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一本智慧書,上到萬物起源,下到為人處世,老子對這些問題的本源都想得十分通透。但由於其內容過於深奧,再加上兩千多年表達方式的阻隔,老子的思想不容易被現代人所理解。
那麼,如何繞過老子的詞語迷宮,抵達《道德經》的認知核心,使《道德經》成為自己的人生哲學指導和力量源泉呢?這就需要深層次去認識老子,去解讀《道德經》。
我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智慧能夠比一眼看到本質,並且以此推知禍福的人更加高明的了。
在世俗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會忽略看透本質,推知禍福的智慧,他們所推崇的都是狡詐圓滑,能夠佔據世俗智巧的人,然而這種狀態終歸也只是世俗層面的淺薄手段,並非是真正能夠通達智慧根本的狀態。
真正的智慧,則是能夠了解事情的本質規律,以此來推知禍福的道理,這樣的智慧才是人生福分的真正根源。
說白了,這就是我常說的要提高自我認知。
對於自我認知,我曾在《繪製公司的戰略地圖》一書中指出:過去,有企業家講過一句話,叫“現象即規律”。後來,又被一位企業家解釋得更清楚一點,叫“沒有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單點都是大趨勢下的必然。”
這就是說,當推知一件事情可能的結果之後,以恰當的姿態規避可能出現的問題,讓事情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處在同樣環境的人,有的人能夠透過正確的行為讓自己佔據主動位置,就是因為他對於事物發展動向的用心,由此來做出正確的行為。
反之,一個人如果缺乏了對因果規律的敬畏,那麼即便他具備謀劃事業的才能,最終所彰顯的也只是匹夫之勇,其結局也只會處在被動之中,就像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一樣。我也只有在經歷了這些人和事後才明白:一個現象,它發生的時候,一定有大趨勢支撐它。沒有孤立的單點,本質都是大趨勢下的單點的必然。
為此,有很多的人,就是站在肥沃的土地上,不用深入思考就可以有所作為;而現在,在每一個行業,擠進來的人越來越多,就需要智慧,就需要思考。因為一個人的智慧,就是能夠在問題剛剛出現端倪的時候開始行動,並推知一件事情可能會出現的結果,而這種智慧除了要求一個人對他所面對的事情和環境有所熟知之外,還有一個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對問題要看得相對仔細和深遠。
比如,你想要讓朋友幫你買個蘋果,而在你的心目中,你肯定對這個要買的蘋果一定有著某種期許。在這種期許下,假如朋友給你買了一個快要爛了的蘋果,你一定不高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你在讓朋友幫你買蘋果時,你絕對不會只告訴你的朋友,讓他買一個蘋果而已,你肯定還會對蘋果的品種、顏色、大小、新鮮程度等等做出具體的描述。
有了這些具體的描述,你的朋友在給你買蘋果時,就會給你買回一個令你滿意的蘋果了。
但是,這個蘋果也只能是令你相對滿意的蘋果。如果你想買一個更大的蘋果,你就會讓你的朋友在買蘋果時,讓他要挑大的揀。
然而,你又不想要過於太大的蘋果,這就很難了,到底多大的蘋果才是既大而又不過大的呢?這就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表達清楚了,這就是“無名”。
再說一個更為明顯的例子!
據科學家研究,人眼能夠辨別的顏色高達一千萬種,可是翻翻我們的詞典,表達顏色的全部詞彙加在一起又有多少個呢?人們只能大體地說出某種顏色是紅的、黃的、紫的……或者更細緻一些,將紅色分作粉紅、紫紅、墨紅等。
但是,即使再分上幾個層次也遠遠達不到一千萬種啊!
所以,對於顏色的更為細緻的辨別,就不能夠用語言來表述了。
其實,言意之辯不僅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等說法都表達了這樣一種觀念∶意義是不能夠完全透過語言表達出來的。因此,相語言的交流,心領神會才是更高的交流層次,覺界每天學一點道學,通達做人。
只有此時,你才能理解:語言就是一套意義符號,在這一點上,它和交通標誌的用途是相同的。交通標誌很簡單,它不能夠用來表達更為豐富的事物,而語言則要繁複得多,特別是現代語言,較之原始的語言,變得更為精緻。但是,不論語言多麼地複雜,它也必定是有限的,也就不可能將無限的事物完全表述出來。
這正如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
思考某個現象為什麼突然生機勃勃,它背後反應的規律是什麼,怎麼利用這個規律幫助自己找到下一個肥沃的土壤,就變得非常關鍵了。
我曾經一度認為:美國人強調“think different”很有情懷,後來才發現,本質不是情懷,而是為了減少競爭成本。因為美國創業者們比我們更早進入血海競爭階段,“勤奮+努力+不要命”已經很難產生質的差別了,才逼迫他們用“更勤奮的思考”來避免高成本的競爭,從而降低失敗機率。
創業必須講究方法論,必須講究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方法。今天網際網路的競爭格局,遠遠不是十年前的樣子。我們必須think different,而think different的前提,就是要有行業格局認知,看清大趨勢,在大趨勢下做判斷。
如果深入瞭解一下,你會發現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人或企業,並不完全依賴天賦異稟、獨特機遇或資源,這只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沒有,肯定不行;但有了,也不見得一定成功。
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種“自我進化”的能力,他們會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迭代自己的哲學。越升級,就越返璞歸真。
聽這些人的演講,會有一種通透、開朗的感覺。那些我們熟悉的巴菲特、任正非、馬斯克等大佬們,無不如此。
因為越深刻的智慧,越簡單。
我們可以簡單到透過一個人的主觀心念和行為,能夠判斷一個人的禍福。
不觀察、分析,人的智慧就不能顯現出神奇的作用,而觀察分析如果沒有以智慧為基礎,那麼也不可能真正洞察事物的精微關鍵之處。
首先要能夠用心去體察、理解問題,其次就是以智慧去熟知問題的規則,以及問題所屬的環境條件,以此來判斷問題的走向,這就是推知禍福的根本智慧,這也是使人生獲取福報的根本道理。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但這句話並不全面,因為真正能夠影響人生結果的,除了一個人的主觀因素之外,還包括外界的客觀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在生活中,有的人心念善良、行為正當,但是卻沒有好的結果,就是因為他只具備了向內修行的正念,卻缺乏了向外施於手段的智慧。
正所謂說“人要有菩薩心腸,但是同時也要有金剛手段”,人生真正的智慧,不僅有存在向內的菩薩心腸,更要有向外的金剛手段,以此來符合複雜的社會規則,如果不能達到這種狀態,通常會處在被動的地位之中。
當我們以此為基礎的時候,就會自然明白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人生想要規避可能存在的禍患,不僅要能夠修正自己內心的信念,以此來影響自己的行為,做出合乎正道的舉動,更重要的是能夠準確觀察審視外界環境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因素,只有內外兼顧,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正確推知事態的發展。
天時指的是當下的某些政策方向,地利指的是環境和條件,而人和指的就是自己所有的人際關係,只有充分了解並正確平衡這些事物的存在,才有可能去塑造一個好的結果,以此來推知並規避人生可能出現的問題。
所以,只有在這樣的格局認知下,找到破局點,制定路線圖,投入資源,才能走向成功。如果不去建立這樣的認知,無論是人或企業都很容易陷入一些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