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痛風石、胰腺結石、膽結石……長過結石的人都知道,那些“瘋狂的小石頭”一旦在身體中活動起來,真是讓人痛苦不堪。那麼,這些身體裡“小石頭”究竟是怎麼長出來的?如何,才能遠離它們?
預防腎結石,每天多喝水
腎結石,顧名思義,就是腎臟里長出了“石頭”。腎結石並不算一種現代病。1901年,有人在埃及古墓中發現一枚黃色結石,它留存於一具男孩屍架骨盆內,這便是膀胱結石。膀胱結石與腎結石同屬於尿路結石。籠統地說,它是指一些晶體物質(如鈣、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機基質(蛋白、多糖)在腎臟內異常聚積,從而形成的“石頭”。
腎結石的組成及顏色也不盡相同。大約3/4的結石含有草酸鈣成分,其餘大多為磷酸鎂銨(又名鳥糞石)。它們有的細小如泥沙樣,有的像鹿角,核桃仁一般。有的黑褐色,更多則是灰白色。有一種胱氨酸結石甚至呈現為黃綠色,表明粗糙但有光澤,極像貝母。
現代醫學已經明確,腎結石不是由某個單純因素所致。當家中有人患有腎結石時,家庭其他成員得腎結石的機率也會升高。肥胖、腰圍更粗的人,腎結石發生的風險也越高。
腎結石可在任何年齡段出現,最常見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性別不同,腎結石發病率不同,男女之比大約為2:1。這不僅由男女尿道解剖差異的先決因素決定,男性分泌的雄激素能增加草酸形成,更易促發結石形成。
飲食是影響腎結石的重要因素。大量動物蛋白質、精製糖和低纖維素食品,被認為是目前腎結石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高蛋白能促進尿鈣和草酸的排洩,還能酸化尿液,而這三者都有利於尿酸鹽的結晶析出,並形成結石。
近年來,另一種說法也十分流行:熬夜會引發腎結石,這究竟有沒有道理?目前尚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表明,熬夜會增加得腎結石的機率。此外,無論是熬夜還是睡覺,腎臟一直在持續工作,並不存在所謂的“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
不過要注意的是,熬夜並不是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熬夜本身未必導致腎結石風險增加,與熬夜相伴隨的各種生活飲食習慣,卻是發生腎結石的危險因素。比如,在夏天熬夜的人,很可能會拿燒烤海鮮與啤酒做夜宵,這些食物本身會導致尿酸與嘌呤升高,增加腎臟負擔,從而出現腎結石。
如何才能預防腎結石的發生?最寶貴的建議是,改變生活習慣。具體來說,有意識多喝水。腎臟會過濾多餘的水,稀釋尿液裡各種高濃度的礦物質和無機鹽,使它們無法達到結晶的濃度,從而預防結石形成。
鈣是結石的重要成分。富含鈣質的奶製品、豆奶、豆漿,應該怎麼喝呢?醫學界給出的答案是,喝牛奶不會更容易得腎結石。從理論上來說,豆奶或豆漿等豆製品,卻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這並不是由鈣所致,而是其中的草酸鹽成分。對已患有腎結石或痛風的人來說,應少喝豆奶或豆漿。
溶解“痛風石”,“愚公移山”多堅持
痛風石,就是因痛風反覆發作引起的“石頭”。痛風石又稱尿酸結節,是血液中尿酸“過飽和”,尿酸鹽以晶體形式從血液中析出,反覆沉積於區域性組織形成的慢性異物樣肉芽腫。
痛風石一般呈類圓形、黃白色,數目和大小不等,小的如芝麻,大的可有雞蛋大小。除中樞神經系統(尿酸鹽晶體不易透過血-腦屏障),幾乎所有組織均可形成痛風石。
以關節軟骨及其周圍軟組織多見,如手指、足趾、手肘伸側鷹嘴滑囊處;還好發於外耳,尤以耳輪多見;也可以出現在面板、腎臟間質等處;眼、心臟、腕管、脊柱處等均有報道,較罕見。隨著痛風反覆發作,痛風石逐漸增大,其表面面板張力大、區域性面板透亮菲薄,破潰後可看到白色豆腐渣樣結晶(尿酸鹽晶體)排出,且經久不愈。
痛風石有何危害?以骨關節為例,痛風反覆發作,尿酸鹽晶體反覆沉積在骨關節處,由於尿酸鹽偏“酸性”,具有一定“腐蝕性”,久而久之,可導致骨質呈蟲蝕樣、穿鑿樣破壞,最終影響關節活動,造成關節畸形等不可逆的損傷。
