廣西提刑按察使,年老卸職遂落籍廣西北流鴨墳。其二世有梁嘉興、梁嘉佑、梁嘉賜。梁嘉佑復籍河南省,梁嘉賜遷居廣東省。梁嘉興承業住北流,歷經元明兩朝,其族裔眾多,紛紛謀生自立,梁嘉興六世梁瑛的後裔均由北流遷居容縣。
3.梁定山宗支世系:梁定山,號梁起,字起萃,是南宋成淳三年丁卯(1267年)科進士,官拜中順大夫,授嶺南招討使,敕鎮粵兼統閩楚兵馬司。元初因與同官者相左,得罪於朝廷,被解兵權。後由南雄遷入順德,隱居蓬筒村。後來,他的長子梁佑後裔梁玄經任明萬曆武略騎尉,遷岑溪歸義,由此立業開族,後裔散居於岑溪、容縣兩縣各地。
4.梁甘拙宗支世系:梁甘拙籍居廣東順德馬定都江尾堡東邊坊。後因族大人多,人口繁衍,為興家發展,明萬曆年間公元1608年前後,他的次子梁南滰率領侄輩四人沿西江入桂來容,求興家之道。
5.梁松九宗支世系:梁松九,號九成,是梁康伯67世孫,祖籍山東益都,其六十三世祖梁紹,字繼美,南宋時期,官任廣東提刑。宋鹹淳九年,因戰亂,先是逃難至番禺,後逃往順德大良口古琅洲。之後輾轉入桂,在梧州府潭津縣二都富安村油木嶺咀定居立業。他的後裔部份遷入容縣。
6.梁紹中宗支世系:梁紹中祖籍廣東南雄府保昌縣竹兒村,為明朝大夫。傳到孫“經”字輩,有梁經超任潮州教授,後升欽天監,禮部尚書。後因官場內鬥,被誣以罪名,禍及族人,族人被迫四處逃生,其中一支後裔於明清兩朝代遷至容縣。
【本姓人自評】
族譜記載,梁氏因賜姓立國至今已有2800多年,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先祖人才輩出,文韜武略,智勇並存,這些完全得益於梁氏共同的祖先叔魚公“忠孝”傳家,這棵“忠孝”大樹根深基固,梁氏後世子孫才得以參天之勢開枝散葉,光耀天地。先祖叔魚公系孔子七十二賢之一,陪侍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恩師的德行仁心潛移默化,效仿孔子重視編修族譜,立“忠孝”家訓,傳家流世。而近代的梁啟超、梁思成(妻:林徽音)、梁從誡三代人更是憂國憂民,永愛國家的情懷深深感動和激勵後來人。作為梁氏裔孫,尤其是自己的教師職業與先祖系孔子弟子的身份相同時,倍感驕傲、自豪、慶幸。
梁氏南遷到湖南、兩廣,廣西的梁氏人口發展迅猛,家族龐大,人丁旺盛,族系枝蔓增長迅猛。“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梁氏裔孫遍佈世界,枝繁葉茂,血緣相同,血脈相連,親如一家。梁氏敬重、感恩先祖,清明重陽回家掃墓祭祖及探望親人已成規矩;重視教育,教育子女,歷來嚴苛,傾囊而出投入教育不足為奇,亦不會重男輕女,無視或剝奪女子求學受教育的權利;族人設立教育基金獎勵優秀生,且昭告全族,極有鼓舞性。梁氏族人千百年如此耕讀傳家,忠孝兩全。最後,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習主席的話勉勵我梁氏族人:“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玉林師範學院教師 玉林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梁芳)
【專家點評】
梁,棟樑,殊器也,材大可以衝城;梁,骨架也,支撐大廈;華夏巍巍五千年,中華梁氏堪稱中堅。玉林梁氏近50萬人,頂起嶺南都會半邊天。安邦定國,唯梁是舉。歷代帝皇,拜封梁姓丞相十一名,拜封公侯過百,拜梁姓將軍無數。周朝梁鴦、春秋梁益年、秦梁恪、漢梁林、梁睦,文臣武將,留名青史。梁橋為漢絲綢之路護航,隋唐梁睿平巴蜀,一統中原。宋梁燾,一代名相。明梁儲,內閣首輔,戶部尚書梁璟,兵部、吏部尚書梁夢龍。清代四部尚書梁清標,忠君為國美名揚。更有當代“萬歲軍"軍長梁興初,抗美援朝戰場揚威,殺得美帝侵略軍屁滾尿流喊爹孃。
文出大家,孔子七十二賢弟子梁鱣嘔心瀝血編《春秋》;明代梁潛有才華,《永樂大典》任總纂;更有大師梁啟超,參與“百日維新”為救國。梁氏女子花富貴,10位梁女封皇后,國母賢淑國運昌。西晉美女梁綠珠,美色絕倫,才藝出眾,忠貞剛烈,為歷代文人騷客,千古頌揚;南宋巾幗英雄梁紅玉,擊鼓聲震黃天蕩,來犯金兵聞聲喪膽,梁紅玉英姿偉岸,鬼神敬仰。還有那個梁山伯,戀歌一曲傳環宇,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才》,千古頌唱。
說梁氏,頌梁氏,梁氏的亮點還有玉林人世界冠軍梁戈亮。數番大戰國外高手,藝高人膽大,縱橫捭闔間,五捧冠軍獎盃凱旋。
情有獨鍾說梁氏,我是梁氏親外甥。
(玉州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 康聖清)
【家族名人】
綠珠女 綠珠原姓梁,晉代時期出生於博白縣雙鳳鎮綠蘿村。西晉永熙年間,石崇出任交趾採訪使時,途經博白,驚慕綠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為妾。趙王司馬倫專權後,其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絕。後孫秀以策叛為由誣害石崇。綠珠為保貞節,在金谷園跳樓自盡。專說綠珠死後化鶴飛回故鄉。她多才多藝的女性表象和純貞壯烈之品行,深為人們所敬仰。
