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 黃玲玲
“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這句話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被很多中醫人視為從醫之目標。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部主任、保健醫療部主任張洪春對此深以為然,“醫生這個職業為自己、為家人、為促進社會進步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從醫是我人生中最正確的一個選擇。”
陪妻考研 成為晁老得意門生
他曾差點與中醫這個職業失之交臂。中醫學是張洪春高考時的第二志願,第一志願是農學專業,曾被中醫治好眼病的父親極力贊成他讀中醫,1980年,在父親的鼓勵下,他考入山東中醫學院(現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系。
“小時候,我常跟著爺爺睡,一到冬天,他就經常咳個不停,一天要倒好幾次痰盂。”現在想來,爺爺應該是典型的慢阻肺,如果那時自己能懂得多一點,也許能讓爺爺少受點罪。“療君親之疾”更加堅定了他的從醫決心。
說起從山東鄒縣老家來到北京的經歷還有一段頗為戲劇性的故事。畢業後,張洪春曾在鄒縣人民醫院工作了三年,後來妻子(大學同學)李清霞決心要考碩士研究生,愛妻心切的他決定陪考。或許是愛情的力量,兩人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張洪春還成為了國醫大師晁恩祥的學生。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恩師的言傳身教讓張洪春受益匪淺。自1988年成為晁老的學生,他已經跟隨老師33年。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晁老對長者的尊重,對老前輩的關心。不論公事還是私事,只要前輩需要幫助,無論多忙晁老都有求必應,儘自己最大能力為他們提供幫助,不求回報。
晁老在生活中態度溫和,但工作中卻要求嚴格,是一位典型的嚴師,以致有的師弟師妹們都有些怕他。“我還好,因為我比較瞭解老師,老師是一位工作特別認真的人。”張洪春笑著說,這種認真傳給了張洪春,嚴謹認真也成為了他的工作習慣。
另外,晁老中西醫功底都很深厚,西醫的聽診、叩診也不在話下,還總是能在治療中琢磨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經驗。“晁老還有一個更大的特點,就是他開的中藥處方,藥味數量少而精,一般總是保持在12味藥左右。這些都成為了我學習的重點。”
碩士畢業被分配到中日友好醫院後,張洪春開始了沒日沒夜的醫生生涯。“當時我記得5天一個夜班,5個住院醫輪流管五十幾張床位,大家經常輪班倒,非常辛苦。”提及當年的辛苦,他由衷地感慨:“醫生這個職業挺累的。”為什麼堅持了這麼久?“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你必須堅持下去,因為做醫生也很有成就感,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社會價值。”
張洪春講了兩個小故事,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他遇到一位哮喘患者,患者是因為聞到公共汽車汽油味而導致的哮喘發作,送到醫院救治。當用上晁老的黃龍舒喘湯(蘇黃止咳膠囊前身)後,患者病情很快平穩,這給張洪春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還有一位患者因為拔牙時打了青黴素,引起了哮喘急性發作。當時多方治療效果不佳,邀請中醫會診,用上中藥後患者很快就出院了。這兩件小事更加堅定了他從事中醫這個職業的決心,也讓他意識到了中醫藥在治療哮喘、慢阻肺等肺系疾病的優勢。
中醫藥治療肺系病優勢顯著
在長久的工作經驗中,張洪春認識到,中醫藥治療肺系疾病有很多獨特的優勢。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為例,表現在:(1)早期干預的優勢:中醫重視人的整體,講究辨證。中醫可以在辨證基礎上對症治療,對疾病實現早期干預,減輕患者症狀,減弱病原微生物對人體器官的損害。(2)對抗與保護結合的優勢:現代醫學的單純對抗性治療只能解決“祛邪”的問題,卻忽視“扶正”這一保護性治療的重要性。中醫的整體觀,決定其治療特點是對抗病原體與保護臟器組織免受損傷、提高免疫功能等相結合。(3)後期調理修復的優勢:感染性疾病後期病變中,臟器組織的損傷佔據主要地位,但抗菌藥對組織器官的修復是無能為力的,中醫將外感病辨證與內傷辨證結合,清除餘邪,扶助正氣,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具有明確的後期調理修復的優勢。(4)對耐藥性及菌群失調方面的優勢:細菌對抗菌藥耐藥性是當今全球性難題,濫用抗菌藥催生超級細菌的產生,中藥在發揮療效的同時,特別是在抗菌藥耐藥性及菌群失調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協同治療作用。
這些優勢在張洪春團隊所做的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課題《中藥單用/聯合抗生素治療常見感染性疾病臨床實踐指南·社群獲得性肺炎》、科技部“十三五”重大專項《細菌和病毒感染對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影響和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基於流感病毒介導的免疫病理損傷探討中醫不同治法方藥的治療作用機制》中,都有翔實資料佐證。
治療呼吸道非感染性疾病的優勢則表現在疾病的急性期與緩解期。以哮喘為例,對於急性期患者,聯合中藥治療可以更有效地減輕臨床症狀,提高臨床療效。同時對於應用激素治療的患者,還可以減少激素的用量及不良反應等。從1988年開始,團隊根據“風哮”理論,採用“疏風宣肺、緩急解痙平喘”的治療方法,對“黃龍舒喘顆粒”劑,從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了 “疏風宣肺、緩急解痙平喘”法治療哮喘急性期的優勢。2009年~2011年,團隊採用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方法,證實中醫辨證治療能夠改善支氣管哮喘(哮喘)輕中度發作患者的臨床症狀,有效控制哮喘發作,辨證治療組在肺功能及炎性指標改善上有一定優勢。
