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對於老兵來說是一件十分難過的事情,孫順明也不例外。他響應國家裁員的號召選擇了退伍,但是要離開待了十多年的部隊,難過的心情還是難以自抑。孫順明最後一次回頭看了看這個熟悉的綠色軍營,輕輕拿起自己的行李離開了這片土地。回鄉的路上,孫順明回憶著自己當兵的一點一滴,挖洞、巡邏、和印度的戰爭……
他想,他對得起曾經的軍裝。如今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一天是軍人,一輩子都是軍人。他曾經獲得的榮譽不值一提,這次回鄉還是不要大張旗鼓了,村裡的人對他有恩,他該好好地報答他們,軍功章不該向他們炫耀。帶著這樣的想法孫順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那時的他還不知道未來會面對來自家人的輕視,也不知道政府會對他伸出援手。
(圖片來源網路)
孫順明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歷呢?他在部隊都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呢?他退伍之後又經歷了什麼事情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瞭解一下孫順明的一生。
百家飯
已經七十多歲的孫順明站在家門口,看著眼前這個手叉著腰,義正嚴詞地指責自己身有殘疾、對這個家沒有一點貢獻的兒媳,最終還是低下了頭。他顫顫巍巍地拿起被扔在地上的舊衣服,緩緩轉身,離開了這個“家”。無家可歸的孫順明最終來到了機井房,這裡雖然什麼都沒有,但好歹不會讓他露天席地,孫順明緩緩坐在了地上,揉了揉發疼的腿,長嘆了一口氣。
孫順明被兒媳趕出家之後,村子裡不少人心疼這個年逾古稀卻無家可歸的老人,紛紛對他施以援手,正是靠著村民們接濟,孫順明才活了下來。他捧著村民們送來的飯,不禁回想到了兒時的事情。
“百家飯啊,兜兜轉轉,我還是要靠著百家飯才能活下來。”孫順明喃喃自語,那些辛苦卻充滿希望的年輕歲月又一次湧入了腦海。
孫順明就出生在這個村子的一家農戶中,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的關鍵時期,一面要忍受日軍的頻繁掃蕩,一面又要和艱苦的生活作鬥爭,日子十分不好過。好在孫順明的父母十分勤奮恩愛,雖然日子艱難,但孫順明一家還是過得自得其樂,孫順明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到了五歲。
孫順明五歲的時候,父親突然得了重病。那個年代缺衣少食,醫藥更是極其稀缺的物資,對於孫家這樣一個普通的農戶來說,拿錢治病就更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因此沒過多久孫順明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父親的離世對於孫家來說是無比重大的打擊,孫順明的母親悲痛萬分,但為了孩子能夠好好活下去,還是咬緊了牙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小家。年僅五歲的孫順明迅速地懂事起來,他力所能及的幫母親一起幹活,希望能讓母親輕鬆一點。
每一天都十分艱難,但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過得苦一些也能熬過去。年幼的孫順明不止一次地想著要趕緊長大,以後再也不讓母親如此辛苦,然而每日操勞,母親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孫順明長大。在孫順明八歲那年,母親因為勞累過度也撒手而去,只剩下年幼的孫順明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在這世間掙扎。