更可怕的是,痛風石還是“沉默的殺手”。它通常在痛風首次發作後的3-10年左右發生,是痛風的“特徵性”臨床表現,也是“晚期”表現之一,可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患者一旦發現痛風石,亟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控制血尿酸,儘早去除痛風石,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如何去除痛風石?痛風石並非一日長成,“去除”也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這個類似“愚公移山”的過程,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的藥物治療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相結合。
對痛風石患者來說,除低嘌呤飲食、戒酒、多飲水、控制體重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外,血尿酸水平的控制比一般痛風患者更嚴格。降尿酸治療目標為血尿酸<300umol/L(5mg/dl),直至痛風石完全溶解且關節炎頻繁發作症狀的改善,才可將治療目標改為一般痛風患者的治療目標血尿酸<360umol/L,並長期維持。
痛風石患者如出現區域性併發症(如感染、破潰、壓迫神經等)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時,需要考慮手術輔助治療。要注意的是,手術治療後需堅持低嘌呤飲食、多飲水、降尿酸等慢性綜合治療,切勿以為手術切完就萬事大吉。
綜上, 痛風石一旦出現,就提示痛風進入慢性期,需警惕痛風的慢性損害,如痛風性腎病、痛風性腎結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等。但只要加強自我管理,堅持控制血尿酸達標治療,痛風石就能逐漸溶解,就能“除”。
隱秘角落胰腺結石,與酒精密切相關
胰腺結石的“家”非常隱秘,藏在胰腺的管道里。胰腺可以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到血液裡,調節人體的血糖,還能分泌消化酶到胃腸道里幫助消化食物。
胰腺每天能分泌1-2升的消化液到胃腸道中,能消化脂肪、蛋白質和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液。胰腺之中密佈著管道,有一條主管道叫做主胰管,還有許多分支管道,叫做分支胰管,如同長江和它的支流,消化液就是流淌的江水。消化液首先由細胞分泌到小分支中,再匯合到上一級的分支胰管中,最後匯入主胰管,再流入胃腸道中消化食物。
胰腺中一旦出現胰腺結石,就會堵住管道,消化液無法順暢流出。消化液越積越多,壓力越來越高,管道就會“決堤”,此時湧出管道的消化液會將胰腺自身消化,胰腺會發生劇烈的炎症反應,引起強烈的腹痛,這就是胰腺炎。
那胰腺結石是怎麼“出生”的呢?如同河水裡會有泥沙,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裡也會有許多鹽類物質,這些鹽類物質逐漸沉積、結晶和包裹,就會形成胰腺結石。
胰腺結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但形成是有條件的。正常人體的胰腺管道寬闊通暢,在消化液的沖刷下,鹽類物質並不容易沉積。當胰腺有慢性炎症時,管道會逐漸變形,有的地方會非常狹窄,這就阻礙了上游消化液的流動,讓“河水”中的“泥沙”沉積,導致結石逐漸形成。另外,有些基因異常會讓消化液的成分發生改變,有助於結石的形成。
如果胰腺結石總是引起肚子疼、胰腺炎,該怎麼辦?現在醫療手段發達,可以用體外震波碎石的技術“隔空打擊”將其擊碎,再透過內鏡的方式掏出來。
體外震波碎石是一種非侵入性技術,不用開刀,它是將體外衝擊波聚焦於結石,使結石的分子產生激烈震盪,從而擊碎體內結石。體外碎石衝擊波以水作為介質傳播,所以碎石時在能量發生器和病人身體之間會放一個水囊。選擇水作為介質的原因是人體的密度和水差不多,在碎石過程中,人體作為介質,高能衝擊波穿過人體正常組織不釋放能量,只有碰到和人體密度懸殊較大的東西如結石才會釋放能量,將結石粉碎。