梁恩、梁忠 唐朝人,恩弟名失傳,或雲名忠,兄弟同科進士。據清嘉慶年間廣西巡撫謝世坤編纂的《廣西通志進士表》中載:“唐朝梁恩,博白人。”清道光年間博白縣令任士謙編的《博白縣誌志舉卷》載:“唐梁恩,兄弟同科,鄉里特建雙桂坊在東圩,遺址猶存。”20世紀80年代後期,博白梁氏族長髮動兩廣三縣宗親籌資在博白縣亞山鎮清湖坡建起梁氏雙桂紀念堂,紀念梁恩兄弟。
梁標文,字純庵,號義榮,號稱藍靛大王。清乾隆六年(1742年1月8日)出生於興業一里都陵堡東塘村。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梁標文向朝廷捐獻巨金,作為國用,乾隆賜贈武功將軍二品官銜,遊擊加二級國學生資格。其一生樂善好施,建樹巨大,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在興業龐村買地建屋,規模宏大。
梁範西(1884-1941年) 梁範西,北流市新豐鎮觀南村人,清光緒三年(1904年)成秀才,廢科舉後他於宣統元年(1909年)中拔貢,朝考獲一等。曾在梧州中西學堂任教,後分發河南開封縣補用知縣。宣統二年(1910年)各地紛紛成立議會,範西當選為北流縣議員,任參事。接著又當選為廣西省第一屆議會議員。民國二年(1913年)一月,由省議員互選,他當選為國會議員。民國六年(1917年)孫中山到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任大元帥,梁範西為護法國會議員,任交通部次長。此後,他先後任大總統府顧問、國務院諮議、農商部參事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出任廣西省參議員兼省政府顧問。
梁戈亮 1950年生,玉林市玉州區人,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曾五次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六次獲世界冠軍稱號,戰績不俗。1978年、1979年兩次獲得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5年國手生涯,20年海外漂泊,晚年成北大教授,因對國家乒乓球事業有突出貢獻,曾獲得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三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梁氏:孝為其色 忠為其香
梁氏是中華民族姓氏發展史上的著姓之一。在宋代百家姓中,梁氏便佔有重要地位。2007年4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調查顯示,梁氏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20位,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84%。如果再加上港澳臺地區以及旅居、僑居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地區的梁氏後裔,梁氏總數在1200萬人以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姓氏大族。
梁氏歷來崇尚信義忠誠、尊師重道、孝悌守禮、儉樸謙遜等高尚的道德品質與優良作風。他們行之以大義,言之以懿範,以獻身於國家民族之大義為終身追求,這是一個秉承著優良品德的姓氏。
忠孝傳家 詩書繼世
忠孝是梁氏的靈魂。“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凡入而為孝子悌者,出則必為義士忠臣”——這是梁氏的古訓。梁氏自賜姓立國2800餘年以來,“忠孝”二字一直維繫著梁氏文化傳統。
梁氏的總堂號是“忠孝堂”,總家訓是“忠孝傳家”,這與古代文明理念、當代文明觀念一脈相承。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是中華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而一代代的梁氏人,同樣如此。歷史上的梁氏,男子尚武忠義定國安邦,女子知書達理忠貞不二。無論是將相、名士,還是烈女、節婦,都各領風騷。在忠、孝、節、仁上,多為懿範,高有雅望,成為梁氏文化特色。
在歷史上,梁氏孝子繁多,影響甚大,事蹟感人,名垂千古。梁應龍中榜哭母、梁應策替母受難等故事,都成為古今教育的典範。
梁氏始祖梁康伯的九世孫梁鱣,也以“忠孝”遺訓為梁氏的永久家訓。迄後南宋梁克家欽點狀元及第時,其謝恩表雲:“今日螻蟻酬大造,一生忠孝是傳家。”以後又以“以忠事君,以孝事親,以廉為吏,以致為學,以能主身,以信處人,以慈御下”為家訓傳至後代。在梁氏文化傳統中,可謂是“孝為其色,忠為其香,節為其味,仁為其情,文為其品,義為其趣。”
家訓是一個姓氏代代沿襲,能夠體現一個姓氏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的珍貴的姓氏文化。是融化在人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澱在人們骨髓裡的品格,是人們立世做人、工作生活的格調。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家風家訓,將其上升到國家、民族的層面。他指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忠孝”兩字,成為構建梁氏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核心,也展示了梁氏傳統的家風家規和深沉的文化積澱。