孫順明是不幸的,但上天也並沒有讓他走上絕路。他幸運的擁有一幫善良的同村人,村民們看孫順明孤苦無依,就每天給他送飯,天冷了還會給他送上棉衣,年幼的孫順明就靠著同村人接濟的百家飯慢慢長大了。孫順明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接受了同村人的救濟卻沒有錢財回報,只好每天各處跑著幫大家幹活,村裡人對這個懂事的孩子也就越發地關照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孫順明也長成了一個挺拔的少年,村裡的一個長輩說帶他去見見世面。兩個人來到了鎮上,正好遇上了歸國的志願軍。孫順明看著那些威風凜凜的志願軍,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激動在胸中翻湧,他想,他也要向這些英雄一樣,穿著精神的軍裝,臉上帶著驕傲和自信,要為我們的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有了這個念頭,孫順明沒有再猶豫。他幾番周折才找到了徵兵處,難掩激動地報上了自己的名字。徵兵處的工作人員一筆一劃地記下了孫順明的名字,孫順明終於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
軍旅生涯,正式開始了。
軍營生活
進入軍營之後,孫順明先是到了福建,他在福建接受了一系列基礎的訓練之後,就被調到了重慶涪陵。他想象中的軍營生活是像那些凱旋的志願軍一樣每天都活得神采奕奕,有嚴厲卻耐心的首長,有默契的戰友,每天可以一起訓練,一起生活,一起戰鬥。
然而孫順明沒有想到他到了重慶之後卻幹起了挖洞的工作,雖然首長和戰友如想象中一般善良可靠,但是這每天的工作卻和他的想象大相徑庭。他在福建那麼辛苦的訓練就是為了來這裡挖洞的嗎?孫順明想不明白。
雖然有著這樣的疑惑,但他畢竟是一名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孫順明自然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雖然心有不解,但他還是兢兢業業地按時完成了每天的工作。孫順明直到這項任務結束也不知道他們挖的山洞到底有什麼用,他們悄悄地來,任務完成之後就悄悄地走了。
也有人好奇,但是身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他們還是明白的。直到孫順明退伍之後,一次偶然間的訊息,他才知道原來他們當年挖的山洞已經用來存放核武器和各型號的戰鬥機。那一刻,他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自信。
離開重慶涪陵之後,孫順明和部隊一起轉戰西北,他們在那裡的主要工作是援建。又過了一段時間,孫順明所在的部隊再一次換了根據地,這一次他們來到了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他們在這裡的主要工作是戍邊。
孫順明從小出生在河南,參軍以前更是沒有離開過那裡。參軍之後雖然跟著部隊去過了幾個地方,但是無論是福建還是重慶,都遠遠比不上喜馬拉雅山脈的惡劣環境。孫順明這個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區的人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高原反應。頭暈、噁心、呼吸不暢都成了孫順明生活中的家常便飯,然而即便如此,孫順明還是堅持每天跟著巡邏。一段時間之後,孫順明終於逐漸適應了高原的生活。
巡邏任務枯燥而困難,每天都要在滿目雪白的山脊上頂風冒雪一步一步前進,遇到陡峭的地方爬不過去還要繞路。狂風每天都不停地吹著,吹到臉上的時候就像用刀割一樣的生疼。然而部隊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艱苦,就越要苦中作樂。
帶隊的班長是個參加過戰鬥的老兵,休息的時候總會給他們講戰鬥的故事,沒有吃的就去挖草根、切樹皮,沒有武器就從敵人的手裡劫,那時的日子是真的艱難,但是那時的人也是真的眾志成城,每天腦子裡想的就只有早日取得勝利。