而在緩解期,中醫藥的優勢不僅體現在“急則制其標”,更體現在“緩則治其本”。臨床聯合中藥治療,不僅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肺),也兼調理其他臟器功能(主要是脾腎)。從整體上標本兼治,改善營養狀態,增強患者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作次數,從而延緩肺功能下降,延緩病情發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張洪春團隊開展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案“重大疑難疾病中醫防治研究”《調補肺腎法治療慢阻肺穩定期臨床療效評價》研究,充分顯示了中醫藥治療慢阻肺穩定期的治療優勢。研究結果顯示:調補肺腎膠囊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症狀、肺功能及炎性指標、減少患者急性發作次數,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我們認為慢阻肺的發生發展有一個從肺到脾到腎的過程,一旦傷及脾,便是中度肺功能損傷,到腎則可能發展為重度肺功能損傷。”如何阻止病程的進展?第一階段是肺脾同治,採用國醫大師晁恩祥的經驗方——固本止咳方。第二個階段是肺腎同調,採用國醫大師晁恩祥的經驗方——調補肺腎方。“這兩個方子都是扶正固本,標本兼治的,目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有人覺得中醫理論複雜,有些難以理解,在張洪春的講述下,這些複雜的理論變成了清晰可見的脈絡,引人入勝。
傳承是青出於藍 而非照葫蘆畫瓢
在學中醫的同時,張洪春也深入學習了西醫,“我學習西醫的目的是為中醫服務,而不是改變中醫。”在他看來,中醫評價體系、評價方法要深入探索,尋找出一套符合中醫自身發展規律的評價方法。中醫與西醫本身是兩套不同的體系,文化根基不同,就像中西方文化可以交融,但不可互相替代那樣。應該有兩種不同的評價方法,不能照搬混用。張洪春認為,目前將西醫疾病療效標準、指標、方法,照搬來評價基於症狀、證候為特點的中醫藥臨床療效,是不適宜的。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標準和方法,非常有必要,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曾多次提出類似的建議,引起了廣泛的影響。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政策的鼓勵下,中醫藥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好時機。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中醫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但中醫藥的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百姓熱衷,群眾呼聲很高。“目前兩頭熱,我們的工作距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上還有非常大的差距。”以鄉鎮地區為例,張洪春表示,鄉鎮地區的中醫藥應用仍處於一種很樸實的狀態,中醫師的醫療經驗及醫學水平都有待繼續提高。“他們對現代科學知識以及中醫藥知識的掌握都不如大城市中的醫生,學習、進修提高專業知識的機會較少。”
“中藥有適應症廣、醫療成本低、易推廣應用等突出優勢,在鄉鎮地區頗受慢性病患者和疑難雜症患者歡迎。”他認為,除了加強培訓,提高基層中醫師的自身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在鄉鎮地區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方面的工作,幫助患者獲益,同時利於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
此外,作為中醫人手中的治病“法寶”,中藥材的生產源頭令人擔憂。小作坊式的中藥生產企業很多,難成規模,導致生產出來的中藥材差異性太大。“有的藥材好的特別好,差的就極其差。”從種子到種植,再到採集、加工、上市,中藥質量監管涉及到多個部門,如農業部、林業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需多方統籌協調,才能保證中藥的質量,如此才能進一步促進中醫的發展,畢竟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不論是中醫古老的經驗還是中藥材,中醫藥要獲得傳承與發展,軟實力與硬實力都要加強。“傳承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繼承與創新,完全像‘老師’,好,也不好,超過‘老師’,在‘老師’的經驗基礎上有所發揮,有所創造才能真正將中醫發揚光大。”
鼓勵“西學中” 助於中西醫圓融發展
傳承同樣需要包容。張洪春認為,在學習西醫的同時,也應鼓勵“西學中”。由於患者要求或其他原因,很多西醫臨床大夫在看病時也會給患者開出一些中成藥,這個體量並不算小。“我國大量中成藥是西醫所開,但是大多數西醫大夫並不完全瞭解中藥的四氣五味、配伍和禁忌,多開和錯開的情況非常普遍,影響患者療效。”鼓勵西醫大夫多學一些中醫藥知識是張洪春一直倡導的事情。為此,他還曾於2019年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加強西醫師使用中成藥的培訓、考核和管理》的提案,建議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相關檔案,加強西醫學習中醫藥的培訓和考核力度,該提案受到多方關注與支援。“相關部門也早已發現這一問題,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但目前未達到預期效果。
此後,他積極參與首屆“西學中”臨床人才公益培訓班等鼓勵西醫大夫多學中醫的活動。“不是說西醫大夫不能開中藥,而是希望更多西醫大夫透過學習,能開對藥,患者受益,醫生獲益,這才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更多的西醫大夫瞭解中醫藥知識,也有助於中西醫之間圓融通達,共同進步。
當然,必須強調的一點是,人才是傳承的根本。青年中醫師是中醫的未來。張洪春鼓勵青年中醫師一定要重實踐。“趁年輕時多看病,積累經驗,增強信心,打下紮實的基礎。”此外,還要多讀書,讀原著,讀古代的經典,“雖然現在用不著,但隨著某一個場景的再現,腦子裡出現的《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中的一句話很可能能幫到你,幫到患者。”另外還要懂中藥,“一箇中醫師必須要學會用中藥,知曉中藥的升降沉浮,甚至清楚它的生長過程。”
他有一個願望,就是在今後的時間裡,選擇常用的中藥開展從種下種子到發芽、到長成藥材、加工成飲片,每一步都製成彩色圖譜,教給學生,讓他們在用藥之始,就熟知中藥的“靈魂”。張洪春強調,無論何時,都應保持一顆匠人之心,將中醫藥事業做到極致,如此才能讓中醫藥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談及這個目標,他沒有太多豪言壯語,有的是平淡真切的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