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首演後,舞劇《紅樓夢》熱度持續上升,豆瓣評分目前穩定在8.9分。“沖喜”“省親”“團圓”“花葬”幾個段落被觀眾反覆提及,《舞蹈風暴》選手黎星、李豔超對寶玉和黛玉的精彩演繹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在國家大劇院演完,這部江蘇大劇院原創舞劇將在10月22日至23日來到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參演“演藝大世界 藝聚大上海”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此前,《紅樓夢》已被多次搬上舞劇舞臺,這個全新的版本有何不同?10月19日,記者遠端採訪了舞劇《紅樓夢》主創和主演,提前探個究竟。
以寶玉的視角,講述“十二金釵”的故事
面對《紅樓夢》這樣一部中國古典文學巔峰之作,年輕的主創團隊有過壓力和糾結。
《舞蹈風暴》第二季亞軍黎星是舞劇《紅樓夢》的導演和賈寶玉的扮演者。“在舞劇《紅樓夢》裡,寶玉不是主角,是視角。整部作品的主線,是透過寶玉的視角,講述‘十二金釵’的生命歷程,她們開放,她們凋零。”
“生命”,是舞劇《紅樓夢》的關鍵詞。聯合導演李超說,反覆閱讀原著,褪去時代背景後,最能打動他們的正是這十二個姑娘的命運。
“我想何不就借這個機會,把姑娘們都請到舞臺上,把我想和她們說的說了、想問的問了,同時也想請觀眾看看榮國府裡滿堂的精緻,尋著簫管笙笛,遊歷大觀園內四時之景。”李超說。
舞劇《紅樓夢》的十二個章節中,除了還原原著中的“省親”“遊園”等“名場面”,還創造性地加入了“新場面”。比如“團圓”,便是在繁華落盡後,讓“十二金釵”在舞臺上重現。
最後的“花葬”很當代。有2分半鐘的時間,12個姑娘安安靜靜坐在舞臺上,和自己對話,和角色對話,和觀眾對話。
黎星和李豔超,剋制的“寶黛”
在舞劇《紅樓夢》裡扮演寶玉和黛玉的黎星和李豔超,因為《舞蹈風暴2》被許多觀眾認識。他倆在節目中合作的《花樣年華》獲得了98分的高分。
兩人是原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同學,相識和搭檔了十幾年。舞劇《沙灣往事》是兩人合作的第一部舞劇。後來,黎星的導演處女作《大飯店》,也請了李豔超來演主角。上個月,兩部舞劇都曾在上海上演。
不同於《沙灣往事》和《大飯店》,黎星和李豔超在《紅樓夢》裡演的“寶黛”,感情更加“剋制”。黎星說:“‘寶黛’在共讀《西廂》前,兩個人的關係還不是愛。我們透過雙人舞,將愛的從無到有展現出來,需要眼神和細節的把控,不經意地表露,這建立在我們兩人十幾年的默契配合之上。”
黎星和李豔超都是“30+”的年紀,演十幾歲的寶黛,卻讓李豔超覺得剛剛好。“我第一次讀《紅樓夢》,最能產生共情的角色就是林黛玉,感覺心裡有一滴淚流不完。她是曹雪芹用心血凝結出來的藝術形象,孤傲、脫俗、有才情,這樣一個角色的塑造,需要舞臺經驗和生活閱歷的積澱。”
不著一言,有千言將說
江蘇大劇院副總經理李斯思還記得,2019年,她剛來劇院,面對題材庫裡的十個故事,一群年輕人把票投給了《紅樓夢》。“我當時挺驚訝,沒想到現在的年輕人依然這麼喜愛這樣一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於是江蘇大劇院請來了年輕的主創們,希望能創作一個更接近當下年輕人審美的版本。
“舞劇沒有臺詞,但我們希望能營造一種‘不著一言,有千言將說’的感覺。”編劇崔磊說。他的搭檔、編劇李宜橙,每次看完演出都忍不住流淚。“我們很感慨,兩位導演在文字之上給了我們另一層想象的空間。”
舞劇《紅樓夢》高度還原了“十二金釵”在原著中的形象,包括服飾和妝容,小到耳環,眉型,衣服上的花紋都十分精緻考究,舞臺上的人物,如從古畫中徐徐走來。
有看過首演的觀眾認為,在華服的包裹和侷限下,人物的舞蹈性似乎少了一些。對此,黎星迴應,他們希望呈現的是一種“精緻與剋制”。為了展現“太虛幻境”,他們曾編創一段非常過癮的舞蹈,但最終還是忍痛刪掉了。“十二金釵的美,是一種刪繁就簡的美,觸不可及的美。”
劇中的人物有不少“走”的動作,看似簡單,但要做到氣定神閒,對演員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黎星透露,演員們用了三四個月時間不停練習戲曲基本功“跑圓場”。
“就像最好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簡潔、充滿東方韻味的動作,最能凸顯‘十二金釵’的個性和命運。”黎星說,“《紅樓夢》是讀不完、編不完、跳不完的,如果能留給觀眾一些想象,與當下產生一些對照,就足夠了。”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江蘇大劇院
來源:作者: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