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聽故事嗎?一說到講古,似乎就得追溯到爺爺奶奶或父母一輩所講述的他們的時代。那時他們茶餘飯後的消遣,大多是在公園裡泡上一壺茶,搖著蒲扇,聽講古先生在三尺案臺上將古今的閩南民間故事付諸於談笑風中。閩南語中將“講故事”稱為“講古[kaŋ³ kɔ³]”,也就是北方人所講的“說書”。
“閩南講古”是閩南地區一種獨特的曲藝形式,產生於清代中後期,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民國初年,閩南民間出現了職業講古藝人。20世紀20年代,講古發展到興盛階段,成為街坊集市裡一道獨特風景。“閩南講古”在2009年還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專業講古人在閩南民間被尊稱為“講古仙”,也叫“講古先生”,講古時用的語言自然是閩南語,講古的地方則被稱為“講古場”。
一副桌椅,一壺茶,一座屏風,還有穿著一襲長衫的講古人立於桌後,手持摺扇或書本,組成了閩南講古最經典的場景。
講古人有時候會坐著講,有時候會站著講,或在人群中走動,邊走邊講。他們擅長運用閩南語豐富的詞彙、特有的韻律及諺語、俗話、掌故、歌謠等談古論今,風趣詼諧。過去的講古多以章回小說為主,現在更多的則是講述地方歷史故事。
講古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就是肢體動作和表情特別豐富。因為觀眾和講古人的距離較遠會看不清楚,所以講古人在講古時會放大自己的表情、動作和音量。肢體動作和表情的好與否,觀眾能不能更入戲,這就非常考驗講古人對故事的理解是否透徹到位。
講古場上“講古仙”妙語如珠,場下自然喝彩聲也不斷。在以往經濟不發達、文化娛樂專案單一的年代,閒來無事去街坊市集上的“茶桌仔(相當於現在的茶館之類的休閒場所)”,泡上一壺茶,聽“講古仙”講一段故事,對於當時的老百姓而言無疑是一種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講古不僅存在於“講古場”中,也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專業講古人外,民間也有不少“講古仙”,通常是有一定歲數的人,每個講古的老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古”。
不同於專業的講古,民間講古沒有專門的講古場,往往因地制宜,或三五人,或十來人,圍坐一處“講天說皇帝(聊天講古)”,就地便侃侃而言。
講古的老人並不需要什麼道具,也沒有任何報酬,純粹圖個樂子。他們清清嗓子,就用大夥熟悉的鄉音和俚語講了起來,講古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地方舊史、家族記憶,講自己的見聞,講世事歲月的代謝更替。
在閩南語中有這麼一句俗語——“老人不講古,少年不別[m⁶ pat⁷]寶”,老人家不講古,少年便不識得寶。這句俗語意指老人家如果不對青年人講講他們的知識經驗,青年人做事就會偏離方向,沒有準則。
這些講古的老人家所說的那些遙遠的故事,飽含了他們對過去歲月唯艱的感悟,對鄉土情結的不盡執念,還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寄託了對後輩青年的殷殷囑咐。
許多年過去,一些講古的老人早已作古,而他們述說的那些“古”便埋進了塵土,他們的故事也成了我們後輩人口中的“古”。
隨著媒介環境的日益多元化,休閒娛樂的方式增多,閩南的講古場愈來愈少,幾近消失。你覺得這個時代還需要講古人嗎?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