梁氏先輩教育子女一直重德向善,以“忠孝”的家訓作為教子的根本。它是梁氏後人的道德和為人標準,也是梁氏人留給後代的最可靠最珍貴的財富。
尚武忠義 愛家愛國
梁氏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得姓的氏族之一。早在2800多年前的周宣王時期,梁氏便已開國封氏。翻閱史料,走訪梁氏族人,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梁氏先輩流傳下來的忠孝佳話,還有忠義報國的優良傳統。梁氏族人淳樸的秉性裡注入尚勇的榮光,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挺身而出,從軍報國,橫刀立馬,血染沙場,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愛國家愛民族的樂章。
梁興,平陽(今山西臨汾南)人,南宋抗金義軍首領。統率太行山忠義社百餘人慕歸岳飛。岳飛遣其宣示德意,招結兩河豪傑。後梁興率領太行山忠義社及兩河豪傑等抗金殺敵,屢戰皆捷,中原大震。後來他成為民族英雄岳飛麾下四位抗金大將之一。他收復河山、血戰沙場的事蹟被收入《岳飛傳》。宋代名將梁紅玉,南宋大將韓世忠之妻,本為京口歌舞藝人,與韓世忠相識於微賤之時,結為夫妻。韓世忠顯貴後,被封為安國夫人,後改楊國大人,又為梁大人。建炎四年(1130年),韓世忠與金兀朮戰於黃天蕩,梁紅玉親自擂鼓助戰,金兵終不得渡。後來,韓世忠屯兵楚州,當時荊棘滿地,梁紅玉親自織簾為屋,鼓舞士氣。
梁興初,江西吉安青原區文陂鄉人,當代軍事家,中將軍銜。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奉命入魯抗日反“掃蕩”,參加遼瀋、平津戰役,走上抗美援朝戰場。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梁氏人正義、剛直、勇敢,不畏強暴,勇於為民族而戰,勇於為國家而戰;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熱愛國家的每一寸疆土。
一個姓氏流傳著的名人軼事、忠烈故事,往往就是這個姓氏的一道獨特印記。如今翻讀著梁氏先輩的忠烈故事,仍可感受到牢牢根植在這個姓氏當中的忠義精神。這種精神,也給了梁氏人一種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時間也許可以沖淡很多東西,但一代代人流傳下來的忠勇精神,卻註定成為梁氏的後人永恆的精神財富。
人才輩出 燦若繁星
自開族始祖梁康伯開始,梁氏便人才輩出。在政治軍事方面,湧現了一大批謀臣良將。開國始祖梁康伯就是代表人物之一。還有周朝謀士梁鴦,晉國謀士梁弘、梁由靡;漢代太原太守梁林,成羲候、九江太守梁統,御史梁恆例、武陵太守梁恆成、隋唐時一度稱帝的梁師都。宋代父子狀元梁顥、梁固,祖孫丞相梁適、樑子美,戶部尚書梁汝嘉,狀元、左右丞相梁克家。金代狀元梁斗南,元代參知政事梁德珪。明代《永樂大典》總纂官梁潛,內閣首輔梁儲,戶部尚書梁璟,大司農加太子太保梁材,兵部、吏部尚書、太子太保梁夢龍,忠臣梁於涘。清代四部尚書、收藏家梁清標,大學士梁詩正、狀元梁國治、梁耀框。還有當代中國共產黨的高階將領梁必業、梁興初等。
在文化、文學、教育方面,有孔子七十二門生之一的梁鱣,漢代天文學家梁成恢,唐代文學家梁肅,明代戲劇作家梁辰魚,經學家、教育家梁寅,近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梁實秋,晚清國學大師、政治家梁啟超,著名學者梁漱溟、名作家梁斌、浩然等等。這些著名的梁氏歷史人物所創造的優秀文化和所體同的積極、昂揚、奮進的精神無疑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寶庫,為當代和今後的創新、創造提供了歷史的借鑑、啟迪和思考。
綜觀以往歷史,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時期,梁氏子孫都為國家、民族、社會的進步,作出過卓越的貢獻。正如唐代詩人楊炯對梁氏的高度評價:“圖其景宿,天有大梁之星;辨其物土,地有大梁之物;考其衣冠,人有大梁之姓;綜乾坤而列位,兼水木而成文;業耕織而樂琴書,有梁鴻之雅尚;生封而死廟食,有梁竦之雄圖;西山求白鹿之仙,東海受黃蛇之寶。”
二千多年來,梁氏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燦爛輝煌的文化,譜寫了許多具有借鑑啟迪和傳承價值的美德精華。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它的方方面面都在體現出了一個姓氏大族的風采,展示了一個姓氏大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梁氏根深葉茂,源遠流長。
原標題:您貴姓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