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這樣的說法,說是如果身上長了瘊子,只要把最早長出來的那個瘊子,或是最大的那個瘊子給揪掉,其它小瘊子就跟著掉了。真是這樣嗎?
瘊子在醫學上的學名叫“疣”,主要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或痘病毒引起的面板贅生物,具有傳染性。瘊子傳染的途徑是接觸傳染,比如不小心與患者的皮疹直接接觸,或透過毛巾、衣物等間接接觸。但並不是所有接觸了病毒的人都會長出瘊子。面板沾染病毒後是否會長出瘊子,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面板有無破損。即使是搓澡、抓癢這樣對面板的輕微損傷,也會破壞面板的完整,如果面板沒有外傷、破損而保持完整,沾染的病毒無法“接種”到面板裡,就不會長瘊子。二是人體免疫力的強弱。如果人體的免疫力,特別是細胞免疫功能很強,即使沾染了病毒,即使面板有破損使病毒“接種”到面板裡,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抑制和殺滅病毒,不會長出瘊子。
從瘊子的傳染途徑和發病條件,我們知道,一旦長了瘊子,至少說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今後隨著搔抓,病毒會不斷“接種”到周圍面板長出新的瘊子。新長出的瘊子同樣也具有傳染性,也會隨著搔抓傳染到周圍的面板,或傳染給別人。那麼要徹底消除瘊子應該做到:一決不搔抓、搓洗瘊子及周圍的面板,不給病毒播散、接種的機會,對較大的瘊子可以手術祛除,防止受摩擦而向外播散病毒;二口服或外用抗病毒藥物消滅病毒;三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單純靠揪掉最早長出來或是最大的那個所謂“母瘊子”,是不能治癒瘊子的。
【專家提示】瘊子可以自愈,但還是應該積極治療?
瘊子還有個別名叫“千日瘡”,說的是瘊子生長千日就可以自落,按照現代醫學的說法是具有“自限性”。瘊子作為感染病毒引起的面板病,與水痘、病毒性感冒一樣,確實具有自限性。但是由於瘊子具有傳染性,既可以傳染別人,也可以“自家接種”傳染自己。如果坐等其自愈的話,瘊子就會“子子孫孫”無窮盡,還未等瘊子自行脫落,新的瘊子已經不斷長出,如何能夠自愈呢?因此長了瘊子還是應該積極治療。
【小知識】常見的瘊子分為幾種?
由於感染病毒的亞型不同、感染髮病的部位不同,瘊子的形態也各不相同。像黃豆般大小,表面堅硬粗糙甚至起刺的半球形瘊子,屬於尋常疣,民間也稱刺瘊子;尋常疣長在頸項部位呈細軟而長的肉絲狀,又叫絲狀疣;長在手掌足底的尋常疣看上去像腳墊,只是表面不光滑、有粗糙的顆粒。生長在手背、面部像小米粒或綠豆大小,表面扁平的小瘊子,屬於扁平疣。有些年輕婦女和兒童身體上出現的如同小米粒大小,晶瑩猶如蠟滴樣的半球形小疙瘩,屬於傳染性軟疣。生長在肛門周圍、陰部,類似菜花樣的灰白色的瘊子,屬於尖銳溼疣。
【作者介紹】
陳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黨委副書記/醫院理事會理事/主任醫師。從事中醫面板科臨床、教學工作30餘年,是全國名老中醫陳彤雲的學術繼承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培養的“125”中醫藥人才。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