孫順明參軍的目標之一就是像志願軍一樣參加戰鬥,為國爭光,然而參軍以來,他卻一直都沒有參與到任何戰爭之中。這本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了如今我們的國家十分安全,不必再經受戰火的洗禮,但是偶爾想起,孫順明還是會羨慕一下志願軍。如今聽到老班長說起曾經的戰鬥經歷,他越發敬佩起這些參加過戰鬥的老兵。
他想:如果有一天要參加戰鬥,他一定向班長學習,向那些老兵學習,做一個不怕艱苦、不畏犧牲的好兵。孫順明以為他的軍旅生涯就會在雪山上平穩地度過,然而邊界線上的事情,有時候總會讓人措手不及。
1962年,印度在邊界線上蠢蠢欲動,他們妄圖染指我們的西南邊境,頻繁越過邊界線挑釁。作為戍邊的部隊,孫順明等人不能袖手旁觀,就這樣,兩國的戍邊隊伍開始有了小規模的衝突。
一次巡邏過程中,孫順明所在的隊伍又一次遇到了越過邊境線的印軍。一開始,孫順明等人只是言語警告對方已經越過邊界線,命令他們儘快退回到自己的邊界線去,然而印軍卻遲遲不聽。印軍看孫順明他們只有5人,便生了輕視之心,他們多次挑釁,終於惹怒了我們的隊伍。
隊伍中一個平日裡脾氣有些暴躁的人按捺不住衝了上去和印軍扭打了起來。孫順明等人看隊友被對方圍攻,不再猶豫也衝了上去。班長接到訊息匆匆趕到,最先衝上去的隊友已經負傷了,兩隊人都已經無法輕易收手,僵持到天色漸暗才各自散去。
自此之後,在邊界線上挑釁的印軍數量越來越多,孫順明暗地裡猜測這件事怕是不能輕易解決了。1962年10月,印軍突破了我國的邊界線,發動了戰爭。這次戰爭發動得十分突然,我軍措手不及,導致戰爭初期損失了不少人手,孫順明的隊伍也沒有幸免。他們和印軍產生了正面衝突,由於準備不夠充分,他們的隊伍很快就有人負傷犧牲。
孫順明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一個地倒在血泊之中,十分憤怒,他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衝出去替自己的戰友報仇。班長死死地拉住了他:“你有多少戰鬥經驗就敢這樣衝出去!報不了仇還要把自己的命搭上嗎?你要儲存實力,活下來才能替他們報仇!”班長的話讓孫順明稍稍冷靜了下來。孫順明跟著班長躲進了一個山井之中才躲過了印軍的搜捕。
很快支援的部隊趕到了,孫順明在班長的帶領下和支援部隊會合了。由於孫順明等人對地形比較熟悉,他們協助部隊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這一次,我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戰場上勢如破竹,他們以銳不可當的氣勢徹底擊敗了入侵的印軍。殘餘的印軍部隊眼看大勢已去,紛紛投降,再也沒了當初挑釁的氣勢。
孫順明終於像他曾經嚮往的志願軍一樣在戰場上保家衛國,但是他也第一次認識到了戰爭的殘忍。戰友的血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他滿腦子就只有一個想法:打敗敵軍,為自己的戰友報仇!
在這之後,孫順明等人因為熟悉地形多次被派上了戰場前線。在一次包抄印軍的作戰任務中,孫順明不幸負傷。他先是手臂負傷,劇烈的疼痛讓他眼前發黑,緩過這陣疼痛之後,孫順明咬緊了牙繼續和印軍作戰。隊友讓他撤到後方去治療,但是戰線吃緊,孫順明說什麼也不肯後撤。
(圖片來源網路)
沒過多久,熟悉的疼痛從腿上再一次傳來,孫順明被強大的衝擊力擊倒在地,他忍著腿上的劇痛翻身坐了起來。子彈留在腿裡太過危險,但是周圍又沒有任何的醫療裝置,孫順明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靠自己生生把子彈從腿裡剜了出來。
鮮血和汗水混著泥土從頭上流下,孫順明咬緊了牙關,隨手扯下一塊布把傷口綁住。沒有時間做更多的處理了,孫順明站不起來,就坐在地上繼續和敵軍作戰。整場戰爭,他沒有後退過一步。
這一次作戰任務完成的十分出色,我軍大勝,印軍紛紛潰逃,孫順明等人在這場戰爭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爭結束後,孫順明所在的班被授予了集體二等功的榮譽。
