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自從人出現以來,我們都無法擺脫死亡的過程,有句俗語說得好“有生就有死”,的確,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裕,都無法擺脫死亡的過程。當然,對於死亡之後,我們對死亡之後的處理,在不同地區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國有傳統的九大葬禮方式,包括了土葬、火葬、海葬、露天葬、天葬、塔葬、樹葬、懸棺葬、洞葬。
而在這9種葬禮的方式之中,可能火葬是現代最流行的一種,在縣城以上級別的城市,幾乎都會要求直接火葬。火葬的興起,按照公開資料顯示,是以節約土地資源為倡匯出現的,已有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火葬比例為53%,美國為26%,英國為70%,日本則超過90%,所以日本的佔比是最大的。而這種處理方式很簡單——以火把屍體燒成骨灰,然後安置在骨灰甕中、埋於土中、撒於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當然,在各個教派之中,我們也是比較容易見到火葬的,這是否可以節約土地資源呢?的確可以,至少相比土葬等葬禮方式來說,佔地面積縮小不少。但是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死亡的葬禮方式又出現了一種,很多人應該也聽說過,那就是“冰葬”。這種葬禮方式最先受到大家熱議的是,在2011年,韓國大田保健大學殯葬指導教授張萬石一行在與武漢殯葬業交流時,介紹了韓國殯葬業引進的“冰葬”新技術,也是最先進的冰葬技術。
並且在介紹之後,我國也說明了將進一步瞭解這項技術。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事情之後,也在說,冰葬要徹底取代火葬?那我們就來了解下冰葬到底是個啥?
冰葬從這個詞語都可以瞭解到,肯定含有“冷”字在裡面,的確也是,這種方式是將人的屍體進行極強的低溫凍結,然後將屍體處理到,這種處理屍體的方式有點特別,與其他的葬禮方式的確也有點不一樣。我們看下詳細的步驟,當然這個也是一個公開性的方式說明。
在接收到一具屍體之後,工作人員並不會一次性地將屍體直接冰凍處理,只需要在死後的12天內,將屍體冷藏在零下18℃冰櫃中,這相當於是進行首要的“冰凍”任務。然後這一個過程是最為關鍵的。將死人的屍體放到零下196℃的液體氮中,使用液體氮把屍體變成乾脆的狀態。液體氮的確具有極強的冷凍能力。
在工業之中,液體氮主要是由空氣分餾而得,工業人員們先將空氣淨化後,然後在加壓、冷卻的環境之下,以不同的氣體沸點來進行分離,在常壓下,氮的沸點為-196.56℃。如果是加壓,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得到液態氮。然而液態氮不僅冷凍屍體比較強,就算是活著的人,人體面板接觸到了液氮,超過2秒後,就會出現被凍傷的情況,並且是不可逆轉的,所以冰葬的步驟之中,在零下196度的液體氮中處理,必然可以將屍身變乾脆。
而在變乾脆之後,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屍體分化處理了,使用震動器將身體震碎,變成粉末化,由於整個身體都變成了乾脆的狀態,所以只要輕輕的振動,就會變成小顆粒狀或者小塊狀的結構了。根本不需要多強的力度。震動成顆粒之後,這個時候就要採取“蒸發處理”了。
在上一個過程之中,都變成了小冰塊,肯定要去除水,所以需要將屍粉真空處理之後,就是水分蒸發。同時進行屍體之中的殘渣處理。冰凍和蒸發的過程,其實對人體身上的“肉體”基本上都可以清除掉,所以剩下的殘渣可能最多的就是骨灰了。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類似於“火葬”處理之後留下的骨灰。而這個步驟過後,就可以利用蜀黍粉或薯粉製成的有機棺材盛載,然後在墓地6至12個月,塵歸塵,土歸土,完全就消失了。
這就是“冰葬”的過程,相當於是最後什麼都沒有了。而冰葬的方式按照介紹來看,比傳統的火葬的效率要高出許多倍,並且還不會產生環境汙染問題。同時,這樣的處理的最終骨灰粉末也容易在自然界分解,所以相當於是一種非常“天然”的葬禮方式了。這也符合了不少人的一個想法,那就是“迴歸自然界的生態輪迴,也因此實現亡者落葉歸根的願望”。
但是,這種方式比我們說的傳統火葬方式有一個大的缺點,那就是價格略貴了一些,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所以冰葬要徹底取代火葬?並不是那麼容易。而在全球範圍之中,“冰葬”技術最先是由瑞典科學家研究發明的,韓國是亞洲最先引進該技術的國家。到底未來會不會徹底取代火葬,這個可能還有點考察。
並且,站在人類或者說各個民族的角度來講,不同的葬禮方式已經形成了規模化,並且也是自己家鄉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傳統,要想徹底改變葬禮方式,這無非是對大家的不敬,所以就算是未來出現了規模的冰葬,但是還是要保留一些傳統葬禮方式,這也算是一種尊敬吧。把所有的葬禮方式放在那裡,進行自我選擇,這可能才是最好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