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王劍、葉美琪
圖/受訪者提供
老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深惡痛絕的一種動物在醫學中,也有令人頭疼的一隻老鼠——“關節鼠”。
“關節鼠”並非真正的耗子,而是指關節有退行病變或損傷時,從關節內的組織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因為它們在關節裡像老鼠一樣遊竄,引起關節疼痛、絞鎖等症狀,故而醫學給它們取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關節鼠。近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收治了一位被“關節鼠”困擾數年的患者張先生。
運動達人出了關節問題
原來,這位患者平時熱愛體育運動,尤其偏愛足球運動。左膝關節疼痛已有4年時間,時常感覺到關節絞鎖、卡頓。以前進行一些保守治療、休息以後都可以緩解,最近這一段時間突然疼痛加重,膝關節無法伸直,理療已經無法解決問題,日常生活都受到不小的影響,更不用說運動了,這讓酷愛運動的張先生犯了難,思來想去,還是找位骨科醫生進行專業的診治,看是否有解決辦法。
張先生找到了關節中心關節科主任醫師柴生頲,透過詳細的體格檢查,結合膝關節磁共振,發現罪魁禍首原來就是在長期劇烈運動的情況下,左膝關節不斷撞擊,關節軟骨破壞、剝脫後形成的遊離體,最終形成了“關節鼠”,要想徹底改善症狀,就要進行關節鏡手術,將膝關節中產生的遊離體取出。
手術取出遊離體的第二天,張先生髮現無法伸直的膝關節能夠自由屈伸了,沒有了那種術前卡頓的感覺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的康復訓練,張先生的膝關節將恢復得更好。
“關節鼠”怎麼形成的?
一般來說“關節鼠”大多數為不規則球形,小的直徑1mm,大的可達幾釐米,遊離體數目可幾個至數百個;形成遊離體的病因可以單一,也可以是複雜的病理過程的一種表現。其主要病理來源有4種:
●退變性關節炎:軟骨剝脫或骨贅脫落形成碎片。
●滑膜骨軟骨瘤病:滑膜或滑膜下結締組織增生增厚,形成大量帶蒂的小絨毛突起,繼而轉化形成骨軟骨或骨軟骨小體,這些小體脫落後形成遊離體。
●創傷性關節炎:外傷致關節面區域性血供障礙,導致骨關節表面軟骨或軟骨下骨碎片直接脫落形成。
●半月板損傷破裂。
“關節鼠”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平時“關節鼠”隱伏在關節的關節的髕上囊,內外側溝,不太活動,這時患者症狀輕,僅有關節痠痛、輕度腫脹,有時發生彈響,多數以膝關節多見;患者常感到抬腿無力,上下樓梯費勁,若其跑到關節間隙中,便會產生關節“卡頓”、“交鎖”等症狀,也有可能因為受到擠壓而“逃竄”,症狀很快減輕或消失,如此“狡猾”。只有發現後,使用關節鏡技術及早“捉”住,以免其抱頭“鼠”竄,禍害關節腔內其它重要結構。
近年來,逐漸普及的關節鏡技術,是偵查這些“關節鼠”的能手。屬於內窺鏡的一種,檢查時,在麻醉狀態下,作一個極小的切口,插入關節腔內,多方位搜尋觀察,可以偵查其蹤跡,又可以同時進行治療,對於關節腔內的滑膜炎、骨質增生、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都可以一併處理並沖洗乾淨關節腔,延緩出現關節炎的時機,查治結合,一舉兩得。不過對於過於碩大的“關節鼠”,還需要傳統的手術刀來摘取。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