粉碎後的結石再透過消化內鏡被掏出。如果你做過胃鏡,應該更好理解,醫生會用像做胃鏡一樣的方式,在十二指腸找到胰管的開口,再伸出取石器械到胰管中將粉碎結石掏出。
如何防範胰腺結石的出現呢?其實,約有一半的胰腺結石和長期酗酒有關。長期飲酒會造成胰腺的慢性炎症,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遠離酒精。遺憾的是,另外一半的胰腺結石還沒有找到明確的病因,或許是和基因相關。
嘴巴里的“臭石頭”,半年需打殲滅戰
為什麼有口氣呢?照鏡子發現牙齒上有黑色、黃色的小石塊黏附在牙根上,那是什麼東西呢?那就是牙周炎、口臭的“罪魁禍首”——牙結石。
首先牙結石是什麼?牙結石又稱牙石,通常存在於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如下顎前牙的舌側表面,上顎後牙的頰側表面和牙齒的頸部,以及口腔黏膜運動不到的牙齒表面等處。牙結石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會因逐漸的鈣化而變硬。它是由75%的磷酸鈣,15%~25%的水、有機物、磷酸錳、礦酸鈣及微量的鉀、鈉、鐵所構成。並呈現出黃色、棕色、或者黑色。
牙結石有什麼危害呢?牙結石是牙周病發展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造成口臭、牙齦退縮、牙齦紅腫出血等症狀,在牙齒表面的長期滯留最終會導致牙齒的鬆動和拔除。並且牙結石容易滋生細菌,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身體重要器官的細菌感染。
那麼牙結石是怎麼樣形成的呢?由於口腔衛生保持不佳,食物殘渣黏附於牙齒表面形成菌斑和軟垢,當唾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唾液的酸鹼度升高,唾液、菌斑、軟垢裡的蛋白質分解形成鈣鹽,沉澱於牙齒表面,進而形成牙結石。形成的早期牙結石是黃白色的,並且鬆軟,容易透過刷牙等方法清除,但是隨著在牙齒表面停留時間的延長,牙結石逐漸鈣化變硬,顏色也不斷變深,呈現黑褐色,並且不容易清除。
食物和水質其實和牙結石有很大的關係,食物的酸鹼度越高、水的礦物質濃度越大,牙結石越容易形成。
有了牙結石怎麼辦?如何預防、去除牙結石?
首先高質量的口腔衛生保持是預防牙結石的第一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有效地減少牙結石形成的可能性,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注意正確的漱口方式,有利於防止牙結石在表面的沉積。正確的刷牙方式,可以有效去除菌斑和軟垢在牙齒表面的停留,減少牙結石的形成。另外牙線、齒縫刷、衝牙器的輔助使用,對牙齒和牙齒之間的區域的清潔也是必要的補充。
定期的口腔檢查非常的重要。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每年進行2~3次全口潔牙,使牙面、牙頸部經常處於潔淨狀態。超聲波洗牙,是針對性清除牙結石的高效手段,定期清除牙結石,可以預防牙周炎、牙齦炎、齲病等疾病的發生。在治療的同時,牙齒頸部、鄰接面的結石去除後,牙齒也會有美白的表現。
此外,合理營養,粗細搭配。多吃富有維生素的粗纖維食物,如肉、蛋、各種蔬菜和水果,充分咀嚼以利於牙面清潔。少吃甜食及黏性很強的食物,不吃零食。這些好習慣可以減少牙結石的形成。
牙結石的危害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如果不及時清除,會嚴重影響口腔的健康,導致牙齒的過早缺失。所以,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於牙結石要多檢查、早去除,半年一次的洗牙是國際公認的有效方法,每半年對全口的牙齒進行一次“大掃除”,徹底殲滅口腔內的牙結石。
主管|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政治工作處
圖文編輯:馬天峰
文稿:麻醉科 薄祿龍風溼免疫科 高潔
消化內科 胡良皞口腔科 朱 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