由於我軍英勇無畏的作戰,這場戰爭很快就結束了。戰爭結束後沒多久就趕上了部隊裁員,由於腿上的槍傷,孫順明已經無法承擔過重的任務了,考慮再三,他最終決定退伍。
孫順明的軍旅生涯可謂是波瀾壯闊,參與過原子彈放置地點的修建,守衛過世界屋脊的邊界線,還參加過對印自衛反擊戰,獲得了集體二等功。穿上這身軍裝的初衷是向志願軍學習,不管是在戰爭中還是在平常的任務中,孫順明都始終對自己嚴格要求。在這些年的軍旅生涯中,他走的每一步都無愧於身上的軍裝。
國家不會忘記
回到家鄉的孫順明用部隊的補貼蓋起了四間瓦房,還找了一個十分合心意的妻子,兩個人的生活十分美滿。由於小的時候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孫順明決心要好好報答村裡的人。村裡人看他毫不費力就蓋起了四間瓦房,猜到他手頭應該有一部分錢,那些過得實在困難的人找到了孫順明,孫順明都會毫不猶豫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孫順明覺得自己在回報村裡人對他的照顧,村裡人覺得自己受到了孫順明的大恩,兩方人都懷著感恩,日子過得十分順心。
很快孫順明和妻子就迎來了他們的兩個孩子,本來好日子就在不遠處等他們,但是孫順明的妻子卻患上了重病。不同於孫順明小的時候,他不會再因為缺錢而耽誤妻子的治療,但是可惜的是,孫順明的妻子還是沒有戰勝病魔。
妻子病逝了,但兩個兒子還小,孫順明又當爹又當媽,辛辛苦苦地把兩個兒子拉扯大。到他們結婚的時候,還拿出全部積蓄為他們準備好了婚房。孫順明覺得這一輩子也算是圓滿了,如今兒子們都已成家,也該是他享福的時候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晚年對他最大的打擊正是來自於自己的兒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受過的傷都從孫順明的身上爆發了出來,最為嚴重的就是他的腿傷。因為那次中彈之後處理不夠及時,到了晚年,孫順明的腿腳已經十分不便。兒子外出打工,兒媳要打理家中的一應事務,還要分神來照顧孫順明,時間一長就對孫順明十分不滿。腿腳不便的孫順明成了家中最沒用的人。
趁著兒子不在家,兒媳收拾了孫順明的衣物把他趕出了家門。村裡有人看不過去給孫順明的兒子打電話,兒子卻說他管不了這事。孫順明十分失望,這才什麼也不說地來到了機井房落腳。
小時候對兒子細心照顧,長大了為他張羅親事,孫順明自認父親這個角色他做得還算到位,卻沒想到最終落得個這樣的境地。坐在機井房冰冷的地上,一生的經歷如水般掠過,最後只得一聲嘆息。
2020年,事情出現了轉機。政府的工作人員突然出現在了孫順明所在的小村子裡。經過打聽,他們來到了孫順明落腳的機井房。看到孫順明,政府的幾個人都十分激動。他們上前詢問孫順明是否曾經參軍,是否參加過對印自衛反擊戰。孫順明聽到他們的問話,也十分激動,他終於拿出了自己珍藏大半輩子的軍功章,村民們這才知道孫順明竟是一位英雄。
聊天過程中,孫順明才知道政府的這些人已經找他很久了。當年在徵兵處報名的時候工作人員寫錯了字,孫順明又不認識字,這才導致了他們苦尋不到孫順明的訊息。看到孫順明生活的地方實在太過簡陋,工作人員追問下才知道這位曾經的英雄竟受到了這樣的不公。
他們拿出了一張銀行卡交給孫順明,這張卡里有30萬,是這些年孫順明應得的補貼。孫順明顫抖著雙手接過這張銀行卡,一時間老淚縱橫:“國家還記得我!我的兒子不要我,但是我的國家還要我啊。”工作人員聽得心酸。他們表示會接孫順明去養老,除了現有的30萬,以後每個月還會有2000元的補貼。
“您是我們的英雄,無論如何,國家不會忘記!”
孫順明終於得到了一個英雄應該有的照顧,他得到了正名。為了感謝村裡人對他的照顧,孫順明把自己的補貼又拿出了20萬捐給村子。兒媳開始後悔,但孫順明已經不願意再和他們有更多的牽扯。
為了國家,有太多的無名英雄奮戰在第一線,即便別人不知道,但國家應該記得。希望所有的無名英雄都能像孫順明一般得到應有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