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一直以來都被解釋錯誤,意思是說父母永遠是對的,子女要聽話,要孝順,我們中國人長期以來都有孝心、孝道、孝敬。但是不能說孝順,因為那樣是沒有是非的觀念,假如爸爸讓你去隔壁偷兩根木頭,你如果去偷就害了你父親,名聲也壞了,那就是你不孝,也不孝順了,孝順是合理的順從。
真正的意思是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誤,你知道父母的指示是不對的,你不能講,你不按他說的做,但還是要裝著聽他的話。
所以我們更多地講孝敬、孝道,曾子是孔門最重視孝道的一個人,曾子有一次被他爸爸打很厲害,全身是傷,跑著去見孔子,孔子非但不見,還說不是他的學生,曾子沒搞明白,一點糊塗,孔子告訴他,你爸爸打你的時候,你不會跑嗎,如果你爸把你打死是他的不義,所以曾子聽懂了。第二次他爸爸又打他的時候,他跑得很快,沒有被打,這個時候見孔子的時候,孔子還是說他不是他的學生,曾子又糊塗了,你爸爸打你的時候,你不會讓他打嗎,讓他打幾下會怎麼樣?
從曾子的事例我們明白,當你爸爸要打你的時候,你要冷靜,看你爸爸拿什麼東西打你,如果是致命的就趕緊跑,這是孝,如果是輕的就讓他打,最好還配合說疼,爸爸就很高興,就不生氣,這也是孝。順的時候才是孝,你就要順,不順的時候不是孝,你就要不順,這也是孔子“無可為無不可為”的思想。
另一方面父母對子女的心都是好的,不管是溺愛還是管教,都是出自一片愛子之心,他們的本意沒有錯的,只是有時可能用錯了方法,讓子女感到了受傷。
北大留美碩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控制與傷害”的案例也值得我們思考,在父母和外人眼裡,他符合所有“別人家的好孩子”標準,從小成績名列前茅,高考市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的生物專業錄取,考入美國前50的研究生。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卻是他和父母的決裂。
父母與子女一樣,如果都選擇輕鬆、合理有度的相互陪伴,你們各自和家庭都會是別人眼中最美的煙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