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1.10.20晴
天氣暖洋洋的,坐在飄窗,曬著太陽,喝著茶完成了周嶺先生的《認知驅動》
應該十天之內讀了兩本,《認知覺醒》《認知驅動》。感覺腦袋濛濛的,又覺得充滿了從來沒有的清晰感。
利他:我們從這裡聊起吧!知道利他應該許久,但是真正瞭解,或者想去實踐應該是2021年三四月份,那個時候疫情狂虐,改變了很多人的軌跡,當初我們的店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基本剛開始就被拍打打在了岸邊上的窒息感。那個時候才想是不是本身的經營理念不對,才會在集體大環境越來越關注的健康的大浪潮下我們依舊銷量不好?
瞭解了利他後,覺得本質上我們可能不是出自愛,而關注點在銷上了。我承認銷售是有技巧和方法的,無奈我是個佛性的人,只想等客戶主動來。所以我覺得利他對於佛性銷售的人來說是很有效的經營方式。那個時候利他在心裡埋下了根。雖然這個根很深但是還是想清晰的做下去。始終記得利他就是利己。我要不斷的創造自己的價值,才可以做點對別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其實這次能沉下心去作點有價值的事,也是來源與《認知覺醒》書中的啟發,所以把自己想做的是賦予了信念。比如我想作低碳飲食方面的,想把更多的飲食習慣帶去給大家,是我在本職工作和本職知識範疇內能做的有價值的事。所以才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不會覺得痛苦,也在舒適區邊緣去拉伸。
拿讀書來說:我原來讀書很快,但是會發現很快讀完以後基本沒記住什麼,更加別提去運用,現在我的讀書舒適區邊緣就是記筆記,有輸出,這也會有打破惰性,光看書躺下了,沙發就可以很是舒服,但是記筆記就必須做起來,坐在桌子旁邊,那樣才可以寫出來,堅持1個月準備打破下,寫筆記按照規範化來寫,提升筆記質量。這是是打破舒適圈,給我我的反饋就是我還可以順便練練字,試試嘛,堅持下去就有不一樣的收穫。這就是我的信念現在嘴巴里還在唸叨,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那樣吧利他做到位,做好是不是也是利己了那?
這個世界永遠不不在一勞永逸的事情,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都是要付出辛苦的,都是要有代價的。當我們跳出一個圍度再來看自己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收穫。原來我光輸入不輸出光是在想而沒有去作(這裡要感謝餓餓的,發現了有趣靈魂的她文字有趣,所以也帶動啟發了我原本一直想做的事,寫點東西,做點安靜的自己喜歡的事)。我原來只是無序的在讀書,現在變成了有序的讀書,寫東西(原諒我把寫作稱之為寫東西,因為以我的能量我還覺得自己的作品還不能用寫作來衡量。不過我會繼續努力的)。
起碼在我的認知驅動上我已經做好了一個長期主義著的準備。
運動 讀書 早起,寫東西,讀經典,寫字,已經作為我長期的主義。書中說7年一輩子,那我就用7年來作這些,寫作是我的跨界下的另一個延伸點,在做好營養工作的同時來個利他性的寫作也是不錯的,就用起年來打磨一下。看看成果如何那就堅持做吧。
寫下來,對這是我這幾天思考最多的“我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到底想作什麼?”在深度思考中等有了答案我就鄭重寫下來,並努力去成為那樣的人。
現在模糊的就想成為一個在飲食上能夠正確傳播健康科學的人,努力吧!我可以的。
其實在兩本書中都在不斷的強調刻意練習,我也覺得非常重要,這裡不得不在重複的事1萬小時理論。有句話說不怕對手練上1萬小時10000遍,就怕對手把一個事不斷重複用心的練上10000遍。
一一小姐問我,為什麼你切菜那麼好,切土豆片,大小,長短很均勻,我想這用1000遍足矣解答切菜這個小事。我一開始也切的大小不一,粗細不等,是不斷的反覆的切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就好了,所以為什麼飯店土豆絲比較好吃又好看,因為廚師每天切好多土豆,那是練出來的。(我們家為了省事已經便捷的用插土豆絲的工具)所以任何事都是有因有果的。
跨界我是是這麼理解的,在不同的領悟深耕細作然後有效融合那樣應該是完美的。所以我也在努力試試,要允許自己犯錯,犯錯了吸取教訓在重新修正重新開始這才是厲害之處吧!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當我們抱著利他心在作任何事的時候在得失之間就不會那麼焦慮,當你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價值,不斷的積累自己的價值那麼你的價值也會變得越來越強,也會越來越有辨識度。
我們始終堅信叫自己越來越有價值,叫更多人更多的人受益雖然出發點是利他,但是終究結果還是利己!
一句話總: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你一生至少要主動做成一件對他人有用的事。
2021.10.20眉眼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