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三大酒文化古國之一,其源遠流長的酒文化植根於繁榮的農耕文明基礎之上,並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古人的思想文化觀念。
“酉”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就也,八月黍成,可為耐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屬皆用酉。隨著釀酒技術的進步和酒的種類的增多,“酒”這個字便逐漸演變為一個泛指詞,並不專指某一類酒。
在古代,用不同方法釀製出來的、質地不同的酒,便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如:一宿釀成的酒叫醴;釀兩次的酒叫䣮;釀三次而成的酒叫酎。“酎”經反覆釀製,已經提高了酒的純度,因此也被指烈酒。
當然,還有比“酎”更烈的酒叫“醲”,“醲”與“濃”同源。《說文解字》:“醲,厚酒也。”所謂“厚酒”,即酒味濃厚,酒性猛烈。還有“醇”字也指烈酒,《說文解字》:“不澆酒也。”所謂“不澆”,即不摻水,因此酒精純度較高。這可不像現在市場上胡亂勾兌的酒精酒,可以稱作真正意義上的純糧食酒。
中國古代是“禮”制社會,處處講禮,而酒與“禮”這一塊也有聯絡,從而衍生出了酒禮。古代的酒禮不同於今日的酒禮,古代將酒禮分別用不同的詞來表示,如: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向主人斟酒叫酢,朝廷賜給百姓酒共飲叫酺等等。
除此以外,古代還有專門用於與酒有關的行為特稱。如,做酒買賣的叫酤,兩人對飲叫配,酒飲盡叫釂,酒性發作叫酗,飲酒上臉叫酡,飲酒過多叫醉,飲酒失態叫醜。從這些字可以看出,古人對漢字的運用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相比現代人蒼白無趣的表達,古人可以說是幽默風趣很多!
酒文化,酒禮儀,浸潤在歷史裡,印刻在漢字中。每一個漢字的出現,都蘊含著古人想要我們去知曉的道理。
參考文章《漢字中